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食
- 新解猪过饱伤食综合征应对策略
3055)猪过饱伤食综合征是养猪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轻则影响猪的采食、消化、生长,重则造成肠胃功能损伤,更重者可很快死亡。发生过该病的猪,生长速度较慢,饲料利用率下降,影响养殖效益。在生产上对于该病都是对标应对,未能溯源,本文以中兽医脏腑理论为基础,探索中兽医组方溯本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预防猪过饱伤食综合征。1 猪过饱伤食综合征表征猪过饱伤食综合征,即猪的采食量超过了脾胃运化及受纳功能,从而造成脾胃气虚,运化失调,使脾胃损伤所致亏虚病征。胃受纳五谷,为气血
湖南畜牧兽医 2023年2期2023-03-17
- 《妇科采珍》产后大便难误下变证的病机与治法探析*
不通,误服大黄。伤食,误服消导药。忿气,误服耗气药,致成膨胀。以上三症宜仿《丹溪医案》为法。人参一钱,白术、当归各三钱,川芎、白芍各一钱,云苓一钱,泽泻八分,厚朴、紫苏各五分,陈皮四分,大腹子、莱菔子各六分,木香三分。水煎服。如伤食,加神曲、麦芽;如伤怒,加木香;如大便不通,加陈皮、肉苁蓉各三钱。1.2 释义产后虽多虚多瘀,但以气血俱虚为本。开郁勿过耗散,消导必兼扶脾,解表勿过发汗,化瘀勿过攻破。寒证不可过用温燥之药,热证不宜过用苦寒之药,补虚时应防止邪气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期2023-01-11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捏脊法对伤食型呕吐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的影响
71100)小儿伤食型呕吐是临床常见内科疾病。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因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健全,易被饮食所伤,若后天喂养不当,致使乳食堆积,对脾胃造成损伤,则易导致乳食上逆经口吐出[1]。若临床未能及时予以该病患儿有效的治疗措施,那么长期呕吐会造成患儿营养不良,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西医针对小儿伤食型呕吐多采用口服促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可减轻症状,但因患儿年龄较小,且有呕吐症状,口服用药较为困难,可能影响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15期2022-12-09
- 基于“脾健不在补贵在运”思想论治小儿泄泻
风寒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虚泻四种证型,无论外感或是内伤,皆以脾失健运,水湿下注为核心,故治本以运脾为旨,治标以祛邪、消除病因具体辨证施治,依据证型分别治以疏邪运脾、清化运脾、消食运脾、益气运脾。3.1 风寒泻——疏邪运脾小儿脏腑娇嫩,腠理未固,卫外能力低下,尤易外感风寒邪气而致泻。风寒之邪外袭,内犯脾土,脾胃无力运化水谷,寒湿困遏脾阳,清浊混杂而下[10]。临床多以大便清稀,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为特征,常伴有鼻塞、流涕、发热等肺卫表证。治疗当以治脾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8期2022-11-21
- 中医护理干预在伤食泻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类繁多,在临床上伤食泻患儿较多[1]。5 岁以下儿童腹泻疾病的治疗依从性差,特别是患儿治疗过程中容易哭闹,不配合医护人员,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本研究对伤食泻患儿进行了中医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6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童18 例,女童12 例;年龄1~5 岁,年龄中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4期2022-07-31
- 内经理论对《幼幼集成》伤食观的影响
术思想盛行,有关伤食与小儿便秘、厌食、咳嗽、盗汗、湿疹[2-4]等疾病的相关性也逐渐引起诸多临床医生的重视。陈复正以《黄帝内经》中理论精华撰写儿科经典著作《幼幼集成》[5],并强调儿科之圣钱乙“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的学术思想[6],深入浅出地将古代医家临床经验及辨病思路展现出来,于临证以启发。现结合内经理论探讨《幼幼集成》中的伤食观,以期能灵活运用于儿科临床。阴伤于阳为伤食主要病机。内经云“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人吃食物,食物由气和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4期2021-04-17
