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

  • 为什么输头孢前不用进行常规皮试
    在我国,开展头孢菌素皮试始于1996 年。当时,某省有一家医院发生了一起头孢菌素过敏死亡事件。由于当时很多医护人员对于头孢菌素皮试作用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尽管缺乏科学的循证依据,头孢菌素皮试依然逐渐成了很多医院的“标配”。2018 年7 月,浙江省多个学术组织联合发布专家共识,指出头孢菌素皮试预测作用缺乏明确的科学依据,不推荐在使用头孢菌素前进行普遍皮试筛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支持下,我国感染、药学、过敏、儿科、护理等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制定了《β 内酰胺类

    健康博览 2023年12期2023-12-13

  • 基于信息系统规范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试的管理实践
    361003头孢菌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疗效确切,在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应用广泛,是全身用抗细菌药物第一小类,多种头孢菌素位居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量排名前十[1-2]。随之而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也逐渐增多。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3],抗感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始终处于第一位,其中又以头孢菌素居首。头孢菌素的严重过敏反应是临床用药的最大顾虑。2008 年起,北京、广东、浙江等地药学会先后组织专家制定了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的专家共识或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18期2023-10-14

  • 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刘琳琳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临床常见的抗感染药物,这种药物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其为一种半合成抗菌药物,可以发挥耐青霉素酶的作用,具有广泛抗菌谱和较强的抗菌效果,因此这种药物的优势显著,所以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1]。但近几年临床各类疾病和感染治疗中应用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的频率不断增加,这也导致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从而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2]。通过分析应用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不良反应原因和不良反应药物的名称,尽可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5期2022-01-18

  • 浅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目的旨在探索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联。方法是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既有的临床病例和研究结果相关文献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显示,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与其化学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构成中的β内酰胺环及其杂环侧链取代基均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并且会与较多生物分子间产生不良反应作用。得到的结论是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机制与其化学结构间关系的探索,能够帮助提升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保证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抗

    健康护理 2021年5期2021-09-10

  • 青霉素过敏者应怎样使用头孢菌素
    是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二者分子结构相似,存在交叉过敏性特征。青霉素过敏者选择用头孢菌素,后期也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概率约5%~10%,但很少出现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反应。考虑到这一内容,针对青霉素过敏者,如果具备十分明确的头孢菌素应用指征,临床上则可以使用头孢菌素,但初次给药时应明确如何使用头孢菌素并注意特别观察。具体使用注意事项请见下文内容:1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的共同点要想明确青霉素过敏者能否使用头孢菌素并如何使用头孢菌素,首先要对二者共同点及

    健康之家 2021年3期2021-08-02

  • 头孢菌素给药前有必要常规皮试吗?
    孟娟谈到头孢菌素皮试问题,很多人认为青霉素和头孢菌素都属于β内酰胺类药物,都具有β内酰胺环,青霉素给药之前需要常规皮试,因此头孢菌素也需要皮试。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图1),但由于青霉素β内酰胺环连接的是噻唑环,而头孢菌素β内酰胺环连接的是噻嗪环,再加上侧链的不同,导致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进入体内生成的代谢产物并不相同。目前头孢菌素的分解产物尚不明确,但现有证据表明头孢菌素的抗原决定簇主要由其侧链结构所构成,而非β内酰胺环。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0年4期2020-11-06

  • 抗感染怎么选用头孢菌素
    们日常服用的头孢菌素分为很多种,为了区分头孢菌素的种类,我们根据头孢菌素作用的特点和出厂时间顺序,将头孢菌素分为四代,每一代的头孢菌素都有它特有的作用,所以我们在选用头孢菌素时一定要根据病菌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头孢菌素,千万不可胡乱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那么抗感染该如何正确选用头孢菌素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头孢菌素种类的特点和适应症吧!1   头孢菌素的种类及特点1.1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抗生素,对青霉素敏感菌和青霉素耐药产

