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研读,孕育成长勇气

2018-07-29 12:05赵洁蔡建泉
江西教育B 2018年5期
关键词:铃兰教学评一体化兰花

赵洁 蔡建泉

教学是减法的哲学。一堂课短短45分钟,到底把什么教给学生,教学设计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取舍,确定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依据王荣生教授关于“学的活动”的规定性要求,还需要深入思考怎样“让学生学好”。基于此,我确定了“通过景物描写的学习和散文的语言品读,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的独特人生体验,把握主旨”的教学目标。第二个问题,如何将我的阅读经验和学生的已有经验对接,实现学生的阅读和作者的叙述的对接?依据“学的活动”的教学组织特点,我设置了有序的教学问题串,立足“以评价驱动教学”的观念开展了教学。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你们有没有特别难忘的时光?多不多?

生(七嘴八舌):没有/有,不多。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看,以前的哪段时光最让你难忘?

生:我很难忘在外婆家的日子,外婆家有一块小的园地,种着各式各样的蔬菜;田边有枯树、鸟窝;夏天可以在田边沟渠里捉鱼抓虾,那是我最有趣的童年……

师:那么,这段日子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生:快乐、自由自在。

师: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在广袤的自然里成长,是难得的好时光。同样,南斯拉夫作家沃兰茨也有一段非常难忘的童年经历,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散文名篇《铃兰花》。(板书:铃兰花 沃兰茨)

【评析】解读散文,一般分两个阶段:一是唤起学生的经验,理解文本语言的特征;二是从语言特征入手,延展到对文本精神、情感的理解。赵老师的导入,从学生不多的人生经验、阅历介入:“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你们有没有特别难忘的时光?多不多?”借此问题,巧妙地调动学生经验,与文本形成呼应,还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自然而然地感受作家表达出来的独特人生感悟。所谓“教学评一体化”,指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学习经历、教师的教学与评价相互融合的有效教学过程——这节课的开端深得其味。

二、初读文本

师: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故事,会对我们的成长产生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沃兰茨的《铃兰花》,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请大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生:不到6岁的主人公“我”非常害怕村里的那块洼地,认为那里是“地狱”。有一次去那里放牧,更加深了“我”的恐惧;又因为母亲想要一束铃兰,在某一天早晨勇敢地去“地狱”采回了铃兰花。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好,很细致。

生:概括比较完整,但还要关注到“我”是在父亲的逼迫下前去放牧的。

师:好。第一位同学的概括倾向于“我”,而故事不止“我”一个角色,父亲也不要忽略了。我们概括一个故事,往往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概括一下:首先,什么时间?

生:“我”小的时候,六七岁时。

师:地点?

生:“地狱”,我家的那块洼地。

师:在“地狱”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主要是两件事情:放牧,采铃兰。课文主要讲了“我”六七岁时到“地狱”里放牧和采铃兰的故事。

师:这样的概括是不是更加准确?

生:是的。

【评析】这一环节,对文本内容进行一个简洁的概括,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进入文本——这个设计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引导学生“读进去,再读出来”——简要的对话之间,对课文有了一个宏观掌握。

三、研读文本

师:刚才那位男同学说,我们不能忽略的人物是谁?(生:父亲)那么,父亲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呢?(板书“父亲”)首先,一起来看看,父亲在哪一部分第一次出现?

生:第一次,父亲逼迫“我”去“‘地狱放牧”,不是“我”自愿的。

师:看来,两次去“地狱”,有一个明显的差别,那就是有没有父亲的逼迫。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同学注意到,作者把第二次去“地狱”的行为称为什么?

生:壮举。

师:读得很仔细。作者为什么把第二次采铃兰称为“壮举”呢?

生:第二次,他克服了恐惧,主动前往“地狱”。

师:概括精练。那么,“我”对“地狱”产生了巨大恐惧的原因,有哪些呢?结合文本说说看?

生:第一小节,对“地狱”环境进行了描述:“这里人迹罕至,阴阴森森,人们来到这里心都不由自主地……”首先说明“地狱”本身的环境,让幼小的“我”产生了恐惧感。

生:第四小节,父母在对“我”进行基督教的启蒙教育时,讲到了“地狱”的情状。“我”将宗教里的“地狱”和这块洼地联系到了一起,增加了恐惧。

师:宗教里的“地狱”和俗稱“地狱”的洼地,二者有什么相像之处?

生:都是阴森可怖、神秘莫测的。第4小节说,“我”认为,洼地“只不过少了一堆永不熄灭的大火罢了”。

师:回答得非常不错。我们能够从哪些角度来发现“地狱”的阴森、可怖?

