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角落——小学防校园欺凌心理课设计

2025-02-14 00:00:00陈文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5期
关键词:自我保护教育戏剧校园欺凌

关键词:校园欺凌;自我保护;教育戏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05-0040-04

【活动理念】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提出: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状况,加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宣传解读,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近年来,校园欺凌的事件日益增加,“校园欺凌”再度引发关注和热议。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校园欺凌事件不仅伤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校园欺凌的危害认识不够,导致学生在面对欺凌事件时变得不知所措。

本课通过教育心理戏剧的技术,以沉浸式的课堂、特色的剧目展现及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事件中去体验和感受,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校园欺凌带来的影响,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防范校园欺凌,拒绝校园欺凌。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和认识校园欺凌,知道欺凌事件中存在三种角色,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

2.情感目标:通过戏剧活动体会被欺凌的感受,通过类似情境唤起同理心,理解求助者的求助,体会求助者的感受。

3.技能目标:总结归纳可操作、可实施的有效方法,预防、应对校园欺凌。

【活动重难点】

通过戏剧教育的方式体会欺凌事件中不同人物的感受,了解校园欺凌带来的影响;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得出应对关系欺凌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融入现实生活中。

【活动方法】

教育戏剧、小组讨论、绘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书、侦探帽。

【活动对象】

六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环节一:导入阶段——侦探来了

热身游戏:全班分为八个小组,每组除第一位同学外,其余同学都背对老师。老师给各组第一位学生发放一个字母,学生通过用身体模仿不同的字母,依次向下传递,传递过程中不能发出声音,由最后一位学生写出小组传递的字母。

师:你们是怎么猜出你们小组的字母的?

生1:通过观察同学的动作行为。

生2:抓住关键的点,动作中和字母契合的地方。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像小侦探一样,观察得非常仔细。

师:同学们,你们最终传递出来的单词是什么?

生:Bullying。

师:这是“欺凌”的意思。什么是欺凌呢?今天我们都将化身为小小侦探,一起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及设计情境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引发学生对“欺凌”的思考,为后续课程的开展作铺垫。

环节二:活动阶段——侦查行动

活动一:任务卡降临

剧情案件呈现:欢乐小学里一直都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但是有一天,教室里出现了隐隐的哭声、破损的日记、脏兮兮的校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突然,一张神秘的任务卡出现了。

任务卡1:

亲爱的小侦探们:

你们好!听说你们屡破奇案,我们这里有一个重要任务需要你们帮忙。

最近,欢乐小学的教室总是出现神秘哭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侦探们,拜托你们查清楚真相,把欢乐小学的快乐找回来!

活动二:寻找线索

活动规则:PPT呈现一张教室的场景,由学生们在图中寻找相关的线索。

师:你们在教室里发现了什么线索?

生:可乐瓶子有醋的味道;座位旁边有“鼻涕纸”“香蕉皮”等垃圾;文具盒里有虫子;桌子上有一本被撕掉的书;桌子写着“傻猪”“大笨蛋”“丑八怪”“我吐了”等骂人的话;地上有一个被踩脏了的库洛米发夹;小纸条“没关系,那个猪不敢告诉老师”;抽屉里有一本破旧的日记本,上面写着:五(1)班,小蝶(重要线索)。

接着呈现日记内容。

3月1日 晴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漂亮的库洛米发夹,我好喜欢啊!可我不敢带到学校,同学们看了会议论我吗?不知道小米会不会又说我。不过,如果她喜欢我的东西,我可以送给她啊……

3月6日 多云

今天在数学课上,我鼓起勇气举手回答了老师的提问,老师明明夸我回答得很棒,可为什么其他同学却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我听见小北说:“那么简单的题目还举手,显摆什么啊?”下课后,我感觉大家都不想和我玩……难道我不该举手发言吗?

3月7日 阴天

今天上午,我的库洛米发夹被小北踩脏了,我很难过,只想赶快离开,但他却推了我,小米还在那里嘲笑我!我哭了,我想跟小茹倾诉,让她帮助我,可小茹却说这些事和学习无关,她不想多管闲事……我只好忍气吞声。可到了下午,我的书也被撕坏了,小米还故意把垃圾倒在我的桌子旁边。

3月15日 下雨

我讨厌上学,我讨厌他们!我看见小米命令小宇在我的文具盒里放虫子,然后又和小北窃窃私语……我小心谨慎地远离他们……可万万没想到,他们居然连我的可乐也不放过!可乐里全是醋的味道!为什么受欺负的总是我?为什么?我真的不想去那个鬼地方了……

师:小侦探们,从刚刚大家收集到的线索来看,大家知道教室里是谁在哭泣了吧,那她为什么会哭泣呢?