- 新安医家吴楚辨治儿科疑难杂病经验探骊*
内生,诸如惊风、伤食、浮肿等,吴楚善用甘温之品调理脾胃,以固后天之本,可以减少多种疾病的发生。1.2.2 巧用古方,随证施治 吴楚治疗儿科杂病师法张仲景,采撷众家,化裁灵活,君臣佐使配合得宜,因证施治,临证用药既引载诸家之名方,又附以个人经验心得,成自家之论。既不偏于学东垣而执定升补、习丹溪而执定清降,也不偏于学仲景而执定峻重、习守真而执定苦寒[6]16。如理中汤主治中焦脾胃虚寒所致的呕吐腹痛证,《吴氏医验录》用来治脾土虚寒所致的慢惊风,亦用附子理中汤化裁
中医药导报 2021年12期2021-04-17
- 保和丸加减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小儿泄泻伤食证的临床观察
湿热泻、风寒泻、伤食泻、脾虚泻等证型[2],其中伤食泻是小儿泄泻病例中较多的一种证型[3]。故本研究对保和丸加减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小儿泄泻伤食证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儿科接受诊治的小儿泄泻伤食证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5个~28个月,平均(16.68±4.68)个月;病情分类[4]:轻型23例,中型11例;病程1 d~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1期2021-04-01
- 《幼幼集成》伤食证治探微
云:“小儿之病,伤食最多。”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脾胃运化功能较弱,而现代社会,经济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条件改善,饮食结构也随之改变,高油高脂类食物摄入较多,家长对孩子多有溺爱,小儿胃肠负担较重,营养常有过剩,更易伤乳食,表现为不思乳食,脘腹胀满疼痛,或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大便酸腐或泄泻等。西医学中消化不良的主要临床表现与之类似。伤食之证,如迁延失治,乳食久滞不化,则成积成癖;若治之不当,脾胃愈损,气血化源不足,形体日渐消瘦
江苏中医药 2021年10期2021-03-28
- 安全养兔慎喂“四物”
生膨胀病、腹泻、伤食等。因此,用白萝卜叶喂兔,应与其他牧草、菜叶等搭配在一起混合饲喂。2花生藤。花生藤营养丰富,兔爱吃,但由于其含粗纤维多、水分多,兔采食过量易发生大肚病、拉稀、伤食等,故不宜单独多喂。另外,用花生藤喂兔时,结合喂给兔一些洋葱、大蒜头等,可有效地防治兔病的发生。3 甘薯藤。甘薯藤中缺少维生素E(即生育酚)如果长期单独用它去喂种兔,可使公兔精子的形成减慢,使母兔受胎率降低。因此,在用甘薯藤喂兔时,应和其他牧草搭配一起喂,且每次喂量控制在30%
云南农业科技 2020年3期2020-12-17
- 家兔常见病的防治
肥皂水灌肠。3 伤食原因:饲养不规律,饥饱不均,家兔采食过量,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出现消化不良而造成伤食,特别是幼兔易发本病。症状:精神不振,食量显著减少或拒食,粪便长条形或成堆,带有特殊的酸臭味。防治:①要精准掌握饲料量,严禁饥饱不均。②发现伤食病兔,要停食1 d,或喂标准精料量的1/3 左右,供给易消化的饲料。同时可增加运动量。③口服大黄苏打片,每次一片(0.5 g),每天3 次。④配成5%~10%的大蒜水,取2 ~5 mL 灌服。4 腹泻原因:由于家兔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2期2020-04-17
- 中西医治疗犬呕吐
见的有胃热呕吐、伤食呕吐和虚寒呕吐3 种。2.1 胃热呕吐身热,不食或食而呕吐,反复发作,喜阴凉、冷饮,口色红、少津、舌苔黄腻、脉数。2.2 伤食呕吐因过食引起,呕吐酸臭,吐后病减。 患犬不食,肚腹饱满,口色稍红,脉沉而有力。2.3 虚寒呕吐可见患犬消瘦、少食,排出大便塘稀,耳鼻全凉,有的病例寒颤,一般都在食后呕吐,吐出物气味不是很明显,但吐后口内多涎。 口色淡白,口津滑利,脉象沉迟或弦而无力。因患犬剧烈或长时间呕吐、腹泻等,患犬脱水。 病犬体温一般可升高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2期2020-01-11
- 中兽医分型治疗牛泻病的方法
泄泻、肾虚泄泻,伤食泄泻和劳伤泄泻。导致出现脾虚泄泻的原因主要是久病未治,长此以往,牛就会出现精神萎靡,叫声小,身形逐渐消瘦等情况。这是因为久病的缘故,牛的气血双亏,筋骨缺失;肾虚泄泻则是因为命门火衰导致牛不能很好地进行消化和吸收;脾虚,肾阳缺乏之后牛的精气自然也会有所下降,进而患牛泻病;伤食泄泻则是因为饲养不当导致的,如果牛食用了大量的小麦、玉米或者马铃薯等都会导致肠胃消化出现问题,还有如饲养人员突然给牛转换饲料,喂食牛大量的精料和草料等也会导致出现泄泻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2020-01-11
- 中西医治疗牛翻胃吐草