生:首先它是阴暗的,“三面……环绕,好像一口深锅”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色调的幽暗。“黑黢黢”“晦暗”等,以一种暗色调,集中渲染了“地狱”的阴森可怖。然后,“地狱”里的植物,杂乱,没有用途,少有人至,这就造成了这片地方的荒凉,也让人觉得害怕。

师:你分析得特别细致,欣赏的角度也很准确。俄罗斯作家列宾就说过“色彩即思想”。作者正是借助这种暗色调,写出了他对“地狱”的害怕。这是客观环境。

生:这片洼地里,还有泉水流动的声音,是以动衬静。一个幽僻的地方,如果你内心对这块地方还存有恐惧,泉水的声音会让你更加害怕,觉得它藏着很多未知的危险。

师:是的,越有声响,这种寂静越是突出。我们学过类似的诗歌——

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师:大家分析得很具体,也很从容。真是太棒了!通过这一小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地狱”“阴森神秘”,是可怖的。这是从景物描写的角度来看,还有其他角度吗?

生:“地狱”的可怕,还因为“我”的主观感受。文章里说,“‘我打从记事的时候就开始害怕这个地方”;在教堂谈到“地狱”,“‘我总觉得我们的那块洼地有点像真正的‘地狱入口”,以至于“‘我每次总是恐惧万端地走近这个地方,然后尽快跑开”。

师:这一层主观因素,你分析得非常好,是我们需要的答案。还能找到其他的主观因素吗?也就是,作者对“地狱”还有什么不好的记忆或者经历?

生:有!作者不到6岁时,惊魂落魄地独自去放牧的经历,使“地狱”在“我”的心中更加可怕。这次放牧,“我”“号啕大哭,把眼泪都哭干了……”

师:准确!我们分析并且理解了课文的一个关键内容。作者已经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两个方面,渲染出了“地狱”的可怖。然而放牧的经历,更加深了“我”的恐惧。

【评析】文本解读,要求我们用“语文经验”去解读文本具体、独特、主观的感受。这一部分的师生对话,教师抛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作者一共去了‘地狱两次,并且将第二次去‘地狱采铃兰的行为称之为‘壮举,为什么?”“‘我对‘地狱产生巨大恐惧的原因有哪些?”问题比较简单,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进入文本,真正理解作者独特的生命经验和生命感受,从而能够深入理解“采铃兰”这一关键事件。第二个问题是,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出“我”的恐惧?这就引导学生在具体分析之后,又跳出文本,从结构方面整体把握文本,实现了对文本的全面分析。

师:作者在此处宕开一笔,写被逼迫着去“地狱”放牧,大家觉得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

生:写父亲逼迫“我”到“地狱”放牧的经历,强化了“我”对“地狱”的无限恐惧,与下文写采铃兰时克服了巨大的恐惧形成了对比。

生:是的,这种强烈的反差,更加突出了“我”对母亲的爱,因为“我”要克服那么大的恐惧!

师:同学们特别会解读。文章先充分介绍“地狱”的阴森恐怖,就为下文写“我”失败的放牧经历蓄势;而进一步详细描述“我”放牧的失败经历,更为采铃兰蓄势。大家说,是不是?所谓蓄势,就是感情的浪潮涌到此处,筑一道坝拦下来,只等一泻千里(伴随教师动作,然后板书“蓄势”)。

生:是的。

师:很好,要及时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评析】对插叙的内容,学生的解读极具层次,这是一个惊喜;教师的课堂评价很有针对性,激励学生踊跃发言,很有成效。一般来说,教师精心预设,大都可以实现这样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引领。

四、再读细析

师:让我们齐读第9-10小节,分析作者采铃兰时的恐惧心境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生齐读)

师:“地狱”如此恐怖,“我”却能主动到“地狱”采铃兰。促使“我”深入“地狱”采铃兰的原因有哪些?

生:首先,“我”对铃兰特别喜爱,可能铃兰有幸福的寓意。最主要的,是“我”对母亲的爱。

生:源于对铃兰花这种美好事物的喜爱,更源于对母亲的深爱。

师:说得非常好。我有一个疑惑,文章中,母亲怎样的行为和关爱,激发了我对母亲的深爱呢?

