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良好运算习惯

2023-12-30 07:53袁晓新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运算能力策略探究

袁晓新

摘   要:提升數学知识学习质量的前提是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十一大核心素养中“运算能力”至关重要,良好的运算习惯培养,直接影响学生运算能力提高。通过关注学生运算实践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习惯培养;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31-0020-04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是一种源于基础数学知识发展起来的高于具体数学知识技能的一种素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其中“运算能力”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小学数学十一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良好运算习惯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计算原理,帮助他们寻找多种计算途径来解决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为学生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中培养运算习惯能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很多学生计算错误的问题并不出在算理、算法、计算能力上,而是因为缺乏顽强的意志力,没有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主要现状为:审题不认真,看了一半就算,结果经常出现很多错误:没按顺序计算,书写不认真抄错符号、抄错数字;列竖式不认真或竖式排列乱七八糟,经常出错,有时甚至连自己也找不到;题目算完不验算。不良的运算习惯,是造成学生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培养小学生良好运算习惯不但能全面的提高数学计算能力,而且对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也有着莫大益处。如何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培养良好运算习惯,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谈。

一、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加强运算方法指导

在《课标》和核心素养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确保每一位小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都过关。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对每一位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能力强弱等进行深入观察与分析,并根据每一位小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计算能力培养,以此来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一)“多样化训练”策略:激发计算兴趣

每天课前坚持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用卡片、小黑板、同桌同学互相出题听算;课中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等。 这样每天坚持形式多样的训练既能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又在互相监督中形成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二)“审题核对”策略:促进思维发展

计算题也要认真读题审题。“一看”数字和符号,研究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和内在联系;“二想”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明确算理,能否简算。 “三算”,摆竖式还是用递等式,认真写每一个数字;“四查”,检查有没有抄错题,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 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脱式中的每一步都要与上一步的数字、符号核对;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三)“榜样示范”策略:熏陶感染学生

“榜样”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课堂教学中,注意规范书写汉字、数字、符号,规范书写的计算格式,画直线或等号要用直尺,板书和批改作业时有条不紊,认真仔细。用视频展台展示书写工整的作业本、练习本、演算本等。

(四)“验算灵活性”策略:体验成功喜悦

培养验算灵活性是学生理解算理、算法和提高计算技能的有效策略,也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手段。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逆算、复算、估算、交换数字的位置等验算方法进行验算,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乘和除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对于意志力薄弱,不能自觉坚持检查和验算的学生,教学中一要耐心辅导学生验算的方法,如“再算一次”“逆运算”“估算”等;二要小主人自治,互相监督养成检查的习惯;三要抓住恰当的时机多表扬激励;四让获得好成绩的学生展示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检查的习惯就形成了。

(五)“演算本规范”策略:杜绝错误根源

准备专门的演算本,在演算本上清晰有序验算。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学生计算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这意味着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才能完成作业。然而大多数的计算题,往往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采用心算是无法得出答案,这就是造成错误的根源。平时必须要求学生准备草稿本,每次必须在草稿本上进行计算,同桌互相对草稿本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严格要求学生,在草稿本上必须规范计算,不能东一块、西一块,既影响美观,又会造成计算的混乱,最终导致错误的答题。

(六)“对比筛选”策略:提升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通过口算、笔算、估算、简算等计算方法的对比、优化,能根据算式特点筛选出简单有效的算法。在学生基本理解各种算理、运算性质和定律后,教师可以在课上用希沃白板课件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的计算竞赛,竞赛题可以选择混合运算或简便计算的题目, 让学生大脑高速运转起来,灵活选择方法,算得快算得准。

(七)“激励评价”策略:激发学习的动力

语言、体态激励策略、加分策略、小红花策略、小彩贴策略、“小特权”策略等。发挥教师的激励性作用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主动验算的学生和验算草稿纸工整细心的同学,口头表扬或者在作业本上批阅简单的激励性语言:“你认真计算的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加油吧!”“你的思维很灵活!”等等。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用希沃白板课件中的即时上传功能展示做题正确、书写规范的同学作业图片,给予大拇指、小星星等等,并提醒学生“认真思考能减少错误,不信试一试”等等。

