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高职“大思政课”建设的多重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3-12-25 01:26范光宇
职教通讯 2023年11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高职院校

摘 要:新时期高职“大思政课”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针对性不强、特色不明显、系统化有待提升等深层问题。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强化高职“大思政课”社会化实践属性,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定位,注重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频共振,在“三全育人”指引下进行更为完善的顶层设计,以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高职“大思政课”师资队伍,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保持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应有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化

作者简介:范光宇,男,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层党建。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23)11-0067-07

2021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委员分组发言后,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尽管高职院校各类育人载体为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充分挖掘载体潜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从结果来看,依旧难以体系化和系统化。因此,做好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就必须牢牢抓住高职院校特点,以社会实践课程化为路径,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赋予“大思政课”旺盛的生命力。

一、高职“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分析

分析高职“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可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展开。从理论逻辑来分析高职“大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是要解释一个问题:高职“大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高职思政课建设方面的长期探索结果;从历史逻辑来分析高职“大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是想解决一个问题:我国在“大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方面的探索是否延展了我国关于高职思政课建设的成功探索,是否符合我们国家关于高职思政课建设的基本经验总结,有没有坚实的历史经验依托;从实践逻辑来分析高职“大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是想解决一个问题:高职“大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是否在高职院校和教师中得到了响应,并取得一定实践效果。

(一)理论逻辑

“大思政课”实践化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观这一根本命题。思政实践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还是从教育实践哲学的角度,都印证了这一观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逐渐形成了实践育人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教育观的继承与发展,是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继承与扬弃[1]。

我国学者围绕实践育人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研究表明,高职“大思政课”实践化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观,推进高职“大思政课”实践化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实践的重要价值的一种遵循和发扬,是对中国共产黨人通过鲜活的实践坚定人的理想信念、提升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深化[2]。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高职“大思政课”实践化建设不仅是一个当务之急,更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推进高职思政课再上新台阶、体现新要求、达至新质量的必要措施,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托。

贯彻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实践的重要思想,就必须更加体现出实践性,体现出时代性,并与中国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底色和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建设在更高标准上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要求。换言之,只有扎实推进高职“大思政课”实践化建设,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贯彻马克思主义。

(二)历史逻辑

“大思政课”实践化延续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史传统。以学生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和研学旅行为例,长期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蓬勃开展,但仍然存在持续性不强、行政色彩浓、教育维度单一等问题。有研究者指出,构建志愿服务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重要路径,其实现途径包括完善志愿服务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理论教学、实践平台、评价体系等方面。就勤工助学而言,勤工助学活动也具有与社会综合实践、专业实习同样的课程性质和功效,能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有学者提出,用课程化管理模式管理勤工助学工作,需增加指导教师和课外辅导员的数量,使学生提前进入实习阶段,这有利于学生就业。就研学旅行而言,研学旅行虽然发端于中小学,是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计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但也逐渐被众多高校借鉴采用,成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之一[3]。有学者提出,研学旅行课程化是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常态化开设的实然路经。这些探索虽然没有融合性地直接指向高职“大思政课”实践化,但他们作为高职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均成为一种历史性支援。志愿服务从表层面上看是属于课外实践的一部分,具有更多的课外教育色彩和公益色彩,但正是由于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更多地是要进行倡导,而不是进行制度化的安排,体现了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公共品德与社会责任的一面。从这种意义上讲,对志愿服务进行课程化建设的难度可能更大。即使如此,也有学者十分明确地提出志愿服务的课程化建设,从一定程度上更加体现了学者对当前社会实践的教育价值的重视,也从一定侧面上体现了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关照,体现了在实践中育人的一种根本追求。勤工助学也具有类似特点,也具有一定的志愿性,需要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主动提出申请,其并不是一种全员覆盖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使在这种背景下,也有学者十分明确地提出课程化建设的想法,并且也有类似的成功实践(如第二成绩单制度的成功实行),充分体现了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对实践育人的重视。研学旅行方面,研究和实践都表明,高等教育也在深入地推进研学旅行,许多高校都推出了多种多样的研学旅行项目。随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相关项目的深入推进,更多高职院校在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中引入研学旅行方式,其将以显性化的状态进入高等教育社会实践中,不仅成为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还将发挥引领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研学旅行也会逐渐规范化、科学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进课程化。