生:文章有两处,描写母亲对“我”的爱:一是在父亲派“我”独自去“地狱”放牧之前,她心疼、安慰,试图阻止父亲,说“他怕‘地狱啊”。二是见儿子惊魂落魄地回来,她很心疼,担心再让他去会吓成“傻子”,便对父亲说:“以后你不要再叫他去‘地狱……”

师:正是因为母亲如此呵护、疼爱我,所以,“我”就更加爱着自己的母亲。当这份爱在心中持续发酵、涌动、升腾的时候,就有了感恩,也就是回馈母亲的想法。也正是这个孩子心中拥有的这份爱,给了他去“地狱”的勇气和力量!大家说,是吗?带着这种体验,我们一起尝试着来品读这一部分中你特别欣赏的段落或者语句。

(师生自由朗读)

生:我来理解第28小节。当作者心中有了爱,并且因为爱而激发出勇气和力量的时候,他看到了和以往不同的景象。这一次,作者用了很多色彩明亮而又温馨的词句,与前两次描写的“地狱”迥然有别。这种写法,就像王国维说的,“物皆著我之色彩”,把“我”内心那种因为爱而产生的给母亲采铃兰的使命感、责任感,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出来,很生动,很形象。

生:第31小节,文中的“我”肯定不止一次看到朝阳下的自家院子,也肯定不止一次看到过朝霞里的母亲形象,怎么偏偏今天的朝阳竟如此多情地把它的第一束光辉都“投进我们家的院子,把院子装扮得绚丽多彩”呢?怎么偏偏今天伫立在霞光里的母亲,会“周身通红,漂亮极了,犹如下凡的天仙”呢?理由很好找,因为今天早晨“我”做了一件大事——到“地狱”采了铃兰送给妈妈。这一段,表面上写朝霞的绚丽,写母亲的美如天仙,实际上是借景和人的描写,烘托“我”此时此刻又激动又得意又幸福的心情。

生:第29和30小节,也是采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我”在“地狱”里采铃兰时“一种兴奋而难过的心情”写得很形象,那种矛盾的感受,和“我”遇到恐惧的时候非常相似。

……

【评析】这一环节,切入课堂的主问题“促使‘我深入‘地狱采铃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的分析非常细致——文本中“我”的成长,尤其是责任感和勇气的勃发,是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并为之感动的。读到这个层面,学生的内心也会升騰起成长的强烈愿望,以及清晰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教师注重借助评价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是怎样做到这种表达和传递的,就使学生不仅在感受,更在表达方面,也获得了及时的成长。散文阅读的教学,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独特经验之间的有效链接。如何链接?如何理解文字?朱自清曾说过一段至今仍发人深省的话:“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这是很有道理的,这也是这一教学片段在用心实现的。

五、拓展探究

师:一个小男孩,瞒着父母,悄悄跑到“地狱”去采铃兰,把惊喜送给母亲。这一举动,看似微小,然而对于少年作者而言,却是成长的转折点,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最后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为什么要以“铃兰花”为题?

生:借铃兰花抒发感情,既有“我”克服恐惧的大成长,也有“我”对母亲的爱。

生:铃兰花是一个标志,我认为这篇文章也可以叫《地狱》,是“我”在父母不同的关爱下成长的另一个标志。

师:应该也可以,和“铃兰花”孰优孰劣,可以讨论一下。

生:我还是觉得“铃兰花”更好,因为感觉上更美,而且更符合成长和爱的主题。

生:……

师:大家都说得非常好,其实题目也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过,我也觉得“铃兰花”作为这篇散文的标题是恰当的。无论是“铃兰花”的花语,还是“我”的经历,或者文章所要表现的爱、勇气、责任和成长,都和“铃兰花”这个题目的蕴涵接近。如果命题为《地狱》,当然也可以,就是对比落差更鲜明啦。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沃兰茨的《铃兰花》,一起探讨了成长和爱,大家的表现给了我很多惊喜和惊叹,感谢大家的共同研读。下课!

【评析】这篇散文最感人之处,就是“我”为了满足母亲带一束铃兰上教堂的心愿,而冒险去那个可恨可恶可怖的“地狱”采摘铃兰花的过程。这个行为的伟大之处在于:“我”由一个被爱的小男孩变成了因为爱母亲而勇敢的小小男子汉,由“接受爱”转向“创造爱”,呈现出成长的可贵——这也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成长。学生需要去读懂这样的经典作品,代入自身的生命感受,链接“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的经验,通过个性化的语句章法,去感受、体认、分享它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整体而言,这节课是,一节师生经过熟读之后,借助于几个主要问题的引导而开展的一次“教学评一体化”的本色课堂。当然,也不无遗憾。在这篇文章中,推动小男孩克服恐惧的,恰恰是他的家庭,是他拥有的父母之爱——父爱和母爱,都不是无原则的骄纵,值得引发我们对文本进一步的思考,以及对课堂的更为深入、巧妙的设计。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校区)

□责任编辑 敖小英

猜你喜欢
铃兰教学评一体化兰花
旖旎铃兰
一朵铃兰
教学评一体策略在高年级英语课堂的实践
兰花
兰花鉴赏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铃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