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措施探析

2023-10-14 03:38孙伟
家长·下 2023年8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情境思维

孙伟

理解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关键思维品质,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动数学课程改革、深化知识认知等有着重要意义。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且课堂学习包含文字、数字、符号等多种意象,若学生不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在理解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时容易遇到更多困难和阻碍。基于此,教师需明确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中实施多样化培养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助力其构建认知体系,促进数学课程的纵深发展。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升整体思考能力

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调动思维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件的结构层次,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直接的把握。这对学生整体思考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助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可以立足大局观,从细节处入手挖掘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提升洞察问题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不断思考、分析,才能在解题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进而提升洞察力,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基础,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课堂始终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主阵地,教师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洞察问题能力的提升,原因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在处于分析和判断的状态。对此,教师应借助多元化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使其在分析问题之时深入挖掘本质,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敏锐地判断出解题的关键,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实现综合能力的进步。

(三)提升想象类比能力

何谓类比,指将同类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过程,通过分析其中的异同,达到深入理解知识的目的。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但类比能力有明显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揭示其中的数学道理,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思考和分析中得到培养,进而明白所学知识的差异,助力想象类比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以趣为引:设计启发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本质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使浅层次的感性认知变为深度的理性认识,从而在引导下形成抽象思维和建模能力。但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与主观能动性有密切关系,换而言之,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时,教师应先借助多样化教学手段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再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天性设计趣味横生的问题,启发其思维,以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助力学生摆脱灌输式教学束缚的同时提升理解能力。

以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摸球游

戏——可能性”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体会哪些事件是确定的,哪些事件是不确定的,并能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教师可以开展趣味教学。

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阿凡提要工钱”的故事——财主为了克扣阿凡提的工钱,想出一个办法,准备了一箱金币,让阿凡提将金币向上抛,落下后如果各个正面朝上,则金币可以完全拿走。于是,阿凡提将箱子中的金币全部倒出来,陷入了思考……此时教师提出问題:“阿凡提能将金币全部拿走吗?抛掷金币时能否保证每一次都正面朝上?”学生结合故事展开思考,对可能性相关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其次,教师向学生讲解“可能性”概念,引导学生探索,并用电子课件展示以下事件:①地球绕着太阳转;②明天会下雨;③一颗标记为“1~6”数字的骰子,投掷之后出现数字“8”。

学生通过对事件①的分析,认识到这是必然发生的事件;通过对事件②的分析,认识到这是不一定发生的事件;通过对事件③的分析,认识到这是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基于此,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和总结,向学生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最后,教师借助教材中的情境图设计问题——甲袋子中装有6个红球,乙袋子中装有3个红球、3个黄球,丙袋子中装有6个黄球。①从甲袋子中摸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②从乙袋子中摸出的是黄球;③从丙袋子中摸出红球,请问这三种情况分别为什么事件?用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事件展开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基于此,教师以趣为引构建趣味性课堂,引导学生分析具体事件,使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数形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直观课堂

数学知识具有基础性、抽象性等特点,尤其是概念、公式、定理等内容,多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小学生处于用形象思维认识事物的阶段,觉得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知识,将静态文字信息转化为动态图像信息,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会降低,课堂教学形式能得到有效丰富,进而实现培养理解能力的目标。

以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欣赏民族特色文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直观课堂。

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剪纸、风筝、脸谱等民俗文化中的对称图形,让学生在观察和欣赏中认识这些图形的上下或左右两部分相同,进而认识到生活中存在大量的轴对称图形。

其次,教师鼓励学生总结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以教材附页中的图形为教具,要求学生将其中的图形剪下来,尝试对折、重叠,进而发现这些图形中都有的这一条“线”,沿着线折叠后两侧的图形处于重合状态。而后,教师还需鼓励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轴对称相关的例子,并与同学交流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途径。

最后,教师设计“动手做一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选择任意方式对折后在上面作画,用剪刀将图案剪下来后平铺开来。而后借助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仔细观察折痕,说一说折痕两侧的图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轴对称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开发生活资源,降低理解难度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要将学生生活经历中的趣味案例开发出来,再加以整合、渗透,以情境创设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驱动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去探索、去理解。换言之,教师需积极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以理解探究为目标,充分发挥生活化情境的优势,让学生的思维保持活跃的同时降低对知识的理解难度,认识到生活现象与学科知识的关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发生活资源,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数学问题,进行有序推导、判断,使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内化知识,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

