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颂懿
摘 要:校园欺凌的频发,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影响。分析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探究应对措施和建议,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预防和抑制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本文以广西省H市某高中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的方式,通过参与式观察和问卷调查法,从欺凌发生率、学生对欺凌的看法、欺凌的成因和影响四个方面对该校校园欺凌的现状进行调查。
关键词:校园欺凌;成因;对策建议;学校社会工作
中小学时期的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导而发生一些不正当的行为,而受到欺凌的学生也容易产生焦虑感和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身心的健康发育。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欺凌事件的发生并非只是个别学生的过失,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事件,探究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概念界定
(一)校园欺凌行为的定义
许多年来,有很多人为欺凌行为做出定义,其中欺凌行为研究领域的杰出先驱Dan Olweus教授对欺凌的定义是:当一个人反复地暴露在一个或更多他人的负面行为中,他就是遭受欺凌。而苏格兰则在法律中定义:欺凌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一个在真实情况下无法自我保护的人施以长期的暴力,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肢体上。
综上我们对校园欺凌行为作出定义:校园欺凌行为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强势方长期地单方面地对弱势方进行身体、心理上的攻击,使弱势方感到痛苦的行为。校园欺凌行为是一个过程,受害者在这个过程里会受到多方面的暴力和打压。欺凌行为具有攻击力,受害者不会得到任何益出,而他的自信心与自尊会受到摧毁,最终会导致严重且长久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
通过了解欺凌的定义,我们不难理解所谓的校园欺凌行为就是在校园内发生的施暴者对受害者施以毫无正当理由的甚至是蓄意的精神或肢体的暴力的行为。一般来说,区别校园欺凌行为与其他形式的攻击行为主要在于校园欺凌行为强调施暴过程中存在力量的不平衡和重复性。年龄和肢体力量或社会力量差不多的人偶尔发生争执与打架并不能称之为欺凌行为。虽然单一的攻击事件不会纳入欺凌行为,但对当事人造成长期持续感到强烈威胁和不安的恐吓行为也可以称之为欺凌行为。
中小学是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高发期,此时不论是强势施暴者还是弱势受害者都处于是非分辨能力不强、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成长期,校园欺凌行为不仅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欺凌行为的发生是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除了欺凌者外还包括起哄或围观的旁观者,因此校园欺凌行为的伤害是受害人无法摆脱的。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类型
传统上提及欺凌行为,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肢体冲突。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看法,肢体冲突只能涵盖校园内发生的欺凌行为的一小部分。根据校园欺凌行为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将欺凌行为分类为直接欺凌行为和间接欺凌行为。
1.直接欺凌
直接欺凌是指公开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发生在学生间的语言欺凌、肢体欺凌、敲诈勒索、威胁恐吓与网络欺凌等。网络欺凌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如微博、QQ、论坛等对受暴者进行攻击。
2.间接欺凌
间接欺凌是指隐晦的、有计划有目的的、通过操控受暴者的社交关系来孤立受暴者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故意忽略或诱导他人对受暴者进行孤立、传播蓄意伤人的谣言、对同学名誉和权利的侵犯等。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个人原因
1.性格、人际关系、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身材、长相、学习成绩等因素都有可能成为诱发校园欺凌的成因。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加之其性格原因往往选择对欺凌行为逆来顺受不反抗,这会加剧此类学生被欺凌的程度。
2.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转型,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现如今普遍是小康富裕家庭。且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家长的过分宠爱使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同时容易让形成了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扭曲价值观。这样的孩子往往性格暴躁蛮横,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强制别人听信自己,服从自己的管理。所以当这些孩子身处校园大环境中,就容易与其他孩子产生冲突,他们通常会欺凌比自己弱小的孩子来彰显自己权威。
3.青少年正处在身心都飞速发展的时期,身体的成长使他们有充沛的精力,而心理相较身体往往发展缓慢。心智发育的不健全、自制力薄弱、青春期的反叛逆反心理等都使得他们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诱惑和影响。随着学习压力打逆反心理的加剧,他们急需一种接近成年人的解决方式,各种“黑社会暴力”、“江湖帮派”题材的影视和文学、绘画作品的出现恰好提供了一种不正确的示范,学生们效仿这些方式来解决人际交往关系。
4.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略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的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就被要求学习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知识以应付各种考试,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缺失使得很多孩子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与同龄人交往。学校和家长过分关注成绩导致了学生成长过程中性格与行为的弱点被忽视,没有人来管教和约束学生的行为是否规范,纵容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二)家庭原因