型,分别为胃热、伤食、虚寒吐草:2.1 胃热吐草患牛有发热现象,食欲不振,一般不食或食后即吐,周而反复,喜饮水。外观表征可见病牛口色红,关其舌苔显厚且呈黄色,牛只尿少粪干,脉搏沉数。2.2 伤食吐草如其名,患此型牛只均因过食导致,牛只食欲锐减或废绝,脉沉实。2.3 虚寒吐草可见患牛被毛逆立,精神沉郁,行动缓慢,或有异嗜现象,病牛耳鼻俱凉,少食或不食,但食后常立即吐草,脉弱无力。3 治疗3.1 胃热吐草 选用凉胃散:藿香50g、香薷45g、厚朴 40g、竹茹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6期2020-01-11
- 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例,脾虚型6例,伤食型6例,湿热型6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个月 ~3 岁,平均年龄(2.0±0.5)岁;病程 2~10 d,平均病程(4.2±1.2)d;中医辨证:风寒型11例,脾虚型7例,伤食型7例,湿热型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感染性腹泻、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有重要脏器疾病等患儿。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诺氟沙星胶囊(国药准字 H23021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4期2019-06-04
- 赵继福运用气滞伤食方治疗难治性胃脘痛
系列方药,“气滞伤食方”为其中之一,专治难治性胃脘痛。难治性胃脘痛较一般胃脘痛不同[1-3],其主要特点是:病程长,少则半年,多达数年,甚至十几年不等,病情反复发作;病人以胃脘胀痛、嗳气为主要表现,伴有纳少、腹胀、反酸、面色萎黄、表情倦怠、形体消瘦等。内镜检查可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及胃溃疡等,经多方治疗包括西医治疗均无效。病人多为20~65周岁之间。赵继福教授深谙中医理论,在“胃为多气多血之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肝胃升降轴”的生理联系,提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5期2019-02-15
- 新安医家吴楚辨治食积经验探析
验录全集》中7例伤食案及8例食厥案进行研究感悟颇多,现将其辨治食积的经验总结如下。1 食填太阴,问切为主1.1 食填太阴,壅塞不行《灵枢·五味》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主化水谷,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又云:“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食积的病因有饮食不节、脾胃虚弱及情志不畅影响脾胃升降,其既为病理产物,影响脾胃运化,又可诱发新的病症。食积阻滞阳气,致四肢逆冷、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者为食厥。吴楚云:“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8期2019-01-10
- 陈竹主任医师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泻经验总结
.38次/人年。伤食泻在小儿泄泻实证中的发病率仅次于湿热泻,是小儿泄泻的常见证型之一[3]。陈竹主任医师运用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泻,辨证准确、选穴灵活,疗效显著。笔者幸从跟师笔记中总结了陈竹主任医师对此疾病的认识及临床治疗经验,认为小儿推拿这一经济、方便、无创且疗效显著[4]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1 伤食泻病因病机及治则1.1 内伤饮食、脾运失健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全,又因为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求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相对较重,加之小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23期2019-01-03
- 秘方化滞颗粒灌肠治疗小儿少阴人伤食泻40例
脂肪类食品,易致伤食而成泄泻[3-4]。四象医学在《内经》的基础上,结合“天、人、性、命”为一体的整体观,以“四维四象”辩象施治,分为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和少阴人。其中少阴人的体质辨象特点与脾阳虚证有诸多相似之处[5]。从而根据朝医辩象施治理论对小儿伤食泻进行治疗,以开拓治疗小儿伤食泻新的视角。我院对收治的伤食泻患儿临床病例进行分组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2017年9月—2019年2月在延吉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诊断为少阴人伤食泻的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3期2018-12-27
