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相比于小学不仅有更高的学业要求,还有一种很不相同的整体氛围或价值导向。与单纯强调小初衔接相比,应当更加重视如何促使所有相关人士作出总结、反思与改进,并认真地去思考如何有效地改变现状。对此,要尽量避免现实中常见的“快进”“提前学”等做法,而努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选择。
关键词:小初衔接;应试教育;学习方法;人生选择;立德树人
“小初衔接”这一论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就是因为未能很好地适应初中学习的不同要求而出现明显的退步,甚至导致中考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而“被迫分流”,从而被认定是学习的“失败者”,乃至因此丧失人生的信心。如果我们能够重视小初衔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学习的要求,或可有效地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
在笔者看来,这方面工作应当更加重视的一个问题是,相对于只强调如何使小学毕业生更好地适应中学学习的要求,并将“衔接”主要看成小学教师所应承担的一项责任,中小学教师双方都应对自己的工作作出总结、反思与改进,并认真地去思考如何通过共同的努力很好地落实教育的整体性目标。特别是,我们不应将其简单地理解成如何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应思考如何通过持续的努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即如何通过小学的6年与初中的3年这两个相继环节,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实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当然,我们应清楚地看到两者之间存在重要的区别,特别是,初中相比于小学不仅有更高的学业要求,还提供了一种很不相同的整体氛围或价值导向。这也是笔者强调“双方都应对自己的工作作出认真总结、反思与改进,特别是思考如何改变现状”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与单纯强调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相比,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对两者不同点的深入分析,从而弄清楚做好小初衔接的关键,或者说应该努力倡导一种什么样的变化。
一、初中与小学的不同点
(一)不同的学业要求
中小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初中相比于小学对学生有更高的学业要求。对此,以数学教学为例做简要说明:
第一,就整体而言,我们应当特别强调由“初等数学思维”向“高层次数学思维”的转变。随着学生由小学升入中学,我们必须帮助他们由原先习惯的“描述”转向明确的“定义”,由“确信”过渡到严格的“证明”。当然,这样的转变不是单纯依靠初中数学学习就能很好地实现的,但这是初中数学教学应当明确倡导的一种变化。
第二,学生进入中学后在数学学习中面临的一个直接挑战是,如何由熟悉的算术思维转向代数思维。具体地说,尽管学生在小学期间已经接触到“用字母代表数”,更有不少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初步学会了用方程方法求解各种算术应用题,如何帮助学生很好地学会从更高的抽象层次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以及从纯形式的角度进行式的运算或变形,仍然是初中代数教学的真正难点。与此相对照,如果学生始终停留于“字母所代表的是一个具体的数”这样的认识,并因此认定“式的运算”相对于“数的运算”没有任何重要的区别,那么,一旦他们所面对的任务超出了这样的范围,而他们又始终未能清楚地认识到作出改变或发展认识的重要性,就必然会表现出较大的学习困难。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的学习,显然就是这样的一个关键点。
依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由小学数学学习向初中数学学习过渡,我们应当努力做好代数思维(更一般地说,即“高层次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1]当然,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发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学生在新的学习中容易出现的困难有清楚的认识,能在一些关键点上适当地放慢节奏,给相对“后进”的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帮助,从而切实避免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掉队”。
值得一提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一年级新生学习拼音时,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现象。他们在这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作出了切实的努力,从而确保每一个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与此相对照,一种错误的认识是:部分学生“掉队”十分正常,并因此采取视而不见、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或者说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少数“优等生”身上,比如教学中对基础题一带而过,将时间与精力集中到难题的研究上。
(二)不同的整体氛围
除了上述差异,初中与小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即不同的整體氛围或价值导向。尽管这不能被看成一种完全自觉的行为,甚至有很多当事者对此都没有清醒的认识,自然也就谈不上应有的反思与改进。这一差异也在很多方面都有明显表现。例如,上面提到的教师关注的究竟是全体学生,还只是其中的“优等生”,就可被看成这方面的一个实例。以下,围绕教学理念做进一步的分析说明。
如果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阶段,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主要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有不少人表现出对时髦理念的盲目追随,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形式主义”的泛滥。那么,现在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小学数学教学就整体而言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在“问题引领”、“整体性观念”的指导、合作学习的提倡、探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成绩,这些工作对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最近江苏省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对象开展的一次调查的主要结论:“本次调查,江苏省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方面表现良好。