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学习源,家庭是孩子道德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现如今,人们追逐物质需求而忽略精神需求。部分家长过于市侩、虚荣、功利,他们忽略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没有做到以身作则。只重视分数使得家长只要求孩子成绩好,其他方面的教导都被忽视,当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时也没有及时制止和劝导。
2.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能使人乐观、积极、充满正能量,反之则会使人消极、偏激、暴怒。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教养使得孩子长期没有正确的道德示范和行为标准,长期得到不到关心和爱护的孩子容易形成畸形的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终将成为诱发欺凌行为的不确定因素。
(三)学校原因
1.只注重成绩和升学率是大多数学校的通病,学校把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考察绩效的标准。学校往往会过多地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好学生都被老师视为“宝贝”,而成绩不好或纪律不好的学生则被老师忽视,更有甚者,有些老师只会聆听好学生的诉求。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时,学校不愿花费过多的精力来治理这些事件,学校惩罚功能的弱化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负面情绪,“纵容即是鼓励”。
2.欺凌行为的发生是学生对学校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反抗。青春期的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狂躁、逆反等复杂的心理问题,学校“分数至上”的硬性要求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刺激了本来就处于敏感时期的学生。被自卑、焦虑、紧张的负面情绪缠绕的学生急需一个发泄口,加上反抗学校、与学校做对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欺凌意识。
3.缺乏适当的心理咨询辅导。据悉,H市中小学校(包括私立民办学校)皆设立了心理老师和心理咨询室,甚至私立民办学校还将心理课作为辅修课程强制要求学生上心理辅导课。但由于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觉得心理咨询是一种羞于公开的行为,以及缺乏宣传和校方对学生心理咨询的必要性的忽略,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
4.学校对欺凌行为的敏感度和重视程度不足,老师不能及时发现校园欺凌的苗头,往往发现时校园欺凌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学校也没有及时作出有效的制止和处理。随着“体罚”、“开除”等词汇渐渐离开人们的视野,学校对学生的惩罚逐渐变成口头教育、停课等不痛不痒的措施,对欺凌行为的威慑力也逐渐减弱。
(四)社会原因
1.社会的不良风气对校园的侵蚀。随着社会转型,越来越多的社会不良风气比如贿赂、敲诈、勒索、斗殴等涌入校园,学生们尚处于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心理防线薄弱的时期,当这些不良风气和以“暴风式”席卷校园之时,学生误以为这些不正当的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2.社会上发行的黑色暴力题材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等,助长了校园欺凌之风。黑色暴力题材的作品错误地引导了无知的学生对“英雄主义”的理解,学生将错误的信仰内化成为人处世的准则,认为人际交往就是“老大与小弟”“兄弟仗义”,违反了他们准则的人就应该受到制裁。
3.校园欺凌是社会的弊病,我国至今没有一部校园欺凌法来约束和惩戒校园欺凌行为,国家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过轻,大多以民事赔偿、批评教育为主。没有严苛的法律法规,没有强力的惩罚措施,都不能对校园欺凌行为产生根本的震慑效果。
三、校园欺凌行为的对策建议
要介入校园欺凌行为,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仅凭社工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就需要整合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种资源,调动各方协同努力。为了更好地配合社工介入,从个人、家庭、学校三个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个人层面
学生是构成校园大环境的主要因素,学生通过遵守校方制定的各项规定准则来维持校园环境的井然有序与和谐平安。当校园欺凌行为发生时,每一个学生都不能逃脱干系,这不单单是指欺凌者和受害者,那些起哄、围观的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发展。古语言,解铃还须系铃人。作为欺凌行为发生的直接群体,如果学生能严格遵守校纪校规、不欺凌他人、反对制止欺凌行为时,欺凌行为发生率就会降低。每一个学生应该做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合理处理自己的情绪;当受到欺凌时,不要以暴力反击,应该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
在防止欺凌行为这件事情上,学生群体能做的很多,只要每一个学生都能为反欺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确实可以在校园内建设一个“无欺凌”的校园环境。
(二)家庭层面
父母是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最大的影响源。每一位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卷入校园欺凌事件中去,父母有责任确保自己的孩子不被欺凌或欺凌别人。因此,在反欺凌的行动中,父母是关键性的角色。家庭对预防和矫正校园欺凌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综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力量才能使教育保障更有力。
当发现孩子成为欺凌者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制止并斥责孩子,让孩子明白应该停止欺凌这一不正当行为。部分孩子发动欺凌的原因是受到父母的影响,人在幼年时期会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注重孩子的智育德育平衡发展。父母还应该教导孩子学会同理心和尊重个体差异,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立健康积极的爱好,教导孩子如何发泄旺盛的精力。