- 温热布袋巧治坐骨神经痛等8则
效果。保和汤缓解伤食泄伤食泻,腹痛、腹泻严重,泻下腐臭或不消化的食物。可在药店购买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山楂各9克,熬制保和汤,水煎服,一日两次。小茴香粳米粥治老年人疝气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先水煎小茴香,去渣取汁。再用此汁液与粳米共煮粥,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用3日~5日为1个疗程。此方对于小肠疝气、脘腹胀气、睾丸肿胀以及鞘膜积液、阴囊象皮肿等症均有疗效。
饮食科学 2018年9期2018-11-22
- 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证型分布探讨
证型,即湿热泻、伤食泻和脾虚泻;8篇文献均有涉及此3种证型,只有第④篇未统计脾虚泻,第③篇统计为寒湿泻,由于《中医儿科学》小儿泄泻的证治分类中无此分型且统计数目较小,不予计入。见表1。表1 中医证型计数分布中医证型构成分布,本文共收集病例1 278例,其中湿热泻512例,占比40.4%;伤食泻452例,占比35.4%;脾虚泻252例,占比15.7%;风寒泻58例,占比4.55%。见表2。表2 中医证型构成比例表3 结语通过对1278例小儿腹泻病的中医证型构
江西中医药 2018年11期2018-11-19
-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伤食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祖国医学所说的”伤食泻”。目前西医对于此类型腹泻主要的治疗药物有肠道益生菌、肠黏膜保护剂等。中成药醒脾养儿颗粒功可醒脾开胃,固肠止泻,对于伤食泻的小儿效果尤佳。现选取41例伤食泻患儿口服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并与41例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的患儿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门诊2018年1月—4月小儿伤食泻82例,其中,男孩43例,女孩39例;年龄2个月~14岁,采用双盲法将受试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将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2018-09-07
- 中医治疗幼貉伤食泄泻的体会
64400)幼貉伤食泄泻又称“食积泻”,是幼貉饲养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腹胀、间或呕吐和排便恶臭。正如《医学心悟·泄泻》所述“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食积也。”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日久可导致幼貉发育不良,病情严重则可导致气津耗损、阴虚阳脱的危症。近年来,笔者依据中兽医理论,采用中药治疗幼貉伤食泄泻,达到了疗程短、体质恢复快、不易复发的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借鉴。1 病因病机幼貉脾胃素虚,后天之气未补,若饮食无度或饥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7期2018-07-11
- 浅论伤食之中医诊治
●孙朋浅论伤食之中医诊治●孙朋本文总结了笔者在临床的所见伤食患者治疗过程之所思,五味过极均会伤脏伤腑,其临床病机、症状和治法亦不可相同论治,本文谨遵中医“同病异治”学术思想,讨论了不同伤食患者的治疗之法之悟。伤食;痰湿;脏腑;辨舌倘若食灾已成,医者当奋力搏击。临床所见,食之所入至食之所出之间为食灾多发之重区。故伤食之辨首要纵看,即阳明腑道从口窍下贯谷道;且需要横看,伤食所致由气及血,由浅及深,由伤气致伤形,表里相引,虚实夹杂。纵横之旨,官窍肠道为纲,气血功
保健文汇 2017年8期2017-02-01
-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概况
未充,感受外邪、伤食、脾胃虚弱等病因均可导致泄泻的发生。现将推拿疗法在各证型腹泻中的临床运用进行整理,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小儿腹泻,推拿,研究概况腹泻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肠道综合征,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以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小儿腹泻按中医可分为湿热泻、风寒泻、伤食泻、脾虚泻及脾肾阳虚泻,针对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推拿手法,均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不同推拿方法治疗各类泄泻的临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19期2017-01-14