    康颐 2020年10期2020-11-01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
    5001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稳定性好的优势,作用机制是通过对细菌的细胞壁进行破坏达到杀菌目的[1]。目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范围不断扩大、用药频率不断增加,不良反应报道案例增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在对60例患者实施分组实验,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其有效预防措施,希望可以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安全使用提供有效的指导,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12月应用头孢菌素

    北方药学 2020年7期2020-10-23

  • 对青霉素过敏的人能使用头孢菌素
    中的主体就是头孢菌素类和非典型内酰胺类药物。由于青霉素类药物中的耐药菌含量增加和青霉素过敏反应等诸多问题,大多数人都避免使用青霉素药物。所以头孢菌素类药物就变成医学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最受患者和医生欢迎的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优点有很多。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抗菌谱比较广泛,头孢菌素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和其他种类的革兰氏阳性菌都有着很强的抗菌作用。对于医学临床上的注入妇产科、皮肤科、内科和外科中多种常见的致病菌都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头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9期2020-09-02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4)0 引言头孢菌素类药物是抗菌药物的一种,能够对患者体内细菌起到抑制、杀菌的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可预防和控制各种疾病,但是,使用不当就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1-2]。为了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患者不良反应,并促进其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我院以40 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患者为例,就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2020-06-24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与预防措施研究
    25000)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半合成抗生素,广谱性是其基本特性,其具有杀菌能力强、抗菌谱广等优势,得到临床医学的广泛应用[1]。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不断增加,对治疗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本院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和未出现不良反应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

    今日健康 2020年2期2020-06-08

  • 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皮试情况分析
    221011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组织体液浓度高、抗菌谱广、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较轻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随机抽取我院2017 年1月~2018 年12 月门诊西药房处方共计20 000张,其中使用最多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分别是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尼西、头孢羟氨苄咀嚼片,由于临床经常出现扩大使用抗生素范围以及滥用现象,导致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增多,也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必须合理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现分析我院头孢菌素使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5期2019-09-16

  • 头孢菌素是如何分代的?其异同点及选择应用如何?
    03--02头孢菌素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应用是相当广泛的,它与青霉素类一样,都具有相同的β-内酰环,是比较广谱的一种半合成抗生素。由于其应用较为广泛,所以相关的医学研究者对于它的研究报道也比较多,但研究报道都不太集中,所以不方便相关人士进行学习和总结。本篇文章就关于头孢菌素的分代、异同点和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需要的人一定参考建议。1 头孢菌素的发展历史头孢菌素类的药物发明是比较早的,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被国外医学者发现了,发现之后迅速的发展起来。后来我们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2019-07-08

  • 不同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尿毒症患者头孢菌素类脑病发生情况对比研究
    较高, 其中头孢菌素类脑病在尿毒症中的发生率极为突出[1]。临床中与尿毒症患者头孢菌素类脑病发生情况相关的研究多见的同时, 与不同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脑病发生率的比较性研究却十分不足。本研究就不同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尿毒症患者头孢菌素类脑病发生率进行研究与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60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根据采用的头孢类菌素类药物不同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 每组150例。A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5期2019-03-19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9)0 引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分子中包含了头孢烯结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功能,毒性极低、抗菌谱广,与其他抗生素类药物相比过敏反应较少[1]。但是相关研究数据表明近些年来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数目正在增加,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了过敏反应、二次感染、消化道反应等,部分患者出现了过敏性休克、消化道大出血等较为严重的症状,这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手段可以有效地遏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带来的不良

    智慧健康 2019年18期2019-01-29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
    402460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目前使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抗生素,其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对人类毒性少等特点,在很多临床实践中都广泛使用。要想更好地将其利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其使用效率,就要对其药理特性有着比较深刻的把握,为了更好地研究其药理特性,促进临床应用,特选取该院2017年1—6月接受治疗的100例使用投保素类抗生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皮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全身等器官出现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样2017年