大多数学生有自主学习的习惯,数学课堂上有探究学习的机会,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时目标明确,并且能体会到这些学习方式对数学学习的作用。”[2]但就比较普遍的现实而言,这样的情况在学生升入中学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整天忙于“刷题”,没有时间深入思考;数学课上也很少采用合作学习,甚至都不能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时间;作业多且难,往往也未能很好地体现整体的分析与安排;教师除了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以外,似乎也没有考虑如何能够很好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严重的是,除了考试,特别是中考的高分以外,似乎不再有其他的追求。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必然会感到极大的困惑和失落:那些原先他们已经习惯并得到充分肯定的做法现在都被放弃了,他们更没有机会展示与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优点或特长……
在此,还应特别提及初中教育近年来所经历的一个重要变化:由于对初中毕业生实行“分流”,从而将原先是高中毕业生面临的考试压力前移到了初中生身上;又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还不太能让家长和初中生本人对毕业后的不同去向都有充分的信心(其中也有家长和学生的观念还未能很好地转变的影响),即深信无论升入普通高中还是进入职业学校,都会有很好的未来,这样的“分流”就使所有的相关人员,包括教师都陷入巨大的压力中。
对此,需要特别强调这样两点:
一是,初中生因为年龄的特点,还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其中的大多数人还不具有针对环境的变化与不同的要求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必要调整的能力,特别是不能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与节奏学习和考试,包括对人生作出认真的思考。
二是,一些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过于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在很多情况下,采取的做法也不很恰当,不知不觉地就充当了“应试教育”的积极实施者。
当前,不少教师所想的只是如何让学生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并将此当成全部工作的重心,乃至忘却了教育还有更重要的目标,特别是如何帮助全体学生(而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健康地成长。正因为陷入了这样的误区,导致与中考无关的科目的学习时间被占用,甚至将此当成对学生的一种处罚;与中考有关的科目则不断被强化,生怕漏掉一个细节就会在考试中造成失分——大多数教师都会宣扬一个思想:“中考差一分,排名就会落后几百名。”有关学科的教学又通常会采取“大运动量”的做法,即要求學生做各种各样的题目,包括一些难题、怪题,其理由是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题目。但是,几乎没有人认真地去研究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有效,特别是,我们是否应当更加重视“减负增效”,努力做好“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以主带次”。几乎没有人认真地去研究作业在总量上的失控会对学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不仅会使学生没有时间自主学习、深入思考,也会使学生长期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从而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
例如,一位家长的反馈:“女儿自从上了中学之后,晚上睡觉的时间就从9点半移到了10点半。而进入初三之后,睡觉的时间几乎都超过了深夜12点,最晚的一次熬到了凌晨1点半。”[3]学生在忙些什么呢?“女儿上个周末的作业包括语文6套卷子、物理4套卷子、数学2套卷子、政治全本书的知识点复习,英语除了8套卷子之外,还有背单词和练听说……”尽管这只是某个家长的遭遇,但是,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其有很大的普遍性。这些已经发生并正在不断重演的事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各级学校中都有一些学生因无法承受学业压力而被迫休学,乃至出现精神问题。
当然,上述现象的出现不应完全归咎于教师,包括基层学校的领导。所有相关人士,包括家长与学生本人,都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这一点,由家长对子女升学问题的强烈焦虑,对学校、教师施加的压力,以及学生“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就可清楚地看出。
二、初中与小学共同的努力方向
(一)不可一味追求“快进”和“提前学”
一些小学教师面对学生家长让孩子“不掉队”甚至“择优”的需求甚至焦虑,会建议家长提早给孩子做一些辅导,特别是参加一些奥数班、外语班,并建议让孩子“多吃点苦,早点学会吃苦”。其实,学生在小学阶段出现暂时“掉队”的现象,并不要紧。因为,只要教师与学生自己没有放弃,并能作出适当努力,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出现学生的学习越来越糟乃至完全跟不上的现象,基本上都能达到“中上”的水平。
但是,如果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出现“卡壳”的情况,就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初中与小学相比,不仅学科更多,而且学习难度有所提升,更有不少教师采取“快进”的教学方法,即基础部分一带而过,集中精力研究难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如果未能立即弄懂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对后续的各种难题,就会有“听天书”的感觉。同时,中学的课外作业不仅量大,而且难度较大,教师又往往会在这一方面给学生施加较大的压力,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完成全部的作业,包括及时传到网络平台或聊天工具中。这样,学生在课后也常常没有时间将不懂的东西真正搞懂,只能疲于应付,包括通过死记硬背以及求助网络去“完成”作业。这样糊过一天算一天的话,最终就会无可避免地成为彻底的“失败者”!
那么,如何防止这一情况出现呢?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提前学”,包括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这样,就会有人帮学生尽快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而不至于让学生彻底地“躺平”。的确,上述做法在一定范围和一段时间内,会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要忽视这样一个事实: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而且,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上述“快进”等现象很可能进一步加剧。这时,我们是否仍然可能依靠上述办法去解决问题呢?
