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智琴
摘 要: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差异性,对幼儿的自我保护培养的意识不同,导致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不同。本文通过对我国孩子与他国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我调整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孩子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在分析相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吸收国外先进文化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重视行为实践等建议,以期增强我国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成为独立自主、有担当的一代。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自我保护 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参加夏令营的中国孩子,多半是从学校挑出来的优秀学生,而日本的孩子则通过自由报名并交10万日元就可参加。夏令营时,不住宾馆、不游览名胜古迹,只在草原上过3天。但就是这仅仅的3天,出现了很多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草原上气候恶劣,中国孩子病倒了,就送去休息,住宾馆。有一位日本孩子病了,中方领队劝他回去,他却坚定地拒绝了,他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坚持到底,并且是必须坚持到底。在中方老师为其担心之余,日本领队则说:“他还有能力坚持,这是磨炼他的最佳时刻。”在夏令营中,中国的小朋友往往漫不经心;而日本孩子边走边捡,看到纸屑、可乐瓶等废气物都捡起装在塑料袋里并带回。如此大的差别实在让人感慨,中国的素质教育为什么会这样?
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指3-6岁的儿童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在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以保护自己身心不受到损害的积极行为,包括生活中的自理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我调整能力。下面我们具体看看中国孩子与其他国家的孩子在自我保护能力方面有多少差距。
二、中外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比较
(一)生活自理能力的比较
在我国,我们经常可以在公交车、马路上看到家长替孩子背书包的情景。问为什么?无非是“书包重,怕孩子吃不消”之类的回答。在国外,父母绝不会帮孩子做这些,家长都认为,自己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做。中国孩子则认为,父母帮自己背书包是很自然的事,拒绝爸爸妈妈这一行为孩子不多。试问,中国家长,如果孩子没有能力承受这小小书包的重量,那么你觉得他还能承受将来社会中的压力吗?
令人担心的是,因从小被爸妈宠溺而长大缺少自理能力的孩子有很多。一位北京某大学的新生,因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而被迫离开梦寐以求的学府,更有孩子读大学,母亲为其照料生活起居而陪读的。相比国外,我国孩子就逊色多了。如瑞士,青少年从小就注意在生活中的自理,对十六七岁的姑娘来说,几乎什么家务都会做。造成这样状况的原因无非是中国的孩子们从小就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自理能力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养成的,而是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积累的,因此,应从幼儿期就开始培养自理能力,为其面向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自我防范能力的比较
自我防范是个体对外来危险因素的抵御与防御,它能有效使个体不受外界侵害,是自我保护能力的一方面。笔者以“性教育”为例,看看中外的差别。
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尚处于滞后状态。在传统思想中,性教育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父母老师对性的问题往往惜字如金。有幼儿问:“妈妈,为什么男女小朋友撒尿不一样?”妈妈轻描淡写地说:“男女有别,长大就知道了。”有幼儿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母亲回答:“你像孙悟空一样,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幼儿,只会使其隐晦不清或持太多幻想。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关键是让幼儿认识自己身体各部位,并懂得保护身体,从而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如告诉幼儿各个部位被人触碰的尺度范围,以防不良分子的侵犯。但往往家长会忽略这方面的问题,导致我国儿童性教育的盲区。
三、启示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培养孩子的观念与方法,我们应多吸收其中先进的教育观念,结合我国具体教育环境,转化为适合我国孩子的培养方式。
有人认为:孩子的能力是“天生的”,日本父母则通过自身体验告诉我们: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孩子的能力是在环境中培养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是如此,并且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在家庭。国外教育观念告诉我们,要让孩子记住,在任何时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表示自己的决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照顾好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向关心自己的人表示自己的关心。
许多幼儿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这恰恰是学会自我保护的先决条件。幼儿好奇心强,对后果的预见性较差,生活经验较缺乏,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时刻有自我保护教育的意识,但往往一些家长过高估计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而忽视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国外某所学校,为增强孩子的自护意识,把急救铃声作为下课铃声,在这种气氛中感受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因此,除了幼儿本身要有自护意识外,家长与教师的自护意识也很重要。
时代在飞速发展,社会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不断在变化。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一立足之地尤为重要。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技巧,我们呼吁:请还幼儿一片自护的天空,让孩子从小不断尝试锻炼自己,为最终走向成功,踏入社会,迈出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李伟.素质教育在日本[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叶运生.西方素质教育精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