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鸣
最近翻阅《三国志》的《华陀传》,看到华陀行医中的一段记载:
州官倪寻、李延同来请华陀治病,两人都说头疼,身上发烧,不舒服的感觉也相同。华陀给他们看完病后,给倪寻开的处方是通导药;给李延的处方却是发散药。当下两人就责问他为什么同样的病却下截然不同的药?华陀说:倪导身体外部没有病,病是由内部伤食而起;李延身体内部没有病,病是由外部感冒引起,症状虽然相似而病因各异,所以治疗方法也该不同。两人即按方服药,第二天早晨病都好了。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特殊性,虽然病象病情相同,但因良医善于识别不同的病因,“对症下药”,病就能好;反之如果只看表面的共同现象,而不去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不同原因,就一律以同样的药方治疗,这种简单化的做法,实际上是“药石乱投”,其后果也可想而知。
华陀深入细致的访病态度和对症下药的治病方法,不仅是今天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好好学习的,就是我们做思想教育工作的同志,也应该从中得到启示。
注:华陀是我国古代一个伟大的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