    系统医学 2018年16期2018-10-23

  • 头孢菌素,代数越高不一定越好
    少见到第四代头孢菌素?1948年,意大利科学家G iuseppe Brotzu从冠头孢菌中提炼出头孢菌素C,通过对其结构的改造,研制并生产了多种头孢菌素。按其发明年代的先后、抗菌谱、抗菌活性以及对肾脏的毒性等的不同,头孢菌素类分为一、二、三、四代,现在已发展到第五代。每代头孢菌素都有自己的抗菌特点,也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并不是代数越高抗菌药物就越好、价钱越貴就越好。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等,对革兰阳性包括耐青霉素酶革兰阳性金葡菌的抗菌活性比第

    大众健康 2018年8期2018-08-03

  • 多种西药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艳丽 王秀萍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抗生素药物的一种, 其在临床中的使用量较大, 按药物稳定性及发展时间来分类, 可将其分为1~4代[1]。本文主要分析多种西药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情况,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7例应用多种西药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由于患有各种感染疾病而在本院接受治疗。87例患者中, 男47例, 女40例;年龄20~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0期2018-07-26

  • 浅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00031)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抗生素。此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且抗菌谱较广[1]。近年来,随着此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如何有效地预防患者在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发生不良反应是目前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问题[2]。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某医院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9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2018-07-23

  • 基于药品说明书分析头孢菌素类皮肤过敏试验
    50000)头孢菌素类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抗生素,具有高效、低毒等优点。该类药的不良反应报道日益增多,特别是过敏性休克致死的病例报道很多,也是药源性死亡最主要的原因[1]。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在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规定要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以保证其使用安全。中国未明确规定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必须做皮试。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合理用药的法律依据,文章通过药品说明书,参考相关文献及药学工具书,阐述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现状,以供临床参考,减少该类药的使用安全隐患。1

    西藏科技 2018年2期2018-03-24

  • 头孢菌素类用药三项注意
    十年代第一个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噻吩上市,如今头孢菌素类已有四代药物,种类繁多。但无论使用哪种头孢菌素类药物,在用药过程中都要关注以下3点。1.有过敏史者要先进行皮试:头孢菌素与青霉素同属β-内酰胺抗生素,二者之间有20%~30%的交叉过敏率。因此,凡是具有青霉素过敏史者都应在使用前先送行皮试,以免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哮喘及剥脱性皮炎等。如果曾有青霉素休克史,则要禁止使用头孢菌素。即使无青霉素过敏史,当需要静脉点滴头孢菌素类药物时,也要先行皮试。

    益寿宝典 2018年4期2018-01-26

  • 头孢菌素类用药三项注意
    十年代第一个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噻吩上市,如今头孢菌素类已有四代药物,种类繁多。但无论使用哪种头孢菌素类药物,在用药过程中都要关注以下3点。1.有过敏史者要先进行皮试:头孢菌素与青霉素同属β-内酰胺抗生素,二者之間有20%~30%的交叉过敏率。因此,凡是具有青霉素过敏史者都应在使用前先进行皮试,以免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哮喘及剥脱性皮炎等。如果曾有青霉素休克史,则要禁止使用头孢菌素。即使无青霉素过敏史,当需要静脉点滴头孢菌素类药物时,也要先行皮试。

    家庭医学 2017年12期2018-01-15

  •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用药致不良反应的分析
    临床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用药致不良反应的分析李林军(邹平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 滨州 256200)目的分析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致不良反应的情况,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法。方法选取109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致不良反应出现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联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与头孢菌素类药物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更改治疗方案为单独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用药

    当代医学 2017年34期2017-12-06

  •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周晶晶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周晶晶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情况。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将24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120例/组。一组患者单一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使用第三

