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语文课堂教学衔接初探

2016-07-01 12:39刘春文
关键词:小初衔接语文课堂教学林海

摘 要: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小初语文课堂教学的衔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做好小初语文课堂教学衔接须做到:审读教材,合理定位,研制目标;研读课标,找准切入点,取舍内容;注重方法,读写结合,落实评价。

关键词:小初衔接;语文课堂教学;《林海》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幼小衔接、小初衔接教育一直受到专家、教师、家长的高度重视。2015年9月22日,绍兴市越城区董建奋“越派名师工作室”与“刘春文名师工作室”联袂举行“语文课堂教学衔接”研讨活动。下面,笔者以此次活动中周斌晟老师(小学)和金江老师(初中)同课异构教学《林海》(小学六年级上册的选读课文)为例,谈谈小初语文课堂教学衔接的相关问题。

一、审读教材,合理定位,研制目标

语文教学的衔接,首先在于教材的衔接,包括编排的体系、文本的选择、练习的题型、知识点的呈现等。

人教版实验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和选读三类。这三类课文有机组合,相辅相成,精读课文是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的基础,选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补充,它们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对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小学和初中的单元编制基本一致,教师们颇有研究,而选读课文则往往被人遗忘。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小学部分从一年级下册起便编排了选读课文(每个学期5至9篇不等),而初中教材则不编排选读课文,即只有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选读课文也未作相应的规定。这使得对选读课文的合理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在教材中,与《林海》配套的是一组有关“自然”的课文,这组课文的单元要求是:

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

作为配套的选读课文,应按照单元要求,并基于学生认知,活用单元学习中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基于此,小学的周斌晟老师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注重学生的朗读,想象文章的内容。

(2)通过改编文章段落的训练,感受语言的魅力。

初中的金江老师拟定的教学目标则是:

(1)能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盛气凌人、云横秦岭、点儿、闪动”等词语的意思及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了解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

(2)引导学生运用自读、比较朗读、独立品读等方法,读出大兴安岭岭、林、花之美,品味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和亲切舒服的感觉。

(3)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欣赏林海的美,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

根据教学目标,周斌晟老师将课堂的重点定为文字结构的运用,难点是抓文本中的语言现象。而金江老师则将重点定为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及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了解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难点为在读中品味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和亲切舒服的感觉。

二、研读课标,找准切入点,取舍内容

教学要基于课程标准,体现不同年段的特点。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虽然《标准》没有对选读课文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对不同年段的阅读教学都有明确的要求。笔者选取了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几条要求进行对比。经过对比,笔者以为,小初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衔接:

(一)注重朗读,强化默读

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都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对于默读,要求则从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提高到了500字。因此,衔接教学不仅要强化默读的方法,还要训练学生默读的速度及注重效果的检测。

(二)辨析词语,关注语境

小学高段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断词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初中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小初衔接教学要注重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析词语。

(三)注重表达,体悟情感

小学高段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而初中阶段则还要“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显然,注重表达,体悟作品中的情感,应是小初衔接教学的应有之义。

(四)渗透知识,随文而教

在知识教学上,小学高段要求相对简单,即要求“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而初中阶段则要求“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关注信息和资料的搜集”。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小初衔接教学中,知识教学还是以随文而教的方式渗透为佳。

三、注重方法,读写结合,落实评价

教材编写者安排选读课文的目的是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增强教材的弹性,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也为检测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提供依据。因此,教师应该选择一个最佳点释放选读课文的魅力。

(一)在迁移中习得

人教版实验教材每组课文的学习都有相应的学法,那么如何习得这些方法呢?首先,可以通过配套单元中的精读课文的教学指导,习得这种方法;然后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用这种方法进行半独立阅读,半扶半放;最后在选读课文的学习中,鼓励学生熟练地运用,开展独立自主的阅读,而教师一般不多加指导。

两位开课教师都十分默契地选择了从整体入手,即先让学生阅读整篇文章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周斌晟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朗读,要求学生从有感情地朗读中想象文章的内容,并通过改编文章段落的训练感受语言的魅力。金江老师则抓住“亲切与舒服”这条情感脉络,展开对“岭”“林”“花”的研读,引领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

(二)在比较中仿写

语文课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教材的每组课文配有几篇主题相近的选文,主题虽相近,但写法却有差异。引进选读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选材与写法的异同展开研讨。如精读课文《山中访友》与选读课文《林海》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表达同一主题”。

此外,教师也可以围绕课文中类似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如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对课文中的短句进行了比较。

周斌晟老师主要比较了以下两组句子:

【第一组】

[原句]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

[改句]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的, 顺的,高的,矮的,长的,短的……

【第二组】

[句1]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描绘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句2]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儿点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金江老师也抓住了同样的句子进行比较:

[原句]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儿点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改句]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的,矮的,长的,短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周斌晟老师十分重视文字结构的运用,善抓文本中的语言现象;而金江老师则更进一步,他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从语调的变化体悟句式中蕴含的情感。 在教学中,周斌晟老师还拓展运用了老舍的《草原》,只是显得有点浮光掠影,如果能放手让学生在文中找类似的语言现象,再让学生仿写,效果则会更佳。金江老师的教学也是如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找一组类似的句式,再进行改写、比较,进而体会“点儿”的妙处,也可以提供一个情景或者一幅画让学生仿写。读写结合,有助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在实践中评价

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那么怎样检测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呢?笔者以为,制作任务单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如金江老师在分析“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林”和“花”,并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任务单。

总之,要做好小初衔接,教师应该熟知或者大致了解各个年段的教材编排体系,以及基础知识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取舍教学内容,才能展开适度的教学。

(责任编辑:方龙云)

猜你喜欢
小初衔接语文课堂教学林海
欢 沁
冬阳
寄宿制给小初衔接带来的人际交往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浅论小初衔接阶段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林海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合”乐而“不为”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