- 消食化滞
何其玉肉类伤食:①陈皮10克,生姜1小块(切细),加入适量白糖,冲入沸水中浸泡,代茶饮;②生荸荠20个,萝卜250克,捣烂取汁饮服;③取焙焦的鸡内金5克,研为细末,每日早晚用姜糖水送服。果品伤食:①丁香2克,神曲15克,沸水泡饮;②白蔻仁3克,沸水泡饮;③萝卜20克,生姜10克,共捣汁饮服。面食伤食:①炒麦芽20克,水煎取汁饮服;②炒萝卜子12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饮服;③炒萝卜子10克,炒鸡内金5克,炒六曲、炒二芽各15克,水煎取汁饮服。鸡蛋伤食:①醋
大家健康 2016年8期2016-12-26
- 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配合中药敷贴治疗伤食泻50例
配合中药敷贴治疗伤食泻50例李燕燕南宁市妇幼保健院530011广西南宁市友爱南路9号 梁海燕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30023 苏惠萍裴伟芳曾倩南宁市妇幼保健院530011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配合中药敷贴治疗小儿伤食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伤食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运用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配合中药敷贴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保和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天。结果: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显效24
广西中医药 2016年5期2016-11-11
- 伤食:虚实两证中医分治
李振辉伤食,就是吃得太多,或因吃错了东西引起。广州白云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吴兆森分析说,由于体质有强弱不同,伤食在临床上常有虚实两种,治疗也有不同。虚证体质向来很弱,伤食后,肚子胀痛,喜欢按,或作泻,手足没有力,经常打呃,看到食物就厌恶,连气味都不想闻,想吐又吐不出。这类属于虚证伤食。治疗方面宜消补兼施。处方:枳实6克,白术10克,水煎服。实证体质向来很强,伤食后,腹部胀痛,不能按,不想吃东西,打呃,有酸臭气。舌上有厚苔,脉搏有力。有的发烧、头痛,有的上吐下泻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5年9期2015-12-03
- 伤食
怪病,其实应该是伤食,很严重的那一种。之所以夏天发病,是因为小孩子夏天体能消耗大,大院里疯跑的孩子们往往饿了也不回家,回到家就暴饮暴食。其他季节没那么多好吃的,夏天就不同了,西瓜在仓房里存了十来个,香瓜香得熏鼻子,黄瓜顶花带刺,西红柿装了一筐,都馒头大小,哪一样能扛得住诱惑呢?现在生活在大城市每天奔超市买菜的年轻人不懂,那个年代的黄瓜是黄瓜味儿,西红柿是西红柿味儿,想控制住馋欲,唯有把胃吃到超负荷。年龄大一点就知道吃东西应该有节制,不会非吃到吃不下为止了,
食品与生活 2015年5期2015-09-10
- 高氏揉捏法配合覆脐止泻散治疗小儿伤食泻临床观察
脐止泻散治疗小儿伤食泻临床观察徐复娟1谢建伟2小儿伤食泻;高氏揉捏法;覆脐止泻散小儿伤食泻是临床常见疾病。我院从2011年7月—2013年7月采用高氏揉捏法配合覆脐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伤食泻53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伤食泻患儿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3个月~1岁36例,1~3岁15例,3~7岁2例;对照组53例,男36例,女17例,3个月~1岁38例,1~3岁13例,3~7岁2例。两组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4期2015-05-24
- 磁荑止泻贴治疗小儿伤食泄
喂养不当,易发为伤食泄。小儿伤食后,药食难进,笔者跟随导师应用非药物疗法磁荑止泻贴治疗该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选择3岁以下,诊断为轻至中型伤食性腹泻的患儿8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16.21±7.81)月,平均病程(5.95±4.96)d;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15.69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2-20