总之,推进具有社会实践性质的实践活动课程化建设一直是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历史延续。这些探索性、先进性的思想和实践,为高职“大思政课”实践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依托,也是当前高职“大思政课”实践化建设的积极历史渊源。

(三)实践逻辑

“大思政课”实践化有效推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推动高职思政课社会主义课程化建设既有本科高校的个体经验,也有省域层面的成功设计。如山东理工大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设置的、覆盖所有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学校优化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形成了合力育人的“大实践”格局,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的基本规范,建立起实践教学运行的一系列保障制度[4]。2005年,北京科技大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采取“课堂集中授课10学时、课外组团实践14天”的教学模式[2]。江苏以“境脉学习”为青少年社会实践课程化的逻辑起点,研制数百个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因此,从我国实践来看,本科层次的高校在“大思政课”社会实践方面已经作了很多实践探索,而且这些实践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效果来看,尤其是从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实践课程项目来看,其不仅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课程,而且在权威的官方杂志上进行了报道,说明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上是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效果,值得进行经验总结和大力推广,并结合新时代进行更多创新。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实践化建设,不仅可以从本科院校前期探索的基础之上汲取能量,更可以依托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实践性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在新时代进行更多创新探索,发挥后发优势。

同时,域外部分类似的实践探索也具有一定参考性。美国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课程化的艺术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从美国爱荷华大学音乐学院案例中可以看到,尽管艺术实践可能更多地属于专业实践的部分,且我国高校在开展类似专业实践的过程中也具有公益性质,并进行了很多制度性设计,但其基本逻辑与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是基本一致的。我国高职院校进行社会实践、尤其是在暑期社会实践中,也大多结合了专业优势进行社会实践项目的设置。因此,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的纯粹专业实习,也是具有普遍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是更加注意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相结合。

总之,推进高职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不仅具有坚实的实践依托,而且是我国长期社会实践的自然延展,在新时代更加具有社会价值、时代价值,需要进行大力推动。

二、高职“大思政课”实践化建设的价值规律

高职“大思政课”实践化建设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教学中单独某一环节的简单规范化。从更广泛意义上看,高职“大思政课”实践化建设不仅涉及思维方式、教育体制机制,而且涉及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性、灵活性,还是解决高職思政课关键难点的一种可贵探索,具有多元多维的价值。

(一)倡导和践行实践育人思维方式

实践育人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体现了新的教育观。对于高职思想政治课来说,长期以来,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更多地将思政课视为理想信念、思维方法的一种教育,而高职思想政治课更多地是以讲授法进行的,体现了灌输理论、记忆理论在思想信仰当中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高职思想政治课也通过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安排实践课时等方式不断地推进理论与实践的连接,但这种连接更多地还是具有散点性质,没有更好地体系化。尽管可以从更多的实践当中汲取力量,进行更多创新性探索,但是推进高职“大思政课”实践化建设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设计,依然具有很强的价值。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不仅可以从更多层面为高职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课建设提供新的思路,而且会提供新的视野。实践育人和理论育人,体现了两种不尽相同的理想信念和思维方法教育的起点。诚然,尽管这是两种不同起点、两种不同路径,但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即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升和精神内化方面的推进。而且,高职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可以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为体悟理论提供更强的助力,对在新时代更好地理解高职思想政治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新的破解思路、新的教育思想。

(二)引领高职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再上新台阶

高职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是教育部近年来提出的一项明确要求,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过程中应当高度关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是高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显而易见,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往往是由行政部门推动的,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特色项目,或者是在创新性制度设计的层面进行探索。这些实践探索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也为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实践化建设提供了很强的现实依托。但是,要在新时代从更高层面上建设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必须具有更好的理论引领,更好的制度支撑,更好的体制机制供给。只有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更持久的拉力、更强劲的推力。推进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实践化建设,能引领更多的教师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关键价值,从而为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解决思想统一问题,也可以在实践当中更好地发挥出多部门协同、多主体参与等潜在优势。

