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摘要】“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关注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做到联接生活,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可亲、可近。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快乐学习;学习方法
学习的真正快乐,不仅仅是某些知识或技能学会了的成就感满足,更为重要的是学习活动本身。就小学音乐教学而言,伴随着学生音乐审美体验,也能获得学习情感的快乐体验,在这种体验中,能够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学生音乐学科素养。那么,我们应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快乐学习?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三种方法:
一、联接生活,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可亲、可近
音乐源于生活。当音乐与生活联接,能让小学生感受到音乐可亲可近,这种亲近感,是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体验音乐学习快乐要素之一。所以,在《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将音乐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应让学生用音乐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并捕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音乐,学会用音乐审美生活。例如,在教学《再见吧,冬天》这一节课时正值元宵节,在教学设计时,结合时令佳节,为孩子们创设富有节日氛围的生活情境。从一曲台湾童谣《卖汤圆》掀开了音乐课的帷幕,那欢快活泼,幽默诙谐的旋律与歌词,生活化的节奏与动画,让孩子们忍俊不禁,笑灼颜开。开心过后,进入音乐课的常规训练环节,静静地聆听是我们音乐课的基本要求,一曲淡雅幽静的《春野》开始,孩子们展开尽情地想象,有的说,仿佛看到了红花绿树、草儿青青;有的说,仿佛听到燕子呢喃、布谷欢唱;有的说,仿佛感受到清风徐来,春雨润面。孩子们生活化的语言,无不是生活带给他们的体验。该是和冬天说再见的时候了,歌曲《再见吧,冬天》创设了非常生活化的语言:“再见吧,冬天;再见吧,棉衣;再见吧,手套……”孩子们唱着熟悉的歌词,感受着三拍子歌曲的韵律,与冬天依依不舍地说着再见。
当我们将音乐与生活联接,学生就学会了用音乐的耳朵从纷繁的生活中发现、捕捉、鉴赏音乐,带着一份真情、带着一种兴趣去体验音乐、感悟人生,享受到音乐的无穷乐趣。
二、置入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可感、可悟
让学生感悟到音乐之美,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音乐很奇妙, 并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比如,在教学《再见吧,冬天》这一节课时,我们可以结合音乐,通过多媒体播放深冬、初春的风景,让学生感悟到音乐的形象。这时,我们将音乐置入到某种情境之中,具体而言:可以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生肖,每个学生扮演的生肖可以由他们自主地进行选择,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生肖。《十二生肖歌》开始播放后,不同的生肖由扮演该生肖的一个或多个学生来演唱并扮演,比如,在播放到“猴生肖”的部分,就由一群“猴子”们进行演唱,展示猴子活泼的一面;在播放到“马生肖”的部分,就由一群“马儿”们进行演唱,并通过表演展出马的矫健特征等等。学生们虽然演唱和展现的方式不同,但同样从情境中获得了快乐,激发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音乐置入情境,让抽象的音乐生动、鲜活起来,这样可以让抽象的音乐变成形象、具体起来。因为形象、具体,音乐就变得可感、可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实现快乐学习。
三、注重实践,学生感受音乐的可演、可编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比如让学生演奏演唱、艺术表演和节目创编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亲密拥抱音乐,感悟音乐之美,由美的体验,获得快乐。比如,还是在教学《再见吧,冬天》这一节课时,我们设计了“创编歌词”的环节,孩子们更踊跃了,有的小组创编了“再见吧雪人,再见吧雪花”;有的小组创编了“快来吧春天,快来吧小花”;还有小组编成了“快来吧春风,快来吧小雨”。学生从自己体验出发,去经历歌词创作的过程,从而感到音乐的魅力所在。
除了创编歌词以外,还可以用各种实践的方式,表达音乐的节奏之美。比如《小雨沙沙》这一节课教学时,要求学生们在《小雨沙沙》的歌词“沙沙沙”出现时,使用自己制作的工具呈现“沙沙沙”的声音。学生们可能会使用装了沙子的塑料瓶左右摇晃来发出规定的声音;也可能使用易拉罐来模仿规定的声音;还有学生用筷子轻击课桌的声音,总之,出现许许多多不同的情况。学生们的创编方法因人而异的,呈现了多样性,甚至演绎出超出了成年人的想象。学生们在实践中,在操作中,在创造中学习音乐,在这种童趣十足、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享受音乐、发现音乐。
总之,兴趣的培养是小学音乐教育,乃至整个小学教育的关键所在。任何强迫性、排斥性的学习,不仅导致学习意义的失落,而且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倦、逃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