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

2017-01-14 03:20:36王梅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1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

王梅华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

王梅华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5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回顾。结果 5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由于饮食不当导致用药后不良反应患者9例;由于个人情绪不稳定导致用药后不良反应患者6例;由于用药期间不遵医嘱饮用酒精类饮品等诱发用药后不良反应患者21例;由于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对于药物耐受力不同诱发用药后不良反应患者14例。不良反应具体临床表现主要有过敏反应以及多种机体系统疾病, 包括血液系统疾病(血压下降等)4例、泌尿系统疾病(血尿、尿急等)15例、消化系统疾病(恶心、腹泻等)20例以及循环系统疾病(白细胞减少等)11例。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 实现对各类不良反应的有效控制。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临床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50例, 其中男24例, 女26例, 年龄20~69岁, 平均年龄(42.61±9.34)岁。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经前期过敏检查, 排除有青霉素以及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历史的患者。本次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科室:门诊科12例、五官科6例、普外科25例、泌尿科7例。在治疗过程中, 选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包括头孢美唑等。

1.2 方法 在临床治疗当中, 临床诊治医师以及当班护士要对患者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统计汇总上报, 并及时对用药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管理。当班护士要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临床治疗过程做好详细的记录, 以此为根据对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以及具体表现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诱发不良反应的原因 5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由于饮食不当导致用药后不良反应患者9例;由于个人情绪不稳定导致用药后不良反应患者6例;由于用药期间不遵医嘱饮用酒精类饮品等诱发用药后不良反应患者21例;由于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对于药物耐受力不同诱发用药后不良反应患者14例。

2.2 不良反应具体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具体临床表现主要有过敏反应以及多种机体系统疾病, 包括血液系统疾病(血压下降等)4例、泌尿系统疾病(血尿、尿急等)15例、消化系统疾病(恶心、腹泻等)20例以及循环系统疾病(白细胞减少等)11例。

3 讨论

根据现有医学研究结果表明, 患者在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可能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 同时对于诱发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目前临床上所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多为过敏反应, 具体包括变态反应以及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 在以往有过敏疾病发病史的患者再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高于无既往史的患者。对于其医学解释主要是针对每例患者自身体质差异不同, 过敏体质的患者相较于正常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更高。患者往往以往无哮喘以及皮疹等病症表现, 在未服用其他药物的前提下, 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有相关临床症状表现可判定患者对于此类药物有过敏反应, 不适合继续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相关疾病治疗, 若不能及时处理会对患者病情造成影响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4-7]。同时, 患者在采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是否按照医生嘱咐以及药物服用安排进行服药同样会对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造成影响。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 酒精类饮品一定要禁止饮用。因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分子中存在影响患者体内正常降解乙醇的酶的生理活性的侧链基团, 使得患者体内乙醛浓度可能会无法正常降低, 进而严重影响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正常代谢。并且一旦乙醇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分子相互作用, 还会诱发双硫仑效应进而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8,9]。因此, 患者在临床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 要谨遵医嘱以防饮酒后药物不良反应加重, 进而影响自己的病情恢复。

有相关研究数据表明,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与所使用的药物生产过程差异也有一定相关性[10]。临床上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较为广泛, 导致医院对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 因此, 在选用不同药品生产制造商的药品时, 由于各自制造商对于药品的制备要求不一,导致同类药物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药物均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还需考虑药物的安全性。

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临床上要尽可能避免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实现治疗效果的最优化。临床使用此类药物时, 在充分保障药物的安全性下, 要尽可能对患者体质进行分析, 确认患者在服用相关药物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用药前准备工作, 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 还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沟通工作, 告知其可能面临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处理办法;针对有饮酒爱好的患者, 尤其要让家属及其个人对其做好严格限制, 并明确让患者本人重视在个人服药期间饮酒后有可能会诱发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在使用头孢菌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 部分患者很容易出现各类不良反应, 且诱发因素存在于多个层面,在运用中需加以重视。

[1] 葛翔.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原因与措施探讨.科技展望, 2017, 27(28):315.

[2]鲁晴, 张巧丽, 于培明.应用数据库对1362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中国药事, 2017, 31(7):814-818.

[3] 崔巍.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使用所致不良反应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16):119-120.

[4] 饶淙.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分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18):3528-3529.

[5] 李法宁.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原因临床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5):3-4.

[6] 汤小平.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2):146-147.

[7] 吴迎秋.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11):96-97.

[8] 杜爱侠, 赵军.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4, 35(12):2551.

[9] 陈建清.头孢菌素类药物在联合其他药物使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海峡药学, 2013, 25(11):202-203.

[10] 徐晓贤.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风险预防机制探索.北方药学, 2015(1):1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1.108

526238 肇庆高新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头孢菌素类药物作为一类具有良好杀菌效果的广谱抗菌类药物, 相较于青霉素具有变态反应少的优点,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医院抗菌治疗。但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并且临床使用率逐渐增加, 药物滥用的情况也变得比较严重, 进而导致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有明显上升趋势[1,2]。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临床上要尽可能避免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实现治疗效果的最优化[3]。因此, 本研究对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诱发出现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以便临床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中能够安排的更为合理可靠, 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2017-09-21]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16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20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4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06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