    保健文汇 2017年8期2017-11-03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病例资料分析
    孙枫 赏宇月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病例资料分析●胡月 孙枫 赏宇月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总结并总结临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110例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以及头孢菌素种类和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比较大及比较小的患者不良反应几率比较大,第三代头孢菌素发生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变态反应。结论: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在临床用药中医生应该熟悉掌握

    保健文汇 2017年9期2017-11-02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应对措施的研究
    罗桂珍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应对措施的研究罗桂珍目的 探讨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应对措施。方法 96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96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病例中, 所涉及到的药品主要包括12种类型, 其中最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药品有头孢曲松30例(31.3%)以及头孢他啶22例(22.9%);在96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所占比例最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5期2017-04-06

  • 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昆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苏 昆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类型、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给药途径、性别、年龄等资料。结果>60岁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10岁;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中,35例累及皮肤(35.0%),其次为21例呼吸系统、16例循环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3期2017-03-25

  • 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10000)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黄春兰(成都骨伤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由于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杀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常应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外科手术等的抗感染治疗与预防。本文主要通过对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的作用机制、特点、分类、各代头孢菌素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合理应用、不良反应、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探讨头孢菌素类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头孢菌素;抗感染药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2017-03-09

  • 头孢菌素类与艰难梭菌感染
    ·信息交流·头孢菌素类与艰难梭菌感染Role of cephalosporins in the era of Clostridium diff i cile infection欧洲艰难梭菌感染(CDI)发生率自 2000 年以来显著增加,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DI的发生与头孢菌素的使用密切相关,许多国家的 CDI控制机构已开始减少头孢菌素的使用,然而 CDI发生率仍持续上升。一项欧洲多中心、前瞻性腹泻住院患者患病率研究(EUCLID)统计欧洲 20 个国家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年3期2017-01-15

  •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
    纪泽洪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纪泽洪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各种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原因,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方法66例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生不良反应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种类, 对各种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 并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包括头孢美唑[27.27%(18/66)]、头孢西丁[18.18%(12/66)]、头孢替安[15.15%(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8期2017-01-14

  •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
    王梅华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王梅华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5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回顾。结果 5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由于饮食不当导致用药后不良反应患者9例;由于个人情绪不稳定导致用药后不良反应患者6例;由于用药期间不遵医嘱饮用酒精类饮品等诱发用药后不良反应患者21例;由于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对于药物耐受力不同诱发用药后不良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1期2017-01-14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22141)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韦翠霞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卫生院,江苏 连云港 222141)目的 分析临床上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门诊处的处方800张作为研究资料,对其中含有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800张处方中,共有150张含有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总使用率为18.75%,在各科室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较为广泛,几乎在每个年龄段的患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13期2016-10-27

  • 头孢菌素类药物研究进展
    00050)头孢菌素类药物研究进展李鑫龙1,陈建军2(1.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阜新123000;2.硕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200050)经过多年的发展,头孢菌素类药物已有很多种类,并在临床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不同代次的头孢菌素产品,其临床适应症与特点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都在为维持人类的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抗生素使用的增加同样带来很多问题。其中,头孢菌素耐药性增强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从耐药性的角度来看,通过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改造,降低细

    饲料博览 2016年6期2016-09-09

  • 口服头孢菌素的应用分析
    005)口服头孢菌素的应用分析余中杰(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 410005)在临床应用上,头孢菌素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抗感染药物,作用范围包括常见致病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的感染及预防感染,其制成口服药剂后,除了原先具有的抗菌谱广、抗菌性强、副作用小等特点,更多了方便使用、价格便宜的优势。本文将就口服头孢菌素的类型及对应的应用做探讨。头孢菌素;口服药剂;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是临床中常见的β内酰胺抗生素,杀菌效果好,具有显著的抗感染作用,还有着耐青霉素酶、毒性

