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不仅可以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还可以更高效地实现学科素养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了使素质拓展训练达到应有的效果,文章从教学优化的视角出发,阐述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师主要关注的问题。对于初中体育教师而言,若想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还要有意识地开展多样化素质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个人品质,使其形成良好的观念意识和体育精神。为了真正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如游戏类活动、挑战类活动、益智类活动、团体类活动、个性化活动等。这样既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让他们在自主完成各种训练任务的同时,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含义
在体育教育领域,素质拓展训练是以体育项目为载体,以拓展训练为手段,以真实体验为主要方式,以身心素质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一种综合性素质教育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设计个人综合素质训练活动、团队协作综合训练活动。这样既可以激活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他们的体育综合素养。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特征
(一)自我挑战特征
教师在设计素质拓展训练任务时,通常会设计高于常规训练难度的任务,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智力、体能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学生若想完成训练任务,则需要勇于突破自我,用良好的心态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个人努力或协同互助等方式达成最终的训练目标。
(二)身心投入特征
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与内容具有灵活性、自主性、拓展性、开放性等特点,区别于以往学生按部就班、模式化地完成训练任务。学生需要全身心投入,主动思考训练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丰富的情感融入其中,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健全个人人格。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灵活性、自主性、挑战性,而传统的机械化任务完成方式并不能满足此类训练任务的要求。对此,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拓展训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按照自身的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务。由此可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可以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更加自觉地发挥自身的各种优势和主体作用。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创设各种各样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中,学生不仅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种运动任务,巩固体育技能,还要有意识地训练自身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运动能力、协作能力、心理素质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具体措施
(一)基于个体差异,布置素质拓展任务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生为主”的视角出发,根据当前班级学生的实际训练需求进行拓展训练任务的设计。另外,教师还需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化发展方向,遵循学生的运动发展规律设计不同的训练任务。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个体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从体能的角度出发,男生和女生在体育训练强度的适应性上存在差异,也在不同体育项目的适应性上存在差异。从兴趣的视角出发,学生对各种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存在差异,对不同训练任务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由此可见,教师若想让素质拓展训练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结合实际学情布置差异化、个性化拓展训练任务。
以负重短跑体育项目为例。教师在设计素质拓展训练任务时,需要考虑班级男生与女生在体能方面存在的差异。男生的身体素质较强,其负重能力也高于女生。基于此,教师需要准备不同质量的负重物,如2.5千克的沙包、3千克的沙包、5千克的沙包、7.5千克的沙包等。这样既可以减轻女生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压力,又可以满足男生负重训练的需求。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负重设计与之相符的训练标准。比如,对于女生来说,2.5千克负重短跑为基础训练强度,3千克负重短跑为强化训练强度,她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强度进行训练;对于男生来说,5千克负重短跑为基础训练强度,7.5千克负重短跑为强化训练强度,如果想提高自身的负重能力,他们可以挑战稍有难度的训练任务。
教师布置不同强度的素质拓展训练任务,不仅能满足“以生为主”的素质教育要求,还能有效减轻体能较差学生的训练压力,并让自我挑战意识较强的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从而使差异化、个性化素质拓展教育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围绕综合素养,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此,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个视角出发,开展丰富多样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布置多种素质拓展训练任务,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1.开展趣味游戏训练活动
追求学习的乐趣是学生的求学特点。由此可见,教师需要让学生对素质拓展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形成较强的内驱力,进而提高自主训练的效率。素质拓展训练相较于常规的体育训练来说,训练强度更大且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意味着学生在完成这类训练时,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而这更容易让他们产生疲惫感和消极情绪,进而影响最终的训练效果。对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从学生兴趣的视角出发,开展富有趣味的游戏化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快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训练活动的兴趣,增强其自主训练的意识[1]。