一位高中教师的自述反映了一些普遍的做法及其导致的后果:“我们的数学教学节奏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本来高中三年,两年半的新授课、半年高考复习,变成了高三一年复习……如此教学,我们真正的新授课教学还剩多少时间?能够真正落实知识生成教学吗?……知识生成教学是一个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适度的引导下,学生打开思路去自主发现的过程……但需要教师给出足够的时间,短时间的知识生成教学,无疑是教师过度引导所致,问题过多、过碎,指向性强,是强迫学生的‘假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提升。”[4]
更重要的是,除了学习上的短暂效果之外,我们还应认真地思考“提前学”等做法是否也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后果?
首先,即使仅从学习的角度分析,相关的做法显然也可能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多次重复显然不是学习的好方法。另一方面,过分依赖他人的学习,会造成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失——人显然不可能一辈子顺风顺水,如果习惯于依靠别人的帮助去克服困难,那么,在人生的道路上又能走多远呢?
其次,长期处在高压之下,学生的心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这方面最常见的现象是厌学情绪:“真没意思!”乃至因为多次挫折而怀疑自己,怀疑人生,甚至“崩盘”——出现精神问题!除了极端情况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随着学生升入更高的年级,昔日同学之间十分常见的友好氛围与合作精神似乎都已成为回忆,而异变成赤裸裸的“竞争意识”,乃至直接导致“人性的扭曲”。
(二)要努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选择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到底应当怎样做?这不只是中小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家长和学生也应当认真思考。
有很多问题因为我们无力解决,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仍有不少事情可以做。这也就如钱理群先生所指出的:“我发现,仍然有很多教师出于教育的良知,坚守在教育一线,凭着他们的韧性精神和智慧,在有限的空间里,改变着自己的教育存在,有限却有效地影响着学生。”[5]这一论述对于家长和学生是同样有效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具有足够的自觉性。这也可被看成真正做好小初衔接的关键。
具体地说,主要强调两点:
一是,努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当然,从学生的角度看,则是努力学会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彻底摆脱学习中的被动局面,包括很好地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节奏等。
对此,应当特别强调观念转变的重要性。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学生进入学校就是要好好地跟教师学,而且也只要能够老老实实地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了。其实,一个更加合适的主张是:做学习的小主人。而且,就像很多学校早已明确提倡的,我们从小学起,就应努力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思想。
更應强调的是,“学会学习”具有超出“学校学习”更普遍的意义。这也就如美国普里策奖三度得主弗里德曼指出的:“随着流动的速度加快,它会渐渐掏空过去给我们带来安全和财富的存量知识。”“你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些知识,可能你还没有出学校的大门,就已经变得过时了。”[6]正因如此,学生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并努力提高自身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你必须知道更多,你必须更加频繁地更新知识,你必须运用知识做更多创造性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完成常规工作。”[7]
具体地,我们从小学起,就应努力培养学生爱看书、会读书、会自学(包括适当地预习)、会思考、会提问、会合作、会总结、会反思的态度、习惯与能力。例如,通过预习可以大致弄清楚什么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可以在接下来的听课与课后复习中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不是平均地使用力量。这方面的一些具体建议可见笔者的《学生如何才能学好数学》一文(《中学数学月刊》,2022年第5期、第6期)。
二是,努力帮助学生学会选择。
以下是这方面的两个实例:
一例是青年数学家陈杲(曾师从维布伦奖和西蒙斯奖得主陈秀雄教授)的父亲陈钱林的“教子经”。“陈钱林有他冷静独立的见解。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就跟孩子说,不要追求100分。考90分不难;从90分到95分,要花一些精力;从95分到100分,要花太多精力。如果能轻松考到90分,说明孩子具备学习能力,不如省下时间自由学习。长此以往,孩子在知识面和自学能力上都会有更多的收获。”“陈杲的姐姐陈杳上初中时,有次陈钱林晚上10点回来,她还在写作业。学校作业多得让陈钱林很有想法,因为已经不能保证孩子9个小时的睡眠了,长期下去,‘影响身体健康,自然人格会受影响的。他建议女儿也像弟弟一样,找老师谈好,自主决定作业量。”也是在父亲的鼓励与支持下,女儿高考时放弃了比较稳妥的浙江大学,选择了不能颁发国家承认的本科文凭的南方科技大学。4年后,陈杳获得了3所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资格,赴国外攻读博士。
另一例是“冰墩墩”主要设计者曹雪的亲身经历。他特别喜欢画画,对数学却始终学不进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十分感谢他的母校南京大学附属中学为他的成长提供了十分宽松的环境:只要他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不要缺课,数学课就可以完全不听,数学也可以完全不学——这时的他就将时间用在了画画之上,画同学和老师的速写,画各种静物……