以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走进动物

园——简易方程”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从而运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情境,利用教材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同学们,你们喜欢熊猫吗?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请看情境图,饲养员叔叔在照管它们的时候多么认真。可是现在有一定量的米粉,该怎么合理分配喂养呢?此时,教师围绕教材设计相关问题,利用学生喜爱大熊猫的心理激发其探究兴趣,如米粉重多少克?如何才能明白米粉重量?以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利用天平称重米粉重量,进而初步认识等式的概念。

其次,当学生对等式概念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再设计相应问题,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中共有200克米粉,一只熊猫一次可以吃20克米粉,问动物园中的米粉够多少只熊猫食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经验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将熊猫数量设为x,即20×x=200,求出最终答案。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知识,总结等式的概念及列方程的步骤,以此巩固所学知识。基于此,教师借助生活化问题创设相关情境,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四)以作为导:设计数学实验,突破学习重点

陶行知先生提出“做思共生”理念,主张在教育学生时应积极推动“实践”与“思考”的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学习体验,在思考中增强知识理解,这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教师应秉持开拓、优化的教学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以思为引、以作为导,拓宽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路径,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从传统教学模式来看,教师往往通过例题分析、概念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容易让其走进思维误区。數学实验能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可以借助任务促使学生动手操作,使其通过亲身经历实验过程的途径实现理解能力的发展,从而对数学知识形成全面认知,突破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这也是理解能力形成的重要标志。

以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冰激凌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圆柱、圆锥相关公式,教师可以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助力学生攻克学习重点难点。

首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教师组织学生做圆柱形的“茶叶罐”并提问:“若‘茶叶罐’高3分米,直径是2分米,请问制作过程中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发现,题目求的其实是圆柱表面积,求制作需要多少纸板,其实是求“茶叶罐”上下底及罐身的面积。由此,教师通过设问激趣的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探究动力。

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制作小实验,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茶叶罐”,并用剪刀沿着“茶叶罐”的高剪开,发现可以分为2个圆形和1个长方形,并围绕“圆柱表面积”设计相应问题:“不同部分的面积是多少?茶叶罐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分析剪开后的茶叶罐,结合圆的直径2分米,得出圆的半径为1分米,算出底面积为3.14×12=3.14平方分米,两个圆的面积为3.14×2=6.28平方分米。侧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即底面周长高,底面周长长度为3.14×2=6.28分米,侧面积为6.28×3=18.84平方分米。由此,将求出的得数相加得出“茶叶罐”的侧面积,为6.28+18.84=25.12平方分米。

最后,教师将学生的解题过程记录在板书上,引导学生归纳圆柱表面积的组成结构,得出圆柱表面积=

侧面积+两个底面积的结论。同时,教师再为学生设计拓展问题“某圆柱形笔筒高为15厘米,底面直径为8厘米,求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对比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提升解题能力

新课标提倡在数学课堂中利用练习的契机渗透对比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分析和判断中形成理解能力,并找到解题答案,以此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中利用比较分析法开展专题教学,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思维举一反三、实现思维体系的完善。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运用数学思想的习惯,通过对比完成推导、知识迁移等活动,使其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

以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动物趣

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为例,为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对比思想设计教学活动。

首先,考虑到学生对千克、克等质量单位不熟悉,教师可以采取新旧知识衔接的方式引入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借助情境图,以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克与千克”。比如,一根甘蔗长1.5米,重4千克,一节甘蔗长0.2米,重500克,让学生通过分析对质量单位形成初步的认识,更轻松地借助旧知理解并掌握新知,达到以旧带新的目的。

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设计“有多重”活动,提前准备一个秤,请学生站在秤上测量体重,得出体重为30千克,再利用天平称量橡皮,量出重量为60克。教师将测量结果记录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结合测量结果说一说其中有什么规律,使其结合经验认识到生活中常用千克、克单位表示物体的重量。由此,让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到称量较重的物体需要用千克这一单位,而称量较轻的物体则需要用克这一单位。

最后,教师展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利用小男孩与大象的对话提出问题:“猜一猜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学生多会往大数上猜。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中“太重了,换秤”描述,得出大象的体重要远远超出生活中的常见范围,应该比千克大很多。换秤后,情境图中又说“3吨”学生进而产生疑问“1吨是多少”。至此,教师需将“千克”与“吨”的概念联系起来,以学生体重为例,若学生的平均体重是25千克,40个人的体重加在一起约重1吨。基于此,教师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质量单位。

三、结语

数学学科在小学阶段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身能力水平关系到对知识的探究深度。教师需指导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应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准确、高效理解知识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情境思维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