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娟
摘 要: 解三角形问题融合了初中平面几何与高中三角函数等知识,是数学知识交汇的一个重要桥梁,成为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个重要主干知识点.结合一道高考真题进行实例分析,从不同思维视角切入,总结解题规律,启示教学学习,指导数学教学与学习.
关键词: 解三角形;三角函数;平面几何;面积
解三角形模块知识是高考解答题中的一个重要主干知识,该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平面几何、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相关知识,有时还交汇融合了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平面解析几何等其他知识,是落实数学新课标中“在知识交汇点处命题”的指导思想,成为高考命题中的一个基本考点,倍受各方关注.
1 真题呈现
【高考真题】 (2023年高考数学新高考Ⅰ卷·17) 已知在△ABC中,A+B=3C,2 sin (A-C)= sin B.
(1) 求 sin A;
(2) 设AB=5,求AB边上的高.
2 真题剖析
本题通过两个小题的合理设置,以题设中的三角形三内角的线性关系式,以及三内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为问题背景,通过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应用与转化来求解相应角的三角函数值;并在此基础上,借助三角形中一边的长度条件,结合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来确定该边上的高.
该问题相对比较基础,作为解答题的第一题,难度中等.问题的合理设置,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数学核心素养.
在具体解题时,要善于审题,巧用“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弦定理等),妙借“公式”(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采用有效的策略,合理化归,巧妙转化,优化解题过程,提升解题效益.
3 真题破解
解析: (1) 方法1 (三角恒等变换法1)
由于A+B=3C,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 π ,可得C= π 4 ,
由2 sin (A-C)= sin B,可得2 sin A- π 4 = sin 3 π 4 -A ,
展开有2 sin A cos π 4 -2 cos A sin π 4 = sin 3 π 4 cos A- cos 3 π 4 sin A,整理可得 sin A=3 cos A.
又 sin 2 A+ cos 2 A=1,可得 cos A= 10 10 , sin A= 3 10 10 .
方法2 (三角恒等变换法2)
由于A+B=3C,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 π ,可得C= π 4 ,
由2 sin (A-C)= sin B,可得2 sin (A-C)= sin (A+C),
展開有2 sin A cos C-2 cos A sin C= sin A cos C+ cos A sin C,整理有 sin A cos C=3 cos A sin C,
可得 tan A=3 tan C=3 tan π 4 =3,则有 sin A=3 cos A.
又 sin 2 A+ cos 2 A=1,可得 cos A= 10 10 , sin A= 3 10 10 .
解后反思: 解三角形中涉及内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解,往往离不开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应用.而不同视角的三角形内角关系的变换,也为不同视角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应用提供基础,有效开拓逻辑推理的思维视角,殊途同归.
(2) 方法1 (三角形面积法)
由(1)得C= π 4 , cos A= 10 10 , sin A= 3 10 10 ,
所以 sin B= sin (A+C)= sin A cos C+ cos A sin C= 2 5 5 ,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AB sin C = AC sin B = BC sin A ,则有 5 2 2 = AC 2 5 5 = BC 3 10 10 ,解得AC=2 10 ,BC=3 5 ,
而△ABC的面积S △ABC= 1 2 AC·BC sin C= 1 2 ×2 10 ×3 5 × 2 2 =15,
设AB边上的高为h,则有S △ABC= 1 2 AB·h= 1 2 ×5h=15,解得h=6,所以AB边上的高为6.
方法2 (正弦定理法)
由(1)得C= π 4 , cos A= 10 10 , sin A= 3 10 10 ,
所以 sin B= sin (A+C)= sin A cos C+ cos A sin C= 2 5 5 ,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AB sin C = AC sin B = BC sin A ,则有 5 2 2 = AC 2 5 5 = BC 3 10 10 ,解得AC=2 10 ,BC=3 5 ,
设AB边上的高为h,则有h=AC sin A=2 10 × 3 10 10 =6,所以AB边上的高为6.
方法3 (平面几何法1)
由(1)得C= π 4 , tan A=3 tan C,
在△ABC中,过点B作BE⊥AC,垂足为E,过点E作EF⊥AB,垂足为F,过点C作CH⊥AB,垂足为H,
如图1所示,设AE=x,则BE=CE=3x,在 Rt △ABE中,AB= 10 x=5,解得x= 10 2 ,
利用等面积法可得EF= x×3x 10 x = 3 2 ,
结合比例性质可得 EF CH = AE AC = 1 4 ,所以CH=4EF=6,所以AB边上的高为6.
方法4 (平面几何法2)
由(1)得C= π 4 , tan A=3 tan C, cos A= 10 10 ,
在△ABC中,过点B作BE⊥AC,垂足为E,过点C作CH⊥AB,垂足为H,
由于AB=5,则有AE=AB cos A= 10 2 ,
则有BE=CE=3AE= 3 10 2 ,可得AC=AE+CE=2 10 ,
利用等面积法可得CH= AC×BE AB = 2 10 × 3 10 2 5 =6,所以AB边上的高为6.
解后反思: 求解三角形中对应边的长度问题,往往是借助对应边所在的三角形的结构特征,从解三角形思维、平面几何思维等角度突破.而涉及三角形中的高的长度问题,经常用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函数的定义等来转化与应用,这些都是突破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4 变式拓展
在“一题多解”的基础上开拓并发散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巧妙进行“一题多变”,达到“一题多得”的目的.
变式 已知在△ABC中,C为钝角, sin (A+B)= 3 5 , sin (A-B)= 1 5 .
(1) 求证: tan A=2 tan B;
(2) 设AB=6,求AB边上的高.
解析: (1) 由于 sin (A+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 3 5 ,
sin (A-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1 5 ,
以上兩式变形并整理可得 sin A cos B=2 cos A sin B,
两边同时除以 cos A cos B,可得 tan A=2 tan B.
(2) 由(1)知, tan A=2 tan B,
利用平方关系可得 cos (A+B)= 1- sin 2 (A+B) = 4 5 ,
则有 tan (A+B)= sin (A+B) cos (A+B) = 3 4 ,而 tan (A+B)= tan A+ tan B 1- tan A tan B = 3 4 ,
结合 tan A=2 tan B,整理可得2 tan 2 B+4 tan B-1=0,解得 tan B= -2+ 6 2 (负值 tan B= -2- 6 2 舍去),
所以 tan A=2 tan B= 6 -2,
设AB边上的高为CD,则有AB=AD+DB= CD tan A + CD tan B = 3CD 6 -2 =6,解得CD=2 6 -4,
所以AB边上的高为2 6 -4.
5 教学启示
5.1 代数思维
解三角形问题中的代数思维,是以解三角形中定理应用实现三角形中边与角的转化,借助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加以合理应用;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运算,借助平面解析几何思维来合理运算.
代数思维中,经常还要综合函数与方程、三角函数、不等式、平面解析几何等相关知识来分析与处理.
5.2 几何思维
解三角形问题中的几何思维,是以解三角形的本质出发,作出对应的平面几何直观图形,借助边或角之间的几何关系,结合平面几何知识进行合理直观想象与逻辑推理来分析与求解问题.
几何思维中,经常还要综合平面向量、三角函数、平面解析几何等相关知识来分析与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