(三)全面发挥境脉学习优势

境脉学习是一种基于境脉主义哲学观和全域学习理论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范式,讲求在实践境遇中学习,用批判性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是一种适用于所有课程学习的综合性学习模式。境脉学习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依托,也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境脉学习理论的哲学观和教育观从理论层面凸显了社会实践的重要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教育理论中的新应用,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建构。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两张皮”的情况,教师的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实质性提升水平是存在差距的,且这个问题还长期存在,并日益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环节。随着面向灌输的理论课程讲授法的提升,包括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引入案例教学视频音频或网络资料等,这尽管可以增强理论的亲和力与渗透力,但如果离开鲜活的社会实践、学生的亲身体悟、学生内心的认同和内化,依然会效果不佳,使理论水平的提升不一定能真正转化为现实实践。而且,现实实践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何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破解,怎样影响学生的理论认知,也都需要进行观察和监测。这种观察和监测不仅仅是教师的分内工作,而且也需要有学生的参与。对于教师而言,如果不能从课程化建设的角度来观察和监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会大大降低对社会实践价值的弘扬。对学生而言,如果在大学学习阶段不能成功解决现实实践中的理论认知问题,在其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还会遇到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的非线性因果问题。而且,学生在毕业之后就不再便捷拥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职院校教师的切身指导,他们在理论认知上可能会出现摇摆。因此,推进高职院校的“大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可以将这种问题破解、疑惑产生、甚至是理论不坚定的现象及早展现出来,然后再由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的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指导,会让大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破解实践问题的具体方式方法,从而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的触角以前置化的方式内置于大学生思想观念锤炼之中,具有很强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

(四)有效破解高职思政课关键难题

从国内各高校课外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来看,普遍存在重课内、轻课外,课外教育规范性不够等问题。社会实践虽然也有部分院校的成功实践,但仍处于散点状态,相关课程内容和形式陷入困境。如人才培养理念容易出现偏颇,相关课程内容和形式陷入困境,师生参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使得其既没有进入专业课程的核心环节,也没有以成熟化的样态进入思政课矩阵。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这些能力不足、机制不畅、方法不活等问题,需要抓住重点以破解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实际难题、分类推进[5]。

从深入层次上分析上述问题可以发现,其原因主要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从实践来看,由于高职院校的“大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建设没有正式列入日程,仅仅是部分高等院校的一种探索,其理论的科学化系统化方面是存在很大欠缺的,无法有效地解决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师对实践育人价值的充分认知。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就会表现为对以下问题的模糊认知:社会实践究竟具有多大的教育价值,社会实践对于学生理解理论、在理想信念上进行更好地跃升究竟能起到多大的帮助作用,以及社会实践与理论的讲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可见,大多数教师出现重课内轻课外的现象是难免的。再者,由于在工作量计算、教师职责分配等方面也没有进行很好的制度设计,就会出现“我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差不多”的一种情况,影响其社会实践指导的质量、水平、数量等,为外在问题的表现埋下了不良因素。理论上的缺陷还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由于没有进行课程化建设,部分教师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并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实践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没有进行课程化建设的背景下,关于社会实践的探索尽管在部分本科院校是成功的,或者在部分教师那里是成功的,但它的影响力却是有限的。另外,在进行高职院校“大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的背景下,成功的探索可以更好地凝结成具有实践操作指导意义的实际成果,这对于完善社会实践的重要价值将具有顶层设计的功效。

三、高职“行走的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行走的思政课”建设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提升政治站位和理论基础,借鉴境脉学习理论,在“三全育人”指引下进行更为完善的顶层设计,以灵活方式建设高职院校“大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师资队伍,把握方法论涵育这个龙头,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保持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

1.突出思政育人体系的系统性。要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双向融汇为抓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推动实践思政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从项目化、社会化、基地化、课程化等四个方面切实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等学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在“三全育人”框架下進行更好的顶层设计既具有可行性,也有其必要性,可以突显高等学校教育的特色,与高等学校学生和教师群体的高知识水平储备相匹配。实践育人可以与科研育人、组织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等进行更为密切的联系。实践育人取得的重要成果,不仅可以为其他育人项目提供更好的参考借鉴,而且高职院校“行走的思政课”建设还可以为更好地整合各个育人项目的实际价值提供一个平台。比如,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开展丰富多样的科研学习和科研实践,既具有专业学习成长的性质,也具有在实际实践应用中提升理论水平、提升技能水平的重要价值,本质上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特色。科研育人、资助育人、心理育人等设计本质上也有很强的实践育人特点,推进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性思政课程建设,不仅可以更好地整合各种育人项目中的成功实践,而且能为这些育人项目实践的有力推进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托,提供更好的框架性设计。在“三全育人”设计上进行更好的顶层设计,要求设定更好的体制机制,以便为各大育人项目与实践育人的融通提供更好的机制性和路径支撑。

