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
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便秘为临床特征[1]。现代医学的消化不良与本病证相似,其多采用口服助消化药或因其发热、腹泻而采用输液治疗;中医主要采用内服中药,或结合针刺、捏脊、穴位贴敷、刮痧等外治疗法。积为积蓄、堆积之意;滞则为停滞不畅之意。小儿积滞与伤食、疳症关系密切,积滞为伤食之渐,前人又有“积为疳之母,有积不治,乃成疳症”之说。因本病对儿童的健康状态及智力发育均有较大影响,故临床上应早期诊治,避免不良预后。
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成人较多。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功能相当不足。小儿脾常不足表现为运化能力弱,每因饮食变更导致运化功能异常而发生疾病,且以脾胃系统疾病最为常见。故《证治准绳·幼科·宿食》说:“小儿宿食不消者,胃纳水谷而脾化之,儿幼不知撙节,胃之所纳,脾气不足以胜之,故不消也。”
“积”的提出最早见于《灵枢·百病始生》,其云:“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可见寒是积滞的常见病因。《诸病源候论》说:“小儿宿食不消者,脾胃冷故也。小儿乳哺饮食,取冷过度,冷气积于脾胃,脾胃则冷。胃为水谷之海,脾气磨而消之。胃气和调,则乳哺消化,若伤于冷,则宿食不消。”《幼科释迷·食积》中初虞世日:“小儿食积者,因脾胃虚冷,乳食不化,久而成积。”《小儿药证直诀·食不消》亦云:“脾胃冷,故不能消化。”皆说明小儿脾胃受寒,运化功能受损,可导致积滞的发生[2]。《幼幼集成·伤食证治》云:“凡小儿饮食伤脾之证,非可一例而论。有寒伤、有热伤、有暂病、有久病、有虚证、有实证。但热者、暂者、实者,人皆易知。而寒者、久者、虚者,人多不识。”明确指出小儿积滞发生的原因及病证的性质,同时也说明临床上对于因脾胃虚寒导致的积滞认识不够,常忽视对于虚寒证及久病不愈者的治疗。故应重视寒邪是小儿积滞的重要致病原因,以指导临床治疗。
现今社会,物质生活已得到极大的满足,且独生子女现象普遍,使得家长对儿童过于溺爱,以致过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烤食物、进补太过等时有发生。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一旦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则食滞中脘,出现伤食,进而导致积滞,甚者疳证的发生。肥甘厚味、辛辣炙烤食物又易酿湿生热,湿热之邪更易困脾碍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积滞发生。因此,喂养不当是小儿积滞发生的外在因素。
小儿为纯阳之体,诸症相兼皆可从热而化,故食郁中脘必化热。故古人有“积热”一说,亦即“食火”之谓。沈金鳌在《幼科释迷·食积》中就指出“夜间发热,尤伤食之明验也。”《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五疳论》说:“小儿伤肥甘物多,因伤为积,则蕴痢发热,津液内耗,亦能作疳。”认为积滞蕴郁,不仅会发热,还会伤津、耗液、成疳。积滞内停,脾运受损,外邪乘虚而入;小儿纯阳之体,感邪后易从热化;故积滞常易化热[3]。
对积滞化热证候的典型描述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云:“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才能不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若热,面黄腹大也。”《仁斋直指方论·积》云:“亦有伤乳伤食而身体热者,惟腹肚之热为甚。人知伤积肚热,粪酸极臭,而夜间有热,伤积之明验,人未识也。”
积滞化热又成为变生他病的病理基础,且不仅局限于消化系统,也可表现为其他各系统疾病。食积化热,可致胃气上逆,发为呕吐;或清浊不分,合污而下,发为泄泻。积滞化热,热蒸津液外泄,可表现为汗证。食积不化,气滞不行,以致大便不畅,腑气不通,则肺气不降,故为咳嗽。“胃不和则卧不安”,食积不化,气滞不行,腹部胀痛导致患儿难以入睡,热扰神明,出现夜惊、夜啼等证。
积滞为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积滞化热证又是临床常见证型,故在治疗时以“消积必须导滞,导滞常兼清热”为其治法[3]。积滞多为乳食内积、脾胃虚弱之虚实夹杂证,治当消补兼施,积重而脾虚轻者,当消中兼补;积轻而脾虚重者,宜补中佐消,正如张洁古所说“养正而积自除”。常用方剂包括保和丸、健脾丸等。
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应遵循“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治疗原则,常选择轻清灵动、醒胃运脾、补而不腻之品,如苍术、白术、鸡内金、枳实、厚朴等,并适当配合外治疗法。张隐庵《本草崇原·苍术》说:“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鸡内金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功能健脾消食,为“健脾胃之妙品”。《神农本草经》谓枳实“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厚朴苦降能泻实满,辛温能散湿满,除肠胃滞气、燥湿运脾,为温中散滞之要药。
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所异者法耳。”捏脊疗法是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来调节机体的阴阳气血。脊背为五脏六腑阴阳之所会,脏腑精气之所注,经络气血之所归,故捏拿脊背部,可调整脏腑之阴阳和气血,起到疏通调整的治疗效果[4]。现代医学证明,捏脊能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加速血液循环[5]。四缝穴为临床治疗小儿积滞之经验穴,疗效奇特,刺四缝穴有清热除烦、通调血脉的作用[6]。神阙穴,位于脐中,通过敷贴消食导滞药物可刺激穴位,调理胃肠;加之药物本身作用亦可起到消食化积之功。临床常相互结合使用,取效显著。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乳滞》指出:“夫乳与食,小儿资以养生者也,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可免积滞之患。”故服药期间,调节饮食同为重要,食物应富营养易消化,定时,适量,少生冷油腻难化之品,以利脾运恢复。
[1]王雪峰.中西医结合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96.
[2]李晓倩,赵霞.脾胃虚寒与小儿积滞关系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9):43-45.
[3]赵霞,汪受传.小儿积滞化热的理论探讨[J].光明中医,2003,18(6):6-7.
[4]张华.捏骨配合消积散治疗小儿积滞4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8,28(11):52.
[5]温乃元,王锦,张飞香.捏脊和摩腹手法治疗小儿积滞症16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6,14(2):24-25.
[6]宋桂红,薛桂华.外治法治疗小儿积滞3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