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从华 龚萍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构建了一个东方式的乌托邦,代表了古代华夏民族关于和谐社会的诗性理想”(范子烨《〈桃花源记〉的文学密码和文化建构》),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内蕴丰富的千古名篇,也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名篇。
人教版(舊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选入了这篇课文,单元提示指出,课文的体裁是“叙事的”,单元学习目标是“先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他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课后练习也是围绕单元目标设计的,第1题是“熟读并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第2题是文章主题内涵的理解,即课文“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第3、4题是文言词句的积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调整到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单元提示中暗示文章体裁是“记事”,单元学习目标基本没有变化,课后练习题有较大的变化。其中,练习1、4、5题相当于旧版练习的1、3、4题,文言词句的练习略有变化;第6题与旧版第2题相当,但略有拓展,即“结合《桃花源》诗的相关诗句”,理解“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第2、3题是新增加的习题,分别是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画面”“说说感受”,指向文学体验,“依据课文内容”赏析“笔法简洁而又内涵丰富”的语言,指向文学欣赏。两套教科书中练习题的变化实际体现了编者编写理念的变化。统编本设置了六道练习题,意图是让学生全面透彻地领会课文,重点是文学体验和文学欣赏,把这篇课文的功能定位为定篇的编写意图是非常明显的。教材内容的变化必然预示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把这篇课文当作定篇来教,应该教什么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收集了2001年以来公开发表的13则《桃花源记》课例,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什么”等活动进行分析、归类,抽取出《桃花源记》一课的教学内容,并从文本的体式特点和学情两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13则课例中教了什么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学内容”同时面对两个问题:一是“针对具体情境中的一个班乃至一个组、一个学生,为使学生更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第二,“为使具体情境中的一个班乃至一个组、一个学生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的沿用或重构,对课程内容的执行或创生。“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定篇)以及对它们的阐释;二是包括实施、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在内的语文知识。”(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2015年)语文教学内容在理想状态下是“语文课程目标”有效达成,关键是要教“课程的语文”,即包括对这一篇课文理解及阐释,以及这一篇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
从收集的课例来看,《桃花源记》阅读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语文基础知识、课文的理解与阐释、文学语言的体验与欣赏三个维度八个方面。
(一)语文基础知识层面
语文基础知识层面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文言知识”“文学文体知识”和“诵读”三个方面。(1)文言知识。文言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字词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共有12个课例,占比92.3%。教师们选择的文言知识也有差异,将“正音释义”部分单独做一课时的课例有4个,分别是5、6、7、11,占比30.8%。其中课例5采取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对难懂字句稍加点拨的态度,并让学生完成课后字词训练,体现出始终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师生关系平等合作。课例6采取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突破字词句理解的重难点,强调归纳梳理,可见对“常见文言字词句积累”的重视。同时,既有明确的字音要求,也强调了断句的重要性。课例7注重训练学生运用“录、增、补、删、换、调”的方法翻译文章的技能,特别指出三个“外人”理解上的难点。相比之下,课例11虽有多次朗读教学的内容,但却不够合理有层次,如“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在学生初步接触课文、未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怎么做到有感情呢?其后“让学生逐句翻译,教师适当点拨”的做法也过于繁琐,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例8和13,虽然没有单独将“正音释义”部分的学习安排为一个独立课时,但在教学上却是下足了功夫,也取得了应有的效果。课例8通过“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检测了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理解。“古今异义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高效积累。课例13围绕着“朗读”这个教学活动核心,有效串联起学生对关键字词句的朗读与理解,最后还有当堂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显而易见。(2)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各1个课例,占比15.38%。(3)朗读和诵读课文有6个课例,占比46.15%。
(二)课文的理解与阐释
课文的理解与阐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清思路,二是探究主旨。(1)选择理清思路、梳理文章内容的课例有9个,占比69.23%。其中课例5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活动空间。课例1“学生表演”在于想象还原文章中间部分的内容,课例2教师扮演主持人访谈提问,也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核心内容的理解把握,以及对桃花源生活的评价等,运用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课例5侧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提要钩玄的方式梳理文章叙事脉络,有利于全面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梳理文章内容。课例11侧重概括文章层次大意,教学内容和方式较为固化。(2)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共12个课例,具体包括对理想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启示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的理解,占比92.3%。其中张贺老师的课例既有时代背景的引入,又有互文阅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深化领悟,还有“以写促读”,学习活动丰富,学生领悟“深入透彻”。
(三)文学语言的体验与鉴赏
文学语言的体验与鉴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受体验“桃花源”的特点、品味关键词句和把握文章的风格特点。(1)结合语句把握“桃花源”特点有6个课例,主要包括读出怎样的桃花源和用自己的话再现桃花源,占比46.1%。课例1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散文语言,呈现出自己对“桃花源”的认识,“以写促读”,学习活动有任务驱动,有新意。课例8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提供表达支架,辅助学生思考与表达,有效提高学习效率。(2)品味关键语句的丰富内涵有4个课例,涉及的关键词句有“忽”“穷”“乃大惊”“皆叹惋”“寻向所志”“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复得路”,占比30.8%。(3)把握文章语言的风格特点有4个课例,占比30.8%。课例4通过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与作者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切身体会作者语言特点。课例6通过前面“与《桃花源诗》对比”环节以及“诵读感受”把握文章语言的风格特点。课例7针对“句法结构、省略句、用词”三方面全面把握了《桃花源记》的语言特点。而课例13强调“古汉语语法特点”,还未落实到“这一篇”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