    大科技 2016年32期2016-07-12

  • 头孢菌素,四代一定比三代好吗
    性疾病多发,头孢菌素的使用量也大幅上升。但一些患者对头孢菌素似乎并不了解,经常有患者问:“四代头孢一定比三代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头孢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它还可以在细菌的繁殖期内杀菌,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破裂、死亡,所以杀菌能力很强,变态反应少,对机体的毒性相对较低,而且对β-内酰胺酶(一种细菌产生的可水解β-内酰胺环结构抗菌药物的酶)有不同程度的稳定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头孢菌素在内的各类抗菌药物只针对细菌感染有疗效,而对病毒、真菌等引起的感染是

    家庭用药 2016年8期2016-05-14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进展
    王亚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进展王亚娣目前,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主要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在长期临床应用中证实其具备抗感染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后预防感染及临床常见的致病菌引起的各个系统(皮肤组织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部位的感染症状。为了提高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主要类型及作用特点,阐述了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应用。头孢菌素;抗感染药物;合理用药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临床广泛使用的β

    当代医学 2015年8期2015-03-25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王丽英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分析王丽英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给药方式及注意事项等。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效果。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较少的过敏反应及较强的抗菌能力, 除此之外,抗菌谱较强且不良反应较轻, 被临床广泛应用。随着头孢菌素的不断使用, 细菌对其耐药性不断增强,与此同时, 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不断增加。所以, 临床合理使用头孢菌素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4期2015-02-01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和对策
    53000)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和对策吴树君(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新乡 453000)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患者500例,全部患者服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为头孢他啶、头孢噻啶、头孢曲松钠以及头孢辛纳等,对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以及临床应急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观察表明,患者在服用了头孢菌素类抗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4期2015-01-24

  • 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吴楣 陈媛目的通过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为提高临床合理安全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利用Excel对收集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 对不良反应的药品、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数据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涉及药品11种,涉及最多不良反应的是头孢曲松和头孢哌酮。药品不良反应累及7个器官或系统, 比例最高的是变态反应。结论应关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1期2014-07-19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研究进展
    乔庆月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的研究进展乔庆月①头孢菌素类药物; 皮肤试验; 过敏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一类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虽然头孢菌素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但据有关资料报道,因输注头孢菌素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时有发生,其中不乏过敏性休克致死亡的报道[1-4]。皮肤过敏试验(皮试)主要是检测机体是否对某种过敏原处于致敏状态,其基本原理为过敏原与皮下组织中肥大细胞上的IgE结合后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渗出增加,而出现红晕﹑风团等,是一种便捷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6期2014-07-09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
    52399)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上官路(云南省弥勒县人民医院,云南 弥勒 652399)头孢菌素类是一类广谱半合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目前,已有四代产品,应用十分广泛。临床发现,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存在7种常见不良反应。本文将针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严重的不良反应进行重点阐述。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抗菌药常用的头孢菌素约30种,按其年代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同而分为以下四代[1-4]。1 头孢菌素各代的作用特点①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氨苄、头孢噻啶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2014-01-25

  • 警惕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
    长华应用某些头孢菌素(头孢哌酮最常见)期间或用药后1周内饮酒,可出现面部潮红、头痛、眩晕、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及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查体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心电图正常或ST-T异常等改变,此即双硫仑样反应。现将2009年01月至2012年11月我科收治的31例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了解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处置措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3年1期2013-11-01

  •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张广珍随着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也成了临床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为了解我院头孢菌素的使用情况和合理性,特对我院2008-2012年来头孢菌素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从医院信息系统调出2008-2012年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销售金额、数量等。1.2 方法 DDD值是指为达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及《新编药

    淮海医药 2013年6期2013-10-15

  • 2011年我院门诊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分析
    齐 敏头孢菌素类药物大量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成为院内感染率急剧上升的主要诱因[1~3]。而通过控制或减少头孢菌素等抗生素的应用,可明显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因此,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情况,可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鉴于此,笔者对2011年我院门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做一统计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现为三级医院,2011年门诊量为3.1万人次。头孢菌素类药物数据来源于2011年我院药剂科所提供的资料。1.2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3期2012-09-07