- 幼羊腹泻 重在预防
喂勤添,避免幼羊伤食。二、保持羊舍清洁卫生羊群密度不要太大,平时勤换垫草,及时清除粪便,保持羊舍干燥清洁。同时要给羊群供足饮水,定期用10%石灰水或30%草木灰水喷洒羊圈消毒。三、适时户外放牧晴天将幼羊赶到户外,让其接受阳光照射,增加活动量,从而增加幼羊体内维生素D和胆固醇含量,促进骨骼发育,增强体质。幼羊一旦发生细菌性肠胃炎,要及时对症治疗。可以口服痢特灵,按体重每日用药0.01克/千克。发现羊腹胀、拉稀不止,可用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各2毫升,1次灌服,一
乡村科技 2015年15期2015-02-20
- 辨证治疗『猪冬季拉稀病』
脉沉迟。1.2 伤食型外感症状轻,寒热表现不明显,食欲废绝,腹胀,时有肠鸣,日泻数次,完谷不化,有时屁粪齐下,有酸腐气味,口色红,脉洪有力。1.3 湿热型耳鼻四肢及全身皮肤发热,体温升高,呼吸加快,脉洪数,口渴贪饮,肠鸣,暴泻如注,粪黄绿色,恶臭。严重者脱水消瘦,被毛干燥,眼球下陷,精神沉郁。2 病因病机本病临床表现有寒有热,有滞有湿,有的吐泻并见,有的暴泻,症状虽复杂,但其病因病机是一致的。即在冬季猪感受寒邪,正气下降,时疫毒邪(流行性腹泻病毒)乘虚而入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2期2015-01-23
- 节后伤食 中医支招
的祸,中医称为“伤食”。下面介绍几种消食除胀、健脾养胃的饮食妙招。外治法饮食停滞、胸膈胀满、或大便不通、或大便泄泻,属年老体虚、不耐攻积者,用60克紫苏煎沸,将毛巾在汤内浸泡,拧干趁热敷在腹部,用手按顺时针推摹,冷则随换。内治法鱼肉伤食:生姜、紫苏各10克,加适量水煎浓汁服。狗肉伤食:山楂肉、杏仁去皮尖,各24粒,加水煎浓汤饮。鸭肉积滞:淘糯米水煮热,饮即安。鸡蛋伤食:白醋1汤匙,加米汤喝,或饮豆豉水。食瓜果腹胀不安:取白豆蔻5克,泡茶代水饮,或用生姜片煎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10期2014-12-25
- 蒜泥芋头止腹泻
证、脾胃虚弱证和伤食证。上述芋头蘸蒜泥的方子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这种腹泻有如下特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吃点东西就感觉肚子胀,稍吃点油腻食物,大便次数就明显增多,面色萎黄,舌淡红。芋头性平,味甘、辛,能益脾胃,调中气,含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大蒜含有的蒜辣素对肠道致病菌,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腹泻有多种原因,该方子只对脾胃失和引起的腹泻有效,对于其他慢性腹泻和肠道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等引起的腹泻则没
中老年健康 2014年4期2014-07-25
- 新年养生“四部曲”
。●对症消滞:①伤食鱼:取生姜适量,将其捣烂,拌醋调食。②伤食肉:取山楂适量,将其烧熟,水煎服;或嚼食山楂或山楂饼。③伤食鸡蛋:取神曲30克,水煎服;或在米汤中加食醋1汤匙调服。④伤食汤圆:取炒麦芽30克,水煎分次服。⑤伤食豆类:取生萝卜适量,洗净捣汁,分次饮服。⑥伤食果品:取生姜3片,水煎服;或取神曲15克,丁香2克,开水冲泡代茶饮。⑦伤食呕吐:取鸡内金5克,水煎服。⑧消化不良:取橘皮2-9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吃烧烤后来根香蕉:烧烤类食物会产生较多的苯
今日文摘 2014年3期2014-03-05
- “三位一体”推拿法治疗小儿伤食型泄泻105 例
临床一般将其分为伤食型、寒湿型、湿热型、脾虚型。WHO 把泄泻病的控制列为全球性战略,同时也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2012 年6 月—2013 年6 月,笔者采用“三位一体”推拿法治疗小儿伤食型泄泻105 例,总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符合筛选标准及最终完成治疗观察的伤食型泄泻患儿105 例,男61 例,女44 例;年龄6 个月~2 岁;病程3 d ~1 个月。2 诊断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属伤食型者。3 试验病例
中医研究 2014年1期2014-01-24
- 王道全运用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泄泻经验
教授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泄泻的经验介绍如下。1 重视病因病机王道全教授认为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多发于3岁以下小儿,尤以一岁以内最为常见,年龄愈小发病率越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多发。伤食泄泻的主要原因是因内伤乳食、复感外邪及脾胃虚弱所致。由于家长喂养不当、乳食过度或过食肥甘及生冷之物,损伤脾胃,传导失司,使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布,合污而下发为泄泻。故小儿伤食泄泻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如不
