时海波+殷善开
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是一种特殊的“声 - 电”转换装置,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入患者耳蜗,刺激耳蜗残存的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它是目前临床应用最成功的人造器官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治疗各种极严重耳聋的唯一希望。
语前聋
聽力障碍是我国五大残疾中发病率最高的,目前我国有聋儿2 700万,且每年新生聋儿3万名。对于语前聋(会说话之前即罹患耳聋)患儿来说,1~2岁植入效果最好。2~3岁是儿童言语发育的关键“窗口期”。抢在这一窗口关闭之前,通过实施植入人工耳蜗等积极干预手段,能更好地建立听力功能。在良好听力的基础上,建立更好的言语能力。我们开展了数百例先天性聋患儿的早期耳蜗植入,他们均像正常儿童一样上幼儿园、学校,回归主流社会。目前,我国共有约2万名患儿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提高了生活质量,并且重新参与社会活动。
语后聋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人工耳蜗植入只适用于儿童。实际上,人工耳蜗问世后,率先应用的是语后聋的成人患者。所谓语后聋患者,是指在耳聋之前,他们曾经有正常的听力,并且获得了正常的语言功能,其听觉语言中枢亦得到了充分的发育,但是由于老化、突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等因素造成了后天性耳聋。这类患者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重新获得听力后,能够很快唤起对语言的记忆,因此这类植入患者大多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语言能力。
老年耳聋
语后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不仅可以重新获得听力,更重要的是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及自信心、社会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均能得到提高。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耳聋患者数量逐年增长,老年耳聋患者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后,同样能够获得很好的听力语言效果。对于成人语后聋患者来说,值得注意的是达到重度聋,或者言语辨别力低下时,应该尽早植入人工耳蜗。如果耳聋时间很长,听觉中枢长期得不到声音刺激,会出现退化,患者对过去语言的记忆淡忘,导致现有言语能力降低,使得耳蜗植入效果下降。
对于语后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进行治疗在美国和欧洲早已开展,并且占耳蜗植入患者的绝大多数。随着社会保障的提高,我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语后聋患者有机会接受植入人工耳蜗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