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永聪
在推进社会文明建设以及时代发展背景下,培养更多优质人才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是满足国家发展战略人才需求的重要路径。新时代优秀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还要拥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语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理解、表达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提出初中语文课堂运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提升教育工作质量,关注初中教育现存问题,培养综合能力与素养更高的学生,不仅是初中教育教学优化改革工作的重点,更是落实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质量,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一、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的内容
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强调两个方面,即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互助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日常教学期间,应先按照某一标准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并引导学生确立组长,明确各个组员的分工,使其了解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而后,在组长的带领和组织下完成组内学习或多个小组合作学习。显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师教学环节,对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并将其内化。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困难,要及时反馈给组长,组长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优先让小组成员一同解决该问题,若依旧无法解决则需反馈给教师,教师再给予针对性指导。
互助学习要求学生之间能够做到互相帮助,树立团结、协作意识,以此保障知识、技能在组内进行传递、落实。互助学习不仅有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在班级中构建和谐、积极的学习环境,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并对学生学习以及后续教学工作的推进提供助力。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用“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的原则
(一)以问题为中心
初中语文的理论讲解知识较多,实践部分也占据较大比重。开展教学时,教师应打破以往固有的课堂单方面传递知识的教学模式,将教学重心放在问题驱动层面。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以及自身进步,往往是在问题的引导和困难的催化下实现的。所以,想要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教师需要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为学生制造“麻烦”与“问题”,引导学生整合自身知识架构,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尝试在与其他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一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实现“自主互助学习”,还能在问题的驱动下,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和记忆。
站在初中生的角度分析问题,与同学一同学习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获得更大的幸福感,便于生成主动学习语文的动力,以此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比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再随机选出1—3名学生回答问题,以此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引导学生实现自主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语言等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体
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感受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来说至关重要。受到成长规律、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已经具备感知、判断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意识,并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主意识,若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想法和心情,很容易激发师生之间的矛盾,导致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甚至排斥语文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关注并重视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教学过程,主动尝试用朋友的方式与学生相处。当教师做到足够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学生也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教师的善意,从而主动配合教师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合作意识。
(三)关注学生个性化差异
在一个班集体中,由于学生个性化差异,不同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意愿,从而导致语文成绩不统一。若学生自身理解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记忆能力更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表现得更加突出,语文成绩自然也会更好;但如果学生自身的記忆能力、理解能力不强,会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遇到更多问题,再加上缺乏教师的引导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会对语文学习逐渐失去信心,导致语文成绩难以提升。所以,教师需要足够了解班级的每一名学生,正确看待学生个性化差异问题,继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为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提供更加公平的学习机会。
三、初中语文课堂采用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借助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为了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相应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优先明确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或为其设计科学的学习目标,其中包括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学习目标。当学习计划与学习需求相符之后,学生自然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主动向着学习目标迈进。由于初中生的心理尚未成熟,难以实现高质量的自我约束,所以,教师应利用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并让目标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推动力。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其制定内容不同、难度不同的学习目标,保障语文学习目标与学生自身能力的适配度。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班会、座谈会等形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当前的心理负担以及抗压能力;其次,教师将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与语文成绩相结合,为学生量身制定学习目标,培养学习自信,鼓励学生用自身努力,实现相应的语文学习目标。当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之后,会不自觉地与周围同学一起进行学习交流,实现学生之间、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进而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共同成长。
(二)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小组讨论
在实施自主互助学习模式期间,教师应重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就感,这样便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对此,教师应抓住教学环节出现的各个契机,结合语文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用问题引导法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以《木兰诗》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等问题,以此为课前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主人公作为女儿身替父出征的决心,体验主人公的高尚情操。这种教学方法更为灵活、生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动力更强,便于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
(三)培养合作意识,促进合作学习
通过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当前初中生普遍存在缺乏合作意识的情况,对合作学习的认知程度不足。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积极承担自身职责,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借助小组合作教学等方式促进班级学生实现协同成长。合作学习要求由多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能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任务进行共同学习,并保障小组成员具有更为明确的分工。
以《回忆鲁迅先生》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教学任务进行划分,为每一个学习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一个小组负责简要概括文章内容,一个小组负责回答教材在文章后提出的问题,一个小组负责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等。当每个小组之间的学习任务不同且带有一定竞争元素时,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得到充分调动。
(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意识
学习是一次次对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需要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推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探究中。因此,培养和增强学生探究意识的前提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和提高。
以《永久的生命》一课教学为例,初中生对“生命”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在小组探究生命为何永久时兴趣很高,但作为一篇散文,其中部分内容难以通过字面进行深层理解。对此,教师应与学生一同探究这篇散文的内涵,鼓励学生先进行自主思考,再与教师进行讨论,促进学生发散思维,使其从本质与内涵出发,对语文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学习动力的提升,使其在兴趣的驱动下深入探究。
(五)组内互动探究,组外相互竞争
“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可以分为组内活动和组外互动,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推进,一同构建了“自主互助学习模式”的整体。
组内活动要求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或问题,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组内同学之间的沟通和讨论,每名学生都可以自由发表想法和意见。采用组内互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当学生完成组内互动后,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后续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
组外互动需要教师采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等手段,让小组之间形成“对立”或“协同”关系,以此激活学生学习动力。比如,当学生完成组内互动之后,教师需要对小组内部的学习、谈论情况进行评价,再结合教学目标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奖惩。这样便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对落实“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初中语文课堂采用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加强组内沟通
在“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各种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加强学生组内沟通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在教学时,教师应重视组内成员的分配情况,保障学习小组内拥有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引导其充分发挥自身带头作用。组内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也要有所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小组讨论、学习得以顺利、高效推进。
(二)注重课前引导
重视课前引导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观意识的发挥,推动“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顺利进行。对此,在正式授课之前和課堂导入环节时,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教学资源,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能够在语文学科基础上对所学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进而使其主动加入互助学习,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三)时刻观察学情
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需求适配度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及时跟进学习小组的讨论情况,发现问题适时给予干预和帮助。
通过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若学生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学习问题时,会影响自身的学习心态,导致学习效果下降。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预习情况、小组讨论情况以及学生学习心态,并尝试为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情况档案”,记录观察到的情况,并安排小组组长对组内成员的学习状态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向教师反馈。
这样的教学模式更为系统化,有利于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完善的学科知识架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与发展,进而推动“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的高效落实。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与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模式下促进自身实现全面、健康地成长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满足部分教学任务要求,但依然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落实“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