  •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29例分析
    629000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少于青霉素等优点,但是随着头孢菌素种类的增多以及广泛的应用,发生了很多不良反应[1]。现将该院2008—2012年间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ADR)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该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期间 ADR报告,对其中由头孢菌素类药物引发的ADR报告共29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2~73岁,平均年龄(5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4期2012-08-15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乙腈/NaCl双相体系中的分配
    00240)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乙腈/NaCl双相体系中的分配周 栩,张 艳,赵凤生(上海交通大学 药学院,上海 200240)目的 研究几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亲水有机溶剂、无机盐和水组成的双相体系(乙腈/NaCl体系)中的分配规律。方法 用滴定法制作体系的相图,HPLC测定头孢菌素在两相中的浓度。结果 头孢菌素浓度和温度对头孢菌素的分配影响不大;NaCl浓度和乙腈浓度则有一定影响,两者浓度的增加都使头孢菌素向下相(盐相)转移;pH对头孢菌素的分配有较大影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2年2期2012-01-06

  • 门诊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52例的观察及护理
    碧 区正红头孢菌素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我院各科室中。我院门诊常用的这四种头孢菌素类药物属于第一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与广谱青霉素同,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具有杀菌作用;与青霉素相比,特别对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痢疾杆菌、流感杆菌有较强活性;抗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属的活性不如广谱青霉素;对肠杆菌属、绿脓假平胞菌、沙雷菌属无效;对青霉素酶稳定,易被广谱-内酰胺酶分解。第三代头孢菌素作用特点:抗金葡菌等革兰阳性菌活性不如第一、二代,但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1年10期2011-12-27

  • 2006—2010年解放军第101医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33030)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种类繁多,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的一类抗菌药物,通常占抗菌药物的50%以上。其应用几乎涉及临床各科,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为了解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监测其使用的合理性,特对2006—2010年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为提高临床合理性用药水平提供科学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从医院军字一号信息系统调出2006—2010年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10期2011-07-30

  •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皮试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配置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皮试液的方法步骤多、费时、浓度准确性不易掌握。本文对配制的方法做相应改进,以期在安全用药方面提供一些借鉴。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134例肺结核住院患者,其中男 61例,女73例,年龄 19~87岁,平均 56岁,均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史。根据医嘱用药情况把患者分为青霉素组 52例和头孢菌素组 82例。再把青霉素组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各26例,组间无差异。把头孢菌素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各 41例,组间无差异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4期2010-06-20

  • 荷兰呼吁兽医们停止在家禽上使用头孢菌素
    在家禽上使用头孢菌素。ESBL是一组细菌所产的酶的统称。这些酶能够使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失效。ESBLs在动物体内出现会对公众健康造成风险。头孢菌素用于人类严重细菌感染病例。抗生素通常作为对抗多种耐药菌的最后手段。头孢菌素在动物上要谨慎使用。并且在欧洲家禽中,头孢菌素的使用并没有限定最高残留限量(MRL)。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0年2期2010-02-11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分析
    )为了解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监测其使用的合理性,特对我院近5年来头孢菌素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医院信息系统(HIS)调出2005—2009年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销售金额、数量等。1.2 方法用药频度(DDDs)以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为标准计算,DDD值是指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本文以《中华人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0年11期2010-01-29

  • 青霉素扩环半合成头孢菌素研究进展
    )有强抑制的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头孢菌素的发现和使用对人类抗感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尽管人们经过大量的努力,头孢菌素仍然难以达到青霉素的发酵水平,且面临头孢菌素发酵产物混合物分离和纯化难度大等诸多问题.1963年,Morin等首先将青霉素G或青霉素V氧化,扩环为3-去乙酰氧基头孢菌素,再以五氧化二磷去侧链,转化为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从而证明由青霉素母核扩环制备头孢母核的可行性,此方法为廉价的青霉素转化为较高附加值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3期201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