生:是小蝶,因为她被校园欺凌了。

活动三:时光重现

任务卡2:

亲爱的小侦探们:

恭喜你们这么快就找到了事情的真相,可是怎么样才能帮助小蝶再次开心起来呢?我这里有几张时光碎片,如果你们能够将时光重现,并且让每个时光里的小蝶都开心起来,不被欺凌,那任务就完成了,祝你们成功!

活动规则: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其中一位组员负责旁述,其他成员按照日记中的情境进行表演。轮流体验之后,推荐几位学生上台表演。

剧本参考:

第一幕:早上,课室

小蝶开开心心带着新的库洛米发夹来到学校,小米发现了就嘲笑她:“哟,上学还戴库洛米发夹,炫耀给谁看?”小北听到了,就让她后座的小宇把她的发卡扯掉,小宇不敢,小北就威胁小宇。小宇无奈之下,只好把小蝶的发卡扯下。扯下之后,发夹又被小北一把抢走,丢在地上狠踩一脚,小米还推了小蝶一把,并且狠狠地说:“推的就是你,丑八怪!”小蝶很伤心地坐回座位上哭泣。

第二幕:下午放学后,小蝶家

下午放学后,小蝶回到家,犹豫了很久,把踩脏的库洛米发夹拿给妈妈,想跟妈妈说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可是妈妈却只顾着工作,说:“怎么了?有话快说,没看见妈妈在工作啊!”小蝶把发卡拿给妈妈看的时候,妈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人家不是故意的吧,你自己擦擦就行了啊!”

第三幕:体育课上,学校操场

体育课上,小蝶一个人在角落里等下课,这时班长过来,找小蝶一起玩,却遇到了小米的制止:“班长!你找她干什么,你要是和她一起玩,下次选班长我就不投你的票了。”班长无奈,只好放弃跟小蝶一起玩了。此时,小蝶本想默默离开,但小米和小北还要小蝶帮他们完成属于他们的作业,小北甚至恶狠狠地说:“注意字体!模仿得像一些,别让我失望!”小米也说:“如果被发现,你就死定了!”

第四幕:课间休息,学校走廊

课间,班主任与学习委员小茹谈话,询问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突然听到走廊传来打闹声:“哈哈哈,笑死我了!”“这么脏的发夹你还留着,丑死了!”班主任询问情况,但小米暗自威胁小蝶,并对老师说:“老师好,我们在玩游戏呢!”小蝶不吭声,班主任询问一圈,感觉没什么异常后就离开了。这时小文问学习委员小茹:“我觉得小蝶、小宇都是受害者,你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啊?”小茹觉得这些都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自己并不想多管闲事。

师:感谢大家的精彩演绎!我们刚才分别还原了“小蝶”在面对校园霸凌时、与家长求助无效、与老师同学不敢沟通的场景,这让她深陷痛苦!我们想请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们在扮演这些角色的时候,你们觉得自己处于一个什么角色当中,是什么感受?

示例:

小蝶扮演者1:我觉得我是受害者,我觉得我很无助,不知道怎么办。

小蝶扮演者2:我觉得我非常难过。

小米扮演者1:我扮演的是一个欺负人的角色。

小米扮演者2:我觉得那已经不像是开玩笑了。

小宇扮演者:我觉得自己想帮助小蝶,但是又不敢。

班长扮演者:我觉得我如果帮助了小蝶,以后他们就不选我当班长了,很无奈。

小茹扮演者:我觉得自己扮演的这个人有点冷漠,不配做班干部。

师总结:同学们,这就是校园欺凌中存在的最普遍的三种角色——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

活动四:时空转变

活动规则:请小组合作,分析讨论在这些场景中不同角色所缺失的品德,并为他们注入应对的力量,将画面再次定格,演绎出正确的做法。

师:小侦探们,大家都回到了我们当时的场景中,我们现在要想办法帮小蝶重新获得快乐,我们分组讨论一下:(1)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为什么会做出相应的行为?(2)站在欺凌者的角度,如果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可以用什么方式替代施暴?站在被欺凌者的角度,有哪些解决方法?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应该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帮助他人?

1.欺凌者

师:为什么欺凌者会做出欺凌同学的行为?

生:他觉得自己就是在说事实,并没有欺负别人;欺负别人的时候,能让自己觉得比别人强大;看到别的同学都在欺负他,觉得很好玩;自己在家的时候得不到关注,想在学校以这种方式得到关注;他以前被人欺负过,现在就想欺负别人。

师:那你们觉得施暴者可以怎么做,让自己不去欺负他人?