江西中医药 2013年6期2013-08-15
- 萧诏玮老中医治脾胃病擅用果子药经验纵横谈
气不和。”[1]伤食是小儿最常见脾胃病,若乳食停滞中脘,不能克化,迁延时日,积而不消,气滞不行,升降悖逆,则积滞、厌食、疳证等恙旋踵而至。清·陈复正云:“伤食为有形之物”,又云:“盖小儿呕吐,有寒有热有伤食,然而寒热呕吐,未有不因伤于食者。”[2]萧师尝谓:“伤食乃脾胃病之源”,征之临床其存在四个阶段:食积中脘、滞而化热、郁而伤津、损伤脾气,亟需早期干预,及时截断,若寇盗之不剿,境内终不得安宁也。师主张伤食初起,损谷可愈,即适当减食,脾胃之气可渐运,或毋须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期2013-01-24
- 小儿积滞因治述要
之意。小儿积滞与伤食、疳症关系密切,积滞为伤食之渐,前人又有“积为疳之母,有积不治,乃成疳症”之说。因本病对儿童的健康状态及智力发育均有较大影响,故临床上应早期诊治,避免不良预后。1 脾常不足是小儿积滞的内因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成人较多。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功能相当不足。小儿脾常不足表现为运化能力弱,每因饮食变更导致运化功能异常而发生疾病,且以脾胃系统疾病最为常见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年2期2013-01-22
- 当伤食突袭宝宝
,才知宝贝已经“伤食”了。名词解释:民间所说的“伤食”是指宝宝进食超过了正常的消化能力,导致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如厌食、上腹部饱胀、舌苔厚腻、口中带酸臭味等。四症状提示宝宝伤食了睡眠不安:发现宝宝一段时间睡眠总是不太好,睡觉时身体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这就是“食不好,睡不安”的表现。食欲下降:过节时宝宝的胃口还超级棒,过几天却发现宝宝胃口明显下降,食欲明显没有之前好了。腹部不适:已经学会说话的宝宝会说肚子不舒服,肚子疼。出现口气:积食比较重的宝宝,妈妈可
饮食科学 2012年2期2012-04-29
- 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伤食泻现代文献分析
当、饮食不节所至伤食泻较为常见,其以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滞为主要表现[2]。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但因腹泻患儿常伴有呕吐或药后呕吐加剧无法服用,加之小儿服药困难等特点,推拿疗法的运用突显其优势。本文对近年的文献进行现代化分析,对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伤食泻的常用穴位、以及疗效进行归纳、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3期2012-02-09
- 肾俞穴划痕治婴幼儿伤食泻一例报道
孙亚威(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221400)患者,女,3个月,2011年11月28日初诊。其母诉患儿5天前腹泻,每日3~4次,放屁屎出,大便色黄夹绿,有奶瓣,质黏混浊,味道酸臭,不发热,腹胀,面黄,纳呆。予以划痕治疗,3次即愈。治疗方法:患儿取俯卧位,穴取肾俞(双侧),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无菌手术刀,以双侧肾俞穴各为起点,由内向外横划一线,约一寸长,不宜过深。用手轻挤,出血即可。体会:采用划痕疗法,以脾虚消化不良性腹泻为佳,见发热而泻者,配足三里,行平补平泻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7期2012-01-25
- 猪腹泻的中药治疗
2~3d。5 猪伤食型腹泻猪伤食型腹泻多由饲料品种单一,饲喂不当,如仔猪突然断奶,采食过多精料后大量饮水而引起。治疗猪伤食型腹泻可选用保和丸加减,即神曲20g、川连10 g、茯苓15 g、半夏10 g、陈皮10g、莱菔子15g、车前子15g煎水候温内服或混于饲料喂服,连用2~3d。也可用山楂15g、神曲15 g、麦芽15 g、厚朴15 g、枳壳15 g、白术15 g、鸡内金15 g、茯苓15g、防风15g煎水候温内服或混于饲料喂服,连用2~3d。西药可配合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2期2011-04-13
- 产后发热的辨证论治*
证型有风寒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发热、血虚发热、感染邪毒发热等,治疗时当分清有余和不足,如血虚、阴虚为不足;瘀血、伤食、风寒、感染邪毒为不足中之有余,不足者,治疗宜大补气血,不足中之有余者,治疗时不可忘不足之本。产后发热的治疗,应当根据引起发热的不同原因而辨证论治[2]。1.1 风寒发热 产后发热伴有鼻塞、流涕、头痛、肢体酸痛,属风寒发热,在治疗时不可过于发汗,因产后血虚,发汗则易引起筋惕肉或郁冒昏迷,或搐搦,或便秘等产后危急重症,即所谓“亡血家不可发汗”,
