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研究

2024-12-31 00:00:00许清妹
数学之友 2024年22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摘 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多媒体、希沃白板、微课等工具是小学数学教师创设课堂情境的主要教学工具.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情境融合,为小学生创设了充满活力与生命力的课堂,实现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数学的课程建设、教学目标创新、教学策略优化等具有显著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考虑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推动学生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当作辅助教学的工具,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性思维,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分析了创设课堂情境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探究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策略,以期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教育课堂.

1 创设课堂情境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积累,提供丰富教学材料的同时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学习.[1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兴趣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性教学情境接受度更高,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游戏、表演等情境来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要创设具有探究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情境来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情境探索中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连接,要借助多姿多彩的现实社会来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教师选择的教学素材要贴近学生生活,只要是基于现实生活的,都可成为教师的情境创设材料.教师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也不要局限于生活情境,还可以创设问题、竞赛、活动、故事等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可以在情境实践学习中快速内化已学知识,从而强化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创设“认识图形”的教学情境时,可以采取生活情境与问题情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来收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图形,如直角、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生活中图形的存在,然后再向学生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出现了视频中的图形”,让学生展开想象并积极回答问题,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2 基于信息技术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策略

2.1构建生活情境,强化学生探究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大多与生活相关,因此,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影视片段等来呈现生活场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

案例:在学习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认识几分之一”时,有的学生不理解“1”的含义,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出现错误的现象,教师需要做到因势利导,将错误变成宝贵的学习资源.

师:同学们,现在请根据课件展示的要求,从14根小棒里拿出相应的小棒.

多媒体显示1(" ).

师:拿出1根小棒的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你的理由吗?

生1:因为分子是1,所以我取出1根.分子表示份数.

生2:老师,我有不同意见.题目中并未给出分母是多少,因此我们无法取出小棒.

“认识几分之一”需要突破的思维难点在于分子的1不一定正好表示1根.生1犯的错误是一种普遍性的错误,教师不能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应将错误转化成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转变思维方式,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分数的概念.

师:针对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我有几个疑问.1份等同于1根吗?如果课件上将分母设为7,我们能把14根小棒的17找出来吗?刚才我们假设分母是7,得出14根小棒的1份是2根,想一想,分母还可以假设成什么数呢?

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思考,不仅可以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还能够锻炼数学思维,体会到思考和探究的乐趣.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不仅能够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激发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还能培养其数学实际应用的意识.

2.2 营造动漫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并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微课视频是新的教学元素,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可以结合动漫、音频、音乐等元素.其中,动漫情境更适用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可以播放“猴子吃饼”的动漫故事.有一天,猴王正在为小猴子制作香蕉饼,总共做了三张同样大小的饼.它将第一张饼平均分成两块,把一块给第一只小猴子.第二只小猴子要两块饼,于是猴王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四块,把其中的两块给了小猴子.第三只小猴子要四块饼,猴王将第三张饼平均分成八块,给了小猴子其中的四块.再根据教学内容,抛出问题.

师:同学们,这个故事中的小猴子,谁分到的饼最多?

生1:第三只小猴子分到的最多,因为他有四块.

师:生1故事听得很认真,但是四块饼与两块饼,半块饼的大小一样吗?

生2:小猴子分到的饼一样多.

师: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的要求的呢?

生3:小猴子要几块饼,猴王就切出他们想要的块数的倍数,再分给小猴子.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呢?

生4:无论小猴子要几块,猴王都把饼分成均等的两部分.

师:一块饼的一半我们可以用12、24、48来表示,这些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关系?

当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踊跃发言.这样的动漫问题情境既满足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又能使学生在情境中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以生动形象的动漫故事讲清分数的性质,一方面有利于增强课堂趣味性; 另一方面利于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3 创建故事情境,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重,乏味的教学氛围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创建故事情境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教学内容设计成动态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关注课堂.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中“圆的周长”时,可以将学生熟悉的龟兔赛跑主题当作故事情境创设背景,让乌龟和兔子进行两次赛跑,一次是采取直线赛跑的方式进行比赛,另外一次让兔子采取圆形轨迹赛跑,乌龟采取正方形轨迹进行赛跑,最后得出结果,小兔子又输了.教师可以将故事情境制作成动漫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然后思考“为什么小兔子又输给了乌龟,圆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存在什么差别”,通过问题情境结合故事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思考,在情感的驱动下激发学生对圆的周长的深度学习兴趣.

2.4 构建游戏情境,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营造游戏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3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中“分数除法”时,可以采取抢答竞赛或者游戏接龙的方式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活动,并及时给予学习评价.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随机播放不同的分数除法计算题目,然后让学生进行抢答计分,在游戏结束后,对获胜小组进行奖品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产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再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中“统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当收银员与顾客,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一些水果与商品,让学生采取购物的方式收集数据,然后根据自身情况设计统计图.这项教学活动可以采取个人活动或者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呈现新知,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学习体验.

3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轻松活跃且充满探究性与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杨丽荣,辛华,李顺利.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2021(30):144.

[2]李坤.小学数学应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3):10-12.

[3]李文海.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138-139.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29:28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