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航
摘 要:从地域上说程珌属于南宋徽州词坛的一员,这一流派受理学思想影响严重,在词的创作中体现着鲜明的正统士大夫色彩,同时他又是词学界公认的辛派词人的代表之一,他的词又带有明显的辛派词风特点。南宋特定的历史与社会环境下,很多士大夫追求寻欢作乐,寿词创作繁盛,程珌在这种环境下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熏染,寿词在他的词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弥漫着享乐安逸的气息。这三种词风在程珌身上得到了杂糅。
关键词:程珌;徽州词人;辛派词人;寿词
他是南宋中后期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一生经历并参与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宦海的沉浮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他的归隐倾向,他的很多词表达了归隐的愿望,甚至在对别人的寿词中也以此为祝贺。他的师承与理学关系密切,理学家的雅正观念奠定了他词作的审美基调。辛弃疾是他的挚交好友,他不仅极为钦佩辛弃疾的战略眼光,更有赠词表达自己的敬慕之情,他的词受辛弃疾的影响极大,论者公认其为辛派前期词人的重要一员。本文着重从以上三个角度分析程珌词的特点,并发掘其词作的价值。
一、身世与交友
程珌(1164—1242),字怀古,休宁(今属安徽省)人,本籍在河北洺水,故自号洺水遗民。绍兴四年进士,知富阳县,历官翰林院学士知制诰,出知福州,兼福州路安抚使,封新安郡侯。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赠少师。他少有才名,十岁时在咏冰诗中写到:“白日黄流涨渭城,三更风紫尽成冰。莫言此物浑无用,曾向滹沱渡汉兵。”希望南宋朝廷把握时机恢复中原,表现出程珌自小就有报国之志。他的出生地是理学大师朱熹的老家,他的老师舅舅黄何曾受业与“休宁理学九贤”之首的程大昌和“江东二吴”(吴俯、吴儆),受到很好的理学教育,他本人很崇敬当时的理学大师张栻、吕祖谦等,在他的《洺水集》中也有意识的伸张理学思想。
与一般夸夸其谈的文人不同,程珌是一位在政治上很有作为的文官。《四库全书总目·洺水集提要》赞其“论边备蠲税诸疏,则拳拳与国计民瘼,详明剀切,利病并然。”真德秀在书信中称赞他“人称三、四十年来无此贤太守。”他是坚定的主战派,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国家富强,百姓安康,可是在当时朝政腐败一片妥协的声音中,他不得不感到深深的无力感。史弥远专权时期,排斥异己,处处打击程珌,最后“去职与祠”,官场的勾心斗角让年纪不算太大的他屡屡生出厌倦之感,在词中一再表现出对仙境和山水田园的向往,虽然理宗多次挽留,但他毅然告老还乡,得偿所愿的他说:“吾幸遂挂冠,庶无愧于知止之义矣”。
二、徽州词坛影响下的“雅正”词风
徽州词坛以朱熹为宗主,其成员或多或少都有从政的经历,其文学创作带有鲜明的正统士大夫特点。在朱熹的倡导下,新安理学成为他们创作的思想内核,突出表现在对诗文载道功用的强调,使词更多的表现言志述怀,形成了独特的理学词。
程珌的词非常符合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念,真正做到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如在《沁园春·读<史记>有感》中,词人写道“更休笑、丘轲自阣穷。算汨罗醒处,元来醉里,真敖假孟,毕竟谁封。”列举了一系列为天下苍生奋斗,却遭受太多困厄的仁人志士。借古讽今,用历史照亮了现实,这不单单是单纯的读书有感,更是对现实的批判,是对南宋朝政腐败的不满,但是词人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太史亡言”,接着笔锋一转写到“新堤路,喜樛枝鳞角,夭矫苍龙。”借描写景色的优美消解了这份愤怒,平复了心绪。
反观同时代的刘克庄,他师从当时的理学大家真德秀,但词作却背离儒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传统,甚至流于辛辣的嘲骂,诙谐的戏谑。“尝试平章先贤传,屈原醒、不似刘伶醉。”(《贺新郎·动地东风起》),后村同样运用屈原的典故,但运用反语的方法,认为屈原清醒的看到祖国的危难反不如刘伶自己喝醉酒,实际上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这无处平息无法排解的愤懑,最后却只能“拼酩酊,卧花底。”
在刘克庄这样关心国事的大家中仍然有描写恋情的题材,如《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全词将儿女情描写的缠绵悱恻,纤巧秾丽,近乎花间词派绮丽香艳,婉约柔美的风格。但程珌留传下来的43首词中,无一首描写男女艳情,坚持词作的“雅正”之风,与花间词作和两宋艳情词迥异,这都体现出徽州词坛对他的影响。
三、辛派词人影响下的豪放词风
辛弃疾是程珌的好友,程珌曾写过一首《六州歌头·送辛稼轩》赠给他。他在词中还化用辛弃疾的词句,如“且从头检校,想见迎公,湖上千松。”化用“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与辛派词人的交往使他创作了很多明显带有辛派词人特点的豪放爱国词句。如“当日卧龙商量处,秦淮王气真何许”、“火令方中符国运,天与非常英杰”等。