(八)“错例賞析”策略:提升思辨能力

捕捉典型错题,不轻易放过错误,停下来引导学生欣赏、剖析错误。虽然计算方法、算理都明白了,可是在实际计算时有些仍然会出错。课堂教学中根据计算内容设计错例分析。如安排病题诊所游戏环节: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出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改正。这样多数出错的同学都会豁然开朗,没做错的同学也会防微杜渐。

(九)“小先生”策略:培养责任担当

利用生生互动、师友互动、小助教、小先生,互相纠错、提升。鼓励学生班内、组内主动承担角色,发挥各自的特长,小组合作,一对一结对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时,提前布置任务: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有关知识,并拍摄好照片或录制视频,或者将相关内容做成手抄报、ppt等向大家展示。上课时每个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当“小先生”,想把自己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一个个都自信满满,展示的内容、形式丰富多彩:A同学将从网上搜索到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方法”制成了PPT,图文并茂,使我们了解到了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小画家”B同学把搜集到的相关知识做成了手抄报;“小淘气”C同学将本小组研究一个简便计算定律和性质的情景录了下来,使我们更深入理解了简便计算的规律,我们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课堂上,我们要面向全体,争取“人人都当小先生”,但是同时我们也要重点培养出色的“小先生”,使他们的潜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在数学课堂上起示范引领的作用。

(十)“不贰过”策略:锤炼坚强意志

班内分学习小组,自主探究如何提高计算准确率,每个学习小组建立错题积累本,整理本组同学的错题,并在旁边批注错误原因以及反思改正方法。争取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通过这样的策略帮助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提高运算能力。

二、关注运算实践,形成良好习惯

运算能力是一种综合的学习能力,所以培养与提升策略要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这需要教师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引导与激发。

(一)培养良好审题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能仔细读题,看清数字和符号。审题并不仅仅发生在计算之前,在计算的过程中,仍然要求学生不应忽略审题的过程。因此,审题要贯穿在计算的全过程。如计算“38+15×5+25”时,按运算顺序规定先算第二级运算,当计算15×5得75后,发现75和25可以利用加法结合率先计算比较简便。可见坚持认真审题是培养良好运算习惯的关键。

(二)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做计算题时,一些学生觉得简单,内心不重视,马马虎虎,像数字抄错、上下行抄错,还有的人不按运算顺序,进位的数加错数位,把乘法做成加法,减法做成除法,有的学生急躁,时有把“3”写成“7”、把“8”写成“3”,还有的学生因为紧张,会把商中间有0写成商中间无0等等。利用组内自治检查要求学生按格式认真书写每一个数字和运算符号,把错误的诱因阻断,培养良好习惯,提高运算能力。

(三)培养检查验算习惯,提升综合素养

能自觉核对原题、核实结果;用逆算、复算等验算方法验算;有演算本,演算本上也要规范计算。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了善于检查、验算的习惯,学会检查、验算的方法,提高了计算能力,也提升了数学综合运用的素质。

(四)培养优化算法习惯,提高思维灵活性

通过小组合作,小先生、小老师、小助教层出不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大家记住“一看、二想、三算、四查”,能主动审出算式特点,选择简便有效的算法。每结课前用多媒体课件设计计算游戏竞赛PK,练习各种计算类型,重视口算和笔算练习,为估算积累经验,重视估算练习,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估算方法,形成估算技能,用估算去检验计算结果的习惯,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五)培养错例反思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

每个小组都能够自觉反思并且在“错题积累本”进行整理,班级定期展示,给予鼓励表扬。计算正确是我们计算的最终目的,学生和家长把一些错误归结为“粗心”是不准确的,其实根本原因就是他没有养成良好运算习惯。因此学习中,不怕学生出错,就怕学生不会反思,要注意培养学抓住错误反思的习惯,才能不会再错。

三、总结

总之,良好运算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强化、长期训练、时而反复的过程。要减少学生计算的错误,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小先生、小老师、小助教、小主人”的作用,一对一结对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团结共进。而初步的运算能力形成后,也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动家长参与,不断巩固、发展和深化,才能趋于完美,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有了好习惯才能形成运算技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运算能力提升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罗善彪.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浅见[J].新课程,2021,(30):31.

[2]刘   芬.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20,(12):78~79.

[3]刘   炜.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

[4]杨   枝.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中国培训,2016,(02).

【责任编辑 王   悦】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良好运算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90417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运算能力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初探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