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娴 李刚 张晔 郑晨梓
摘 要:网络亚文化是在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期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介对社会文化生态进行全方位渗透而涌现出的一种新型且相对边缘的文化形态。这种非主流文化既有正向引导力,亦不乏负面效应,会弱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为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实效,需从协同培育主体、拓宽媒介教育阵地、提升客体媒介素养、拓宽实践育人平台等方面着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培育环境,让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正确的思想观念引领下逐步增强。
关键词:网络亚文化;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2-0136-04
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水平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中心环节。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多元发展,网络亚文化传播力及影响力骤升,成为一种在虚幻网络世界中活跃度极高的新型文化形态和文化景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责任意识等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准确把握网络亚文化的内涵及特征,积极消解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价值诉求
(一)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要义
责任是对个人所承担义务的诠释,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语境中,责任可用Responsibility,Duty,Liability,Obligation等詞表示,其中Responsibility最常用也最贴切,更强调个人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中国传统社会语境中,“责”和“任”二字的引申义均有责任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责任”二字解析为两层含义,首先是分内应做的事,其次是因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应当承担的后果[1]。
责任感即为责任主体对责任所产生的主观意识和认知,是责任融汇在人的思维中的主观映像。社会责任感是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个体依循社会发展需求,自发为责任客体担负责任、履行义务的坚定立场和现实践履。斯塔瑞特(Starrett R H)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个体作为一个社区或社会良好公民所表现出的社会态度和行为模式[2]。总而言之,社会责任感本质上是社会价值的体现,即个人的能力及其活动满足他人、群体和社会的需求,是个体对自身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角色、履行社会人义务,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和情感体验[3]。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价值意蕴
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已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既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宏观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1. 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国家发展使然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世界经济增长陷入困境,逆全球化思潮席卷,东西方政治文明、现实利益对立加剧,诸多因素使得国际形势更为复杂多变,合作与挑战并存。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发展阶段,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大学生是促进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面对复杂时代背景,肩负特殊时代使命,学生需强化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民族复兴伟业之中,成为时不待我的行动者,为国家应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提供人才保障,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遗余力地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2. 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高校发展需求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将大学生培养成德能兼备、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职责所在。高校需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增强道德水平修养,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其逐步承载立志、修身、笃学、报国的使命与担当,努力成长为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高校发展需要多元主体同频发力、同向而行,产生合力,才能加快发展的步伐。大学生是高校建设发展的主角之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将促使其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学校的管理、治理等各项工作中。
3. 提升社会责任感利于健全大学生人格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良好品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优良品质,不仅表现在学历提升和文化熏陶,更需要较高的道德素养作为支撑。增强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领悟,树立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完善人格,实现自身成长和人生价值的飞跃。社会责任教育还是大学生“公民”身份塑造的必然路径,能够增强他们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践行力,促使其主动承担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养成社会责任行为,以负责任的态度投身各项社会公共事务中[4]。
二、亚文化、网络亚文化的缘起和内涵
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的概念,是一种非主流的、有限度的文化现象。国外对亚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为芝加哥学派和伯明翰学派。芝加哥学派认为亚文化对社会有负面影响和危害,伯明翰学派则充分肯定其具有的积极价值。改革开放后,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亚文化快速传播,国内学者也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亚文化,不断讨论和研究亚文化的内涵意蕴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是当前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也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传播的载体,庞大的虚拟环境,吸引公众参与文化生产。网络亚文化就是伴随网络传播革命而形成的一种图文并茂、音视同存的新生代文化,它的交互性、渗透性等特征对青年学子影响广泛。
三、网络亚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实审视
作