词界公认他为辛派前期词人的代表之一,他在词的创作上也确实效仿辛弃疾,冯煦评价其词曰:“又有与幼字周旋而效其体者,若西樵、洺水两家。惜怀古味薄,济翁亦不健,比诸龙州,抑又次焉。”这个评价大体上是中肯的,但程珌有的词也能做到刚柔相济,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其中最著名的是《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三拊当时顽石,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词开篇讲破原本中华大地不分东西南北,“谁分”二字指出因为金兵的侵略导致现在南北分裂。词人在楼上看到诸般景色,远处平静流淌的长江好像一个水晶盆,两座孤山却打破了这份平静,喻示完整的中原被金人打破,人们平静的生活受到了破坏。词人在楼上还看到淮阴一地“兵治处,俨然存”,借用祖狄北伐的典故,昭示着抗金仍然充满希望。可惜朝中缺少“士雅与刘琨”这样的英雄人物,不能带领军队收复失地,这其实是词人对南宋朝廷腐败无能的控诉。词人在甘露寺看到了顽石不由的想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希望能与诸葛亮共商大事,表现了词人对中原统一的关切,最后将抗金力量比作雨,将金兵比作北尘,一语双关,透露出金军必然被打败的信念。全词明白晓畅,有时内心情绪直接抒发,有时运用比兴寄托,既避免了全用比兴可能造成的晦涩,也避免了一味直抒胸臆可能带来的直质,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词风,全词情景交融,确实是辛派词中佳作。
辛派词人善于摄取阔大雄奇的意象,借以表现波澜壮阔的宏大场面,作者在词中自然而然的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给词带来豪放慷慨的气息。与辛弃疾观照山河时想到的独特战争意象不同,程珌在词中多选用仙家意象,如“麒麟”、“苍龙”、“仙宫”、“彩凤”、“群仙”、“灵蛇”、“黄鹤”等,他特别钟爱“龙”这一意象,在词中反复使用,“三岛眠龙惊觉,万顷明琼碾破”、“为问龙君何怒,抉破古天河”、“半夜雌龙惊走,明日灵蛇张甲”,在他的43首词中,“龙”出现了12次。难怪况周颐说:“程怀古《洺水词》,颇多奇崛之笔,足当一重字。”
四、南宋繁华经济和享乐风气影响下的安逸词风
南宋时期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宋室南渡后面对衰败的国势没有想着收复中原反而偏安一隅,畸形繁华的都市,使封建统治者更加狂热恣肆地及时行乐。在宫廷祝寿活动频繁,祝寿之风炽烈,至孝宗乾道、淳熙朝达到高潮。周密在追忆孝宗为高宗庆寿盛典时写道:“寿皇圣孝,冠绝古今,承颜两宫,以天下养,一时盛事,莫大于庆寿之典”,“都人倾城,尽出观瞻,赞叹圣孝”,足见影响之大。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程珌43首词中,寿人和自寿词竟达到19首。
程珌的寿人词中绝大部分是为应酬而做,为当时的朝廷大官祝寿,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艺术价值,诸如《沁园春·寿李通判》、《喜迁莺·寿李文昌》、《柳梢青·寿薛尚书》等,但与一般人祝寿言功名富贵不同,他更多的称赞主人的仙风道骨,如“人间自有,南昌居士,仙风道骨”(《水龙吟·寿李尚书》)。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壶中天·寿丘枢密》,用“中原恢复,要公归任调燮”鼓励对方,更有“眼空宇宙,绿髪千寻雪。笑谈一镇,单于底事心摄”,抒写出乐观向上的抗战豪情,在寿人词中写出了积极的内容,殊为难得。
自寿词与寿人词相比更有价值,因为词人创作自寿词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回顾、自我超越的精神过程,更具有真实性,它实际上成为了一种自我抒写的词体。从程珌的自寿词中我们能看到他希望享受生活,归隐田园的一面。如“降祥作善岂其差,永作渔樵嘉话。”(《西江月·壬辰自寿》)、“来岁清苕,公家事了,斑衣蓝绶。”(《醉蓬莱·丙申自寿》)、“因忆坡公,仇池有约,莫误归时候。”(《酹江月·丙子自寿》)。即使一些平常的词作也流露出远离是非,追求安逸的倾向,“算公家粗了,莼鲈而已。”(《沁园春·别陈总帅》)、“驻得韶华元有药,桃源谁共约。”(《谒金门·用赵帐干韵》)。
五、结语
要之,理学思想主导的徽州词坛、与充满爱国情怀的辛派词人交往和南宋贪图安逸的社会风气,在这三方面的因素影响下程珌的词风呈现出杂糅的特点,既有充满爱国的豪情壮志、又有闲云野鹤般的安逸之气,同时在词作中处处流露出正统士大夫的雅正之风。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C]. 北京:中华书局,1965.
[2]唐圭璋.词话丛编[C]. 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宋)程珌.洺水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5](宋)周密.武林旧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6]黄宽重.四库全书洺水集补遗[J].(台湾).书目季刊.第8卷第2期,1974(9).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