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娟
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旨在将教师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活动、学业水平相结合,进行发展性评价。此举有助教师更精准地评估学生阶段性成果,并根据及时有效的反馈,调整教育策略,优化教学方案。尤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教学评一体化”的应用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中需针对各班学生差异及学习特性,运用科学手段加以引导。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 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一、围绕学生成长,营造自然学习环境
传统单调的阅读课堂往往无法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应以生为本,营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发挥潜能,从而提升教学评价的准确度。教师公正的评价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现自我进步,如以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教师可设立相应情境,深入评估学生学习状况。开篇环节,教师可首先播放相关视频,引领学生进入参观圆明园的虚拟场景,让他们了解相关知识,使全体学生初步把握课程主题——圆明园。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该场景回答:“圆明园的原状是怎样的?它又是怎么毁灭的?”部分学生可能回答道:“圆明园曾称为万园之园,建筑壮丽,拥有金碧辉煌的宫殿与精巧的凉亭乐楼。”据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中的相关表述:“万园之园”以及“建筑宏伟”。接下来,可进一步邀请其他学生参与,同组讨论圆明园被毁前与被毁后的差异。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深入分析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理解焚烧圆明园的过程是从“万园之园”到“掠夺财物”再到“化为灰烬”。在这种模拟情境下,通过对比圆明园今夕辉煌及其损失之大,学生们能深刻感受民族尊严受损的痛楚与愤怒,激发爱国情怀。
二、关注教学整体性,丰富综合教学活动
传统的语文评价仅局限于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及作业反馈情况,然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容忽视,其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的全面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对其听说读写各方面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评估,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策略。例如对学生在任务报告、读后感、朗诵等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以《落花生》一课为例,学生需深入理解文中立意深远的话语,领悟花生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立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教师可以通过一则谜语引发思考,引领学生主动探索阅读材料的奥秘。在学生揭开谜底确认为“花生”之后,教师引导他们快速阅读全文并思考:文章主要阐述了哪些关于“落花生”的相关事宜。经过初读研析,学生们得出并逐渐详细了解了文章涉及的四大主题:播种花生、收获花生、品尝花生、探讨花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评价,然后进一步追问:每项活动中每个角色的感受分别是什么?接下来,教师将此作为学习任务,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探讨。[1]
三、提高课堂交流的频率和效果,适时提供反馈
新课程下的教师应该精通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和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精确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评价理念,明确评价标准,设计出多元化的评价尺度。不仅要从学生的学习成果出发,更要以提升个人能力和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为主要参照依据,真切落实教学评价在实际教学之中,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以《爬山虎的脚》的教学为例,学生需要学会使用“爬山虎、空隙、叶柄”这些词汇来描述爬山虎,通过阅读,归纳爬山虎的特性,养成细致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借助展示爬山虎照片来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好奇心。在学生分享个人对爬山虎的认知经验后,教师要求学生迅速浏览课文并考虑两个问题:这部文章主要讲述了哪些有关“爬山虎”的事;“爬山虎”的脚有何特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仔细聆听他们的表述,还要关注学生的理解是否精准,进而推动学生提升自我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概括出第三、四、五自然段落的主旨。通过本次活动,教师可按学生的表现进行相应评价,如评价学生的言语组织能力,以便及时纠正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错误,助力学生的成长发育。[2]
四、以实践性课后作业促进学生对学习成果的吸收
作业设计作为教育课程中举足轻重的一环,亦是衡量新课改成效的关键指标之一,故在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构建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此项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需既满足传统作业的需求,又适度提高活动性作业的比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活动作业的形式、主题及难易度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并结合其普遍的能力水平,确保活动作业能够有效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同时亦能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教师还可以将课程素养训练纳入作业设计中,如采用小组合作模式,使各种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得以有效融合。例如,在《彩色的非洲》一课的实践性作业设计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在假期参观当地的世界民俗博物馆、少年宫或文化资料馆,了解非洲地区丰富多彩且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及其象征意义。若条件许可,还可以邀请来自非洲国家的留学生或研究该领域的学者分享经验。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贯彻“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理念,以实现学科科学、辩证教育,促进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成效的提升,并为未来的教学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李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智趣课堂的创设[J].小学语文教学,2021(33):6-10.
[2]韩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應用[J].语文新读写,2021(0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