天津中医药 2011年5期2011-03-16
-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伤食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门诊和住院的泄泻伤食证患儿。病程均≤14 d。运用SAS8.0统计软件按3∶1随机分组共完成观察病例280例,其中伤食泻111例,包括观察组80例,对照组31例。袪除脱落病例后,观察组76例,对照组 30例,列为统计病例。观察组男51例,女25例;3个月至2岁 59例,~5岁17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3个月至2岁20例,~5岁 10例。两组主症(大便次数、性状、质量)、次症(肠鸣、腹痛、腹胀、呕吐、食欲、精神、口渴、小便、便色、舌象、脉象)、大便常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1年3期2011-02-09
- 香苓止泻汤治疗小儿腹泻病 30例临床观察
风寒型 10例,伤食型 8例,脾虚型 10例,湿热型 2例。对照组 30例,男 14例,女 16例;年龄 1~6个月 8例,7~12个月 9例,13~ 24个月 10例,2~4岁 3例;急性腹泻 10例,迁延性腹泻 17例,慢性腹泻 3例;中医辨证外感风寒型 9例,伤食型 9例,脾虚型 11例,湿热型 1例。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 参照“中国腹泻诊断治疗方案诊断”为“小儿腹泻(轻
河北中医 2010年1期2010-04-09
- 保和丸加减在儿科泄泻中的运用
郁而化热所引起的伤食泻。在临床实践中,笔者运用保和丸加减治疗小儿由风热、湿热、脾虚等兼伤食泻颇觉得心应手,疗效满意,现将临床治疗体会简介如下。风热兼伤食泻此类患儿多感受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又伤及饮食以致无形之热加有形积滞,而导致泄泻。症见:发热,咳嗽,流涕,口气秽浊,咽部红肿疼痛,大便色黄,粪便酸臭有泡沫,腹痛肠鸣,痛则欲泻,泻后痛减,肛门周围淡红,苔黄腻,脉浮数。治则:疏风散热,消积化滞。药用保和丸加金银花、桔梗、射干、板蓝根、前胡、黄连。方中金银花、连翘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1期2010-02-10
- 自拟肠安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0例
例按中医辩证分为伤食型4例,外感型13例(偏热6例,偏寒7例),虚寒型13例。本组个别患者接受肠安散治疗前,曾在院外使用过抗生素或黄胺类药物未见效。2 治疗方法肠安散由炒苍术150 g、炒扁豆150 g、肉豆蔻50 g、茯苓150 g、薏苡仁150 g、泽泻60 g、车前子150 g、山楂90 g、鸡内金100 g、木香100 g、藿香100 g、厚朴50 g、黄芩100 g、银花150 g、葛根100 g、赤石脂150 g组成。上述药物烘干,共研成极细粉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5期2009-05-08
- 腹泻分多种用药须对症
药作一详细介绍。伤食泻宜用加味保和丸伤食泻主要因饮食不节、贪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所致。症状为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但泻后腹痛减轻。并伴有泛酸水、暖气、有陈食味等。可用加味保和丸与和中理脾丸等治疗。脾虚泻宜用人参健脾丸脾虚泻常因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弱所致。表现为面色萎黄、浑身无力、纳食无味、食后腹胀、时溏时泻。伴有肠鸣、隐痛、放屁等。可用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或开胃健脾丸等治疗。寒泻宜用附子理中丸寒泻多因贪凉喜冷,过食生冷食品所致。表现为腹痛、
保健与生活 2005年2期2005-04-29
- 对症下药
有病,病是由内部伤食而起;李延身体内部没有病,病是由外部感冒引起,症状虽然相似而病因各异,所以治疗方法也该不同。两人即按方服药,第二天早晨病都好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殊性,虽然病象病情相同,但因良医善于识别不同的病因,“对症下药”,病就能好;反之如果只看表面的共同现象,而不去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不同原因,就一律以同样的药方治疗,这种简单化的做法,实际上是“药石乱投”,其后果也可想而知。华陀深入细致的访病态度和对症下药的治病方法,不仅是今天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应该
中国青年 1961年10期196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