2.强化思政师资队伍的多元性。当前高职院校“大思政课”中,社会实践在数量和体量上并不小,高职院校师生已经在社会实践的指导和参与上有了很多的直观体验,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大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双元结构教师这个层面进行推进。长期工作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师资具有更强的理论水平,可以为高职院校整个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对于发挥高职院校“大思政课”社会实践的理论价值、为其充分展现在理想信念方面的价值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大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具有更强的实践性,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实际经验做依托,也需要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志愿服务的指导教师、社团指导教师、广大学生工作者群体的积极性,体现高职院校“大思政课”社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更好的包容力、拓展力。当然,高职院校“大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师资队伍是一个长线工程,并不是将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简单地进行整合,更不是简单地用1+1的方式进行拼接,而是要实现理论性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实践水平的更好契合和更好耦合,让各种来源的师资队伍能够在理论建设和实践指导方式上有更好的协同,能够进行更大限度的共同提升。同时,为了推动教师投身于高职院校“行走的思政课”建设,也可在体制机制、专项经费资助等方面进行更好的设计。

3.突出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性。实践性是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保持其思想政治性,也需要体现出一定的理论高度。这是由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社会实践的课程化不仅仅是增加一个理论课程部分,更重要的是体现出这个课程的实践性。在这方面,离开了广大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意见的收集、整理、提炼,就会降低社会实践课程的实际指导意义,无法充分体现这一课程的实践特色。重视学生意见、建议的收集,并将之作为高职院校“行走的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因为社会实践中学生具有更强的参与度。在这方面,其他政治理论课达不到这样的学生参与程度。在其他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尽管也会让学生通过演讲、实践案例等方式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但更多的还是以讲授理论辨析为主。社会实践课程则与其他课程不同,更关注学生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提升。因此,在高职院校“行走的思政课”建设中,让学生有更高的参与度不仅具有可行性,也具有必要性。学生在社会实践当中的成功实践、直接体验、心得体会等应该成为高职院校“行走的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来源,需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并进行必要的收集,将其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保持高职院校“行走的思政课”建设的动态性和灵活性也是时代要求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不同时代的大学生也需要参与相同的社会实践,以便更好地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光荣使命。要使社会实践课程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必须十分重视内容的动态性和灵活性,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在社会实践当中把握时代脉搏,更好地理解理论内涵,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实践性、亲民性,也有利于增强社会实践课程的吸引力。从这个层面上讲,高职院校“行走的思政课”建设如果失去了动态性和灵活性,也会在增强理论指导意义的同时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和活力。上述两方面都是由高职院校“大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的课程性质特色所决定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更好的把握。

总之,高职院校“行走的思政課”建设是一个需要多元参与、动态更新的过程。高职院校“行走的思政课”建设,不仅需要体现时代性,而且需要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契合,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关于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设计;既要进行创新性的建设,也要进行创新性的实践,以更好地在互联网时代与青年大学生日益广阔的知识储备、信息获取来源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高职院校“行走的思政课”建设推向深入,既使其具有较高的起点,也使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更好地达到良好的课程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晓红.高校志愿服务教育课程化路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5):85-88.

[2]杜海斌.论高校勤工助学的课程化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6):18-20.

[3]殷世东,程静.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4):116-120,115.

[4]张慎霞,穆文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1):64-67.

[5]刘宏达,许亨洪.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内涵、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70-176.

[责任编辑    曹   稳]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he Social Background: Multiple Logic and Practical Path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AN Guangyu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weak targeting, unclea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eed for improvement in systematization. Tak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he Social Background" as the carrier,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 practice attribute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positioning of Marxist theory discipline,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on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arry out more comprehensive top-level desig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in order to make du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cultivation of new generations who bear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by building teaching team for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the curriculum-based social practice, and maintaining the dynamic updating of course content with a broader perspective.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urriculum- based social practice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高职院校
党史学习中“大思政课”的价值旨向与实践进路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基本遵循与实践进路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