欺凌行为具有隐蔽性,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会选择隐瞒自己受到欺凌的事实。家长需要保持对欺凌行为的敏感,当孩子出现一些伤痕和异常情况时,父母应该迅速深入调查确认孩子是否受到欺凌。父母应该积极聆听、善于疏导以确保孩子不会因为受到欺凌而发生心理问题。当孩子受到欺凌时,父母的支持是极重要的,而父母对孩子的自尊心的重塑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父母还可以参加家长会,或与其他有相关经历的父母一起成立反欺凌同盟,举办座谈会等一起交流探讨反欺凌对策。
当父母与学校联合时,将会形成预防和打击校园欺凌行为的强有力联盟。
(三)学校层面
校园欺凌行为有可能涉及并影响到学校社区大环境里的每一个人,因此每一个人都必须参与到反欺凌的行动中来,只有将欺凌行为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欺凌行为的发生。制定反欺凌政策是从学校方面为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的行动,反欺凌行动必须得到校方根本的支持和重视,才能从宏观的角度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该行为的发生。
反欺凌政策包括打击政策与预防政策。
打击政策是指针对已经出现的校园欺凌行为而制定的政策。打击政策包括:学校对涉及校园欺凌的学生进行登记和介入;学校加大惩戒力度,对欺凌者进行教育处分以起到警示作用;学校有义务向受害者提供救治、维护、心理援助、其他帮助等,对已经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矫正,维护受害者的权益。
预防政策是指降低校园欺凌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而制定的政策,主要以预防监控为主。预防政策包括: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将校园欺凌行为的惩戒措施和后果编入学生守则;学校定期在校内开展相关的宣传,加强德育建设;教师加强对学生关系的关注度,提高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察觉力;教师应定期开展班级活动,调节班级学生的关系,促进学生彼此间的了解。
(四)社会层面
1.提供社工服务和心理咨询辅导
社工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社工服务如暴力危机介入、协助和支持受害者的服务、创后压力恢复等,通过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帮助涉事学生走出困境。社工可以使用个案工作方法发掘个案或学校转介案主开展服务,也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将有同样经历的学生聚集起来一起辅导。无论是欺凌者还是受害者,都需要社工的帮助。社工通过充分的需求评估与调查分析,确定辅导的目标,制定出合理可行计划和方案,在服务对象的积极配合下完成计划和方案,最终达到预防、制止、消除欺凌行为的发生,改善校园环境,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此外,社工还可以提供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心理咨询辅导能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和认知习惯,提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燃起对生活和学习的希望。为受到欺凌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纠正,能尽可能地将欺凌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确保学生不受欺凌事件的影响,健康成长;心理咨询辅导还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放松心情,教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对欺凌行为起到了预防作用。
2.提供社交技巧训练
学校和家长过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社交技巧的训练,导致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缺失,从而容易与其他学生发生冲突。这是现在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学校社会工作者是学生行为和情绪的辅导者,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感受,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社工可以提供给学生拒绝欺凌行为的动机和必要技巧,通过加强学生社会技巧的训练和人际交往技巧的训练,能够使学生学会同理心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差异,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性;让学生学会合理控制情绪和发泄精力的方法,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欺凌行为的导火索是学生之间的冲突,从根本上杜绝了交往冲突的产生,是预防校园欺凌发生的最好的办法。
四、结语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期,人在学校中完成一部分社会化,在这个时期中受到的影响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校园欺凌发生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不止是躯体上的,心理上的伤害影响之深更是不可估量。本文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H市某高中的高中生群体的观察和该校校园欺凌发生情况的调查,秉承着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研究范式下的参与式观察和问卷调查法,对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度从不同层面提出的相应的对策建议。但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所提建议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欺凌行为发生情况,仅针对所得数据呈现的校园欺凌现象。我国已经开始重视校园欺凌这一事件,国务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已经引发相关文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现,我国的校园欺凌发生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丁一杰.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5):33-34.
[2]魏叶美,范国睿.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6(02):20-23+46.
[3]刘天娥,龚伦军.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80-83.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