例如,教师可以把短跑、长跑、障碍跑等跑步类运动项目综合起来,围绕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目标,创设“荒野求生”趣味游戏训练活动。首先,教师应设置游戏背景,如“在一次远洋航行任务中,你被风浪卷入海中,漂流到一座荒岛上,此时你的体力在不断透支,而身边的危险在不断增加,你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尽快逃离此岛”。其次,教师需要把班级学生分成两个队伍,一队扮演荒岛上的各种危险因素,另一队扮演误入荒岛的船员。最后,荒岛上的“危险因素”需要不断制造困难,如荒岛野人的追捕、生存资源的抢夺、荒岛逃生路途中的障碍物等;而“船员”需要躲避追捕、争夺生存资源、与友人结伴逃生。学生能在“抓捕”“抢夺”“逃跑”等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疾跑急停、短跑冲刺、变速急转等跑步技能,从而更好地提高短跑能力和长跑能力。这一训练活动具有极强的故事性、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快速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训练的兴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努力完成任务。
由此可见,教师开展趣味化拓展游戏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训练热情,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树立较强的自主运动意识。
2.开展自我挑战训练活动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自我挑战意识。教师需要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巧妙融入各种挑战要素,如体能挑战、意志力挑战、灵活度挑战、勇气挑战、速度挑战等。此种设计思路不仅可以满足当前学生挑战自我的训练需求,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增强他们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动力[2]。
以稍有难度的“风雨绳桥”拓展训练活动为例。此活动的主要目的为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对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强化他们肢体运动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他们的平衡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利用绳索、木板、木桩等物品制作绳桥,并提供用于制造“风雨”的工具。其次,教师需要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让两组轮流进行过绳桥训练。再次,在过绳桥时,A组学生先排成一列纵队,按顺序从绳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此时,B组学生需要利用各种工具在绳桥附近制造“风雨”障碍,在保障活动安全的情况下,尝试阻挡A组学生通过绳桥。最后,A、B两组学生角色互换,由A组学生阻挡B组学生通过绳桥。学生通过在绳桥上躲避障碍物,能强化肢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提高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此项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既要求学生在过绳桥时能够保持身体平衡,灵活躲避周围出现的各种障碍物,又要求学生克服内心对悬空绳桥的恐惧,勇于挑战困难。
3.开展智力开发训练活动
智力开发是体育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开展具有一定难度的益智类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热情,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开发他们的智力[3]。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智力开发训练活动时,需要考虑学生当前的思维发展水平和体育运动水平,也需要了解学生在此阶段的智力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上述信息,选择学生已经掌握的体育技能,巧妙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智力开发训练活动。
以“解谜逃脱”智力开发训练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密码锁、纸箱、绳索、木板、乒乓球拍、篮球、跳绳、飞盘、沙包等材料,把体操、乒乓球、篮球、跳绳、田径等体育运动项目与解谜益智类活动进行巧妙融合,让学生在解谜闯关的过程中提高运动能力、开发智力。比如,“解谜逃脱”活动的其中一个环节是颠乒乓球获取数字信息,从而解开密码锁。在这一环节,学生需要根据文字或图片的提示信息颠乒乓球,记录每次颠球的次数,按照要求排列颠球次数的顺序,然后输入数字解开密码锁,进入下一关。学生通过完成此项任务,既可以进一步巩固乒乓球颠球技能,又可以锻炼联想思维、推理思维、整合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使智力得到有效开发。
4.开展协同合作训练活动
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单独作战”的能力,提高其个人运动水平,又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形成较强的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对此,教师需要从团体训练的视角出发,开展具有协同互动特点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4]。另外,在协同合作训练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相互帮助、相互支撑以及相互配合的机会,还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树立较强的相互配合意识,进而提高活动的质量。
以“三人两足”拓展训练活动为例。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组成三人一组的合作小组,三个人站成一排,用布条把彼此相邻的脚绑在一起。在比赛的过程中,各小组需要从起点出发,三人合作跑到对面的彩旗处,再绕旗杆跑一圈后原路返回,最后用时最短的小组为获胜组。此项比赛对小组各成员之间的默契度、配合度、速度、体力等要求较高。小组成员需要找到一致的跑步频率,精确每一步迈出的距离,从而提高合作跑步的速度,取得比赛的胜利。
教师开展协同合作训练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意识,提高他们合作互助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更丰富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团队责任感。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师若想进一步增强课程教学的全面性与有效性,可以开展多样化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完成各种训练任务,从而更好地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锐,宫波.强化素质导向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9):46-47.
[2]任红娜.素质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融入途径探析[J].田径,2022(10):36-38.
[3]杨辉.初中体育与素质拓展的结合[J].田径,2022(10):38-40.
[4]王伟.初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导入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8):124-125.
作者简介:吴于友(1963—),男,贵州省黔西市协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