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平
耳聋病人是痛苦的,其心理上的后果更严重。
耳聋病人有两类:一类是因鼓膜病变,咽鼓管障碍引起的传导性耳聋,可借用助听器来弥补听力的不足;另一类是因耳蜗受损等原因引起的,感音性耳聋(如老年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等),人们对此一直缺乏有效疗法。
耳蜗的作用是:把外界传进来的声能转化成电讯号,再通过听觉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皮层负责听觉的部分,这时人们才能感受到声音。
1957年,两位法国医生首先用电流直接刺激胆脂瘤全聋病人的听神经,从而使病人恢复了听觉。后来有人特制一种微电极植入耳蜗内,借助外部输入的电讯号刺激神经末梢,用来代替丧失了转换功能的耳蜗,也使聋人产生一定的听觉。这种用电子技术模拟耳蜗功能的装置就叫人工耳蜗,电称为电子耳蜗。
人工耳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埋藏于耳蜗内的微电极,可以把经过适当处理后的电讯号送到听神经纤维上产生音感。另一部分是声电换能刺激器,可把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转换成符合人耳特性的电讯号。
我国人工耳蜗的科研工作为时还不太久,但已于1980年6月应用到临床。经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病人,在术后三个月测试,他们一般都能听到旁人和自己的讲话声,能分辨男女声,听到音乐的节奏感等。再过一个阶段,还可以听清脚步声,自来水流水声以至可以识别收音机里播放的熟悉歌曲声。借助唇读还可以正确地识别大部分的元音和部分辅音。
人工耳蜗使聋人从无声世界回到了有声世界。相信经过不断的改进,它定能更好地造福于全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