生:当自己想这么做的时候,暂停一下,我会想想自己做得对不对;我会想想自己这个行为会有什么后果,比如会被人讨厌;我会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换位思考,想想如果自己被欺负了会怎么样;如果实在忍不住了,可以另外寻找一些发泄的途径,例如找心理老师。

2.被欺凌者

师:你们认为被欺凌者为什么会被人欺负?

生:他们觉得是自己的过错,对自己没有信心;他们会觉得这是自己软弱的表现,不敢表露出来;他们本身就比较弱,不敢反抗;担心如果去找人帮忙后会更加被排斥;可能被威胁不能去告诉老师。

师:那你们觉得被欺凌者这时可以怎么做?

生:这并不是自己的错,要先相信自己;勇敢站出来制止他们;在很多人的情况下要先保护好自己;及时寻求帮助;勇敢告诉父母、老师。

3.旁观者:

师:你们觉得旁观者为什么不帮被欺负者?

生:这是别人的事情,不关我事;我还是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惹火上身;我什么都不做就不会欺负到我了。

师:大家觉得,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应该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帮助他人?

生:不做施暴者的帮凶;不围观,不起哄,不嘲笑;当看到有同学被欺负时,应尽快报告老师、家长等。

师总结:发生校园欺凌,对施暴者、煽动者、协同者的纵容及旁观者的不作为,只会让他们更嚣张,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做守护者,才能让校园欺凌止步。

设计意图:(1)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校园欺凌的主题,进而引发学生对校园欺凌的思考;(2)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按照教师给予的规则和场景进行自编剧情、情景演绎,帮助学生带入生活情境,感同身受,体验人物在境遇中的态度与想法;组织学生分享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的感受,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关系欺凌中的不同角色;(3)通过定格动画的方式,让学生思考面对欺凌时的正确应对方式,寻求解决的方法。

环节三:结束阶段——防欺凌勋章

爱心便利贴:感谢大家为他们注入“勇气”“责任”“爱心”“耐心”“同理心”等力量,共同帮助小蝶在面对霸凌时勇敢说不,恭喜大家完成了今天的侦查任务。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有什么话想对小蝶说,或者你觉得有什么能量可以帮助小蝶重新获得快乐。请大家以绘画或者文字的方式写在爱心便利贴上,送给小蝶。

最后教师为今天的小侦探们颁发防范校园欺凌的勋章。

师总结:同学之间的相处很美好,但也会有小摩擦,希望我们对待他人多一些善意,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宽容,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设计意图:(1)通过爱心便利贴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给予自己也给予受欺凌者一份正确面对校园欺凌的勇气;(2)为学生们颁发防范校园欺凌勋章,希望学生们在拒绝校园欺凌、不伤害他人的同时也懂得珍惜生命、珍爱自我,鼓励学生沉淀感受,把课程感悟化为日后行动的动力。

【活动反思】

本节课程设计贴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回应了学生当下较为困扰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校园欺凌带来的不良影响,也为学生面对校园欺凌提供了可行的应对措施。

课程采用教育戏剧的方式,设置了侦探社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沉浸式地体验,感受更加深刻。在整个课程的设计中,通过“侦探来了”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同时也引出本课主题“校园欺凌”。主体活动采用教育戏剧这一创新形式,通过表演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从寻找线索—时光重现—时光转变层层递进,设问层次分明,引导步步深入。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觉察校园欺凌中的各种关系及相互影响,并在讨论中探讨出面对校园欺凌的态度与方法。最后通过爱心便利贴和颁发防欺凌勋章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体验转化为实际领悟,基本达成课堂目标。

本课程使用了教育心理戏剧的方法,没有接触过教育心理戏剧的学生刚开始时可能不能快速进入状态,需要教师加强引导。根据以往课堂表现,学生在表演时可能会过于兴奋或投入,也可能会曲解表演规则,需要教师清楚、详细地说明规则,并严格控制好时间。

参考文献

[1]戴佳玲. 心理雕塑技术在高中心理课堂的实践运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9):38-40.

编辑/张国宪 终校/黄潇潇

猜你喜欢
自我保护教育戏剧校园欺凌
幼儿安全意识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99期)2016-12-26 20:25:23
如何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17:41:44
高中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9:24:11
浅析我国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2:09:07
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侵犯学生权利现象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2期)2016-09-22 16:35:08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南方周末(2016-08-11)2016-08-11 18:39:29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教育戏剧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一九七七》
戏剧之家(2015年18期)2015-10-16 18:01:18
教育戏剧在智障学生情绪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