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12-31 00:00:00吴玉娇
数学之友 2024年22期
关键词:效果评估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通过主动探索和问题解决来深化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将探究式学习应用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问题的解决以及数学实践活动中,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效果评估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颇具特点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鉴于此,将探究式学习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和问题解决,促进其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旨在探讨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评估手段来衡量其教学效果.

1 探究式学习的定义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1

在这一学习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他们被鼓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基于这些过程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探究式学习还注重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通过探究式学习理解数学概念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的教学是学生学习分数概念的起始点,对于后续分数运算及分数应用题的学习具有奠定基础的作用.通过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分数的概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对分数本质的深刻理解.教师首先需准备一些实物,如苹果、饼干等,这些实物应具备易于分割且分割后各部分相对均等的特性.课堂上,教师展示这些实物,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随后亲自动手操作,将实物分成若干等份.例如,将一个苹果切成四等份,每份即为苹果的四分之一,这一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分数的产生,即整体被分割成若干相等部分后,每一部分所占的比例.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将实物分成指定的份数,并说出每份所占的比例.教师先让学生将一块饼干分成六等份,然后指出其中一份是饼干的六分之一.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用分数表示物体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提问学生“如果我们将一个物体分成不同的等份,每份所占的比例会如何变化”,这个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实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当分割一个整体为n等份,并取其中的m份时,可以用分数mn来表示.通过数学式子的引入,学生能够更加精确地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2.2 利用探究式学习解决数学问题

在“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如“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法.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每组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凑整法、分解法等.凑整法是一种常用的加法计算方法,特别适用于两位数与整十数的相加.例如,在计算36+40时,学生可以将36拆分成30和6,然后先将30与40相加得到70,再加上6得到最终结果76,这样的计算方法能够简化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分解法则是另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特别适用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相加或相减.例如,在计算57+48时,学生可以先将57拆分成50和7,48拆分成40和8,然后分别将50与40、7与8相加,得到最终结果105.通过分解法,学生可以将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单的计算,降低出错率.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还可以通过实践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计算习惯都不同,通过自主探究和尝试,他们能够发现哪种方法对自己来说最为便捷和高效,这样的探究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此外,探究式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探究式学习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2.3 结合探究式学习进行数学实践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中《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的性质,还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进而计算图形的面积、周长等.结合探究式学习,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室里的各种图形,如黑板的长方形、墙角形成的三角形等,来感知图形的存在和特征.随后,教师让学生使用尺子、量角器等工具去测量这些图形的边长、角度等参数,并要求学生将测量结果准确地记录下来.以长方形为例,学生可以先使用尺子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假设测量得到的长为l,宽为w;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S=l×w,同样地,也可以使用周长公式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C=2(l+w).对于三角形,学生可以先使用尺子测量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假设分别为a、b、c.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如海伦公式S=p(p-a)(p-b)(p-c),其中p为半周长,即p=a+b+c2.通过代入测量得到的边长,学生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此外,学生还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方法,如通过测量三角形的高和底来计算面积,从而加深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计算.

3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3.1 评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试、口头提问或书面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分数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这些题目旨在考查学生对分数基本概念、分数与整体关系、分数之间的比较以及分数运算等方面的理解.通过观察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教师可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分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将整体分割成不同等份的题目,要求学生识别并写出对应的分数,或者给出几个分数,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进行排序.

3.2 评估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还需要他们进行一定的思维拓展和策略选择.通过分组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观察他们是否采用了合理的解题方法,如凑整法、分解法等,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策略来简化计算过程.此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入手,了解他们是否形成了有效的解题思维,如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这些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至关重要.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解题过程,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思维上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训练,帮助他们掌握更有效的解题方法,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3

3.3 评估学生进行数学实践的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和计算活动,以此作为评估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细致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多项表现.学生使用测量工具的熟练程度,体现了对测量技能的掌握情况;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则直接反映了对图形性质的理解深度及测量的精确度.通过让学生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图形的面积、周长等,教师能够评估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 结语

探究式学习显著提升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深度.通过直观操作和亲身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探究式学习也锻炼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实际数学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鉴于此,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广泛采用探究式学习法,特别是在教学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和进行数学实践时,教师应设计更多探究性问题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此外,学校也应加强对探究式学习的培训与推广,为数学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共同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范钰明.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3):150-152.

[2]朱玲玲.探究式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3(6):188-190.

[3]张晓霞.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2(5):232-234.

猜你喜欢
效果评估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
短期海外游学项目实施效果调查和建议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策略探讨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3:27:43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17:50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责任落实及效果评估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7:47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0:23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