我们的确应当超出学习而从更广泛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思考,这也就直接涉及如何去做人,包括什么是学习的主要价值,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什么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哪些地方可以适当地“放”,哪些方面又应作出特别的努力……例如,“考试中的高分”显然不应成为人生的主要追求,我们应当十分重视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包括学会与人相处和合作,学会必要的自控和自觉的反思,以及努力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并且由此获得真正的快乐。
正是在上述意义上,笔者以为,学会选择比学会学习更加重要。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即更为直接地关系到学生将来是否真的会有出息。这也可被看成关于中国学生的评论——在国外高校不少教授看来,中国学生只会考试,不会研究和创新——给予我们的主要启示。的确,青年一代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一切都听教师的、听家长的,要有自己的明确追求,要有远大的理想,我们的民族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综上可见,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应特别注意适当地放慢节奏,减轻学生(孩子)的负担,从而让他们更有时间思考;还应注意适当地放手、留白,从而让他们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希望我们的教师和家长都能在上述方面有所思考,有所改进,特别是,摆脱焦虑、放松心情。相信学生一定会因此而感激你们,他们也一定会有更好的成长与未来!当然,我们的学生也应更快地成长起来,特别是,能够较好地做到“创造的自由性与指导的约束性之间的适度平衡”(弗赖登塔尔语)。
最后,相信大家一定可以由以下实例(论述)获得进一步的启示:
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个固执的想法。总觉得,最好的校园应该是可以令人发呆的……校园环境有你发呆的空间和机会……可以自由地对着一丛花或者一片叶子深入思考,可以在树底下捧起一本书忘我地阅读,也可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就坐在那里或者站在那里静静地发呆,不必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也不用担心有人打扰你。总之,最好的校园一定可以让师生,特别是孩子自觉地放慢脚步,从容思想,自由发呆。与此相对照,这实在不能被看成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学生排队买饭时都在看书,走路都是一种小跑,为的就是争分夺秒地学习……师生步履匆匆,除了食堂、寝室和教室、办公室,其他许许多多的角落和空间,对他们而言形同虚设,他们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这样的校园没有情趣,没有内涵;紧张有余,从容不足;“现代”有余,底蕴不足。[8]
在教育的“速成”与“养成”之间我选择“养成”,与其大量“刷题”,不如陪学生读一本书;在教学的“外铄”与“内化”之间我追求“内化”,少强迫,多引导,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长;在教育的“有用”与“无用”之间我更钟情于“无用”,班级的审美教育、底线教育、阳光教育等活动开展贯穿每学期。我知道,教孩子三年,就要考虑孩子30年的成长与发展。[9]
优质的教育从来不肯迎合儿童当下的兴趣;优质的教育从来都是从适宜的高度引导学生——带领学生围绕伟大的事物起舞、成长;优质的教育要求教师的心中首先装着伟大的事物,然后才是学生。否则,爱学生就是一句空话;否则,我们拿什么去爱他们,帮助他们……自由从来不是自上而下赐予的,它是凭借信念和意志争取到的,自由的程度从来都取决于我们坚守正道、向善向美的信念和信心![10]
参考文献:
[1]郑毓信.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小学数学教学180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2129.
[2]金海月.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现状调查与教学启示——基于2020年江苏省小学数学学业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J].小学数学教育,2022(1/2):47.
[3]穆尘.是什么是导致初三的女儿有了厌学倾向[N].中国青年报,20201109(7).
[4]梁永年.高中数学发散性思维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读《中国的孩子玩不起数学》一文有感[J].中学数学月刊,2021(11):1215.
[5]钱理群.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回忆[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5):49.
[6][7]托馬斯·费里德曼.谢谢你迟到——以慢制胜,破题未来格局[M].符荆捷,朱映臻,崔艺,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导读27,185.
[8]厉佳旭.最好的校园令人发呆[J].人民教育,2020(1):4952.
[9]陈立军.陪学生遇见美好的自己[J].人民教育,2020(5):7880.
[10]薛瑞萍.做一个朗读者[J].人民教育,2010(1):3844.
(郑毓信,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从事学术研究与各类教学工作50多年,包括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与各类教师培训工作,多次赴英、美等国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做长期学术访问或合作研究,赴意大利、荷兰、德国等国多所著名大学做专题学术讲演。出版专著3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0篇,学术成果获省部级奖7次。在数学哲学、数学教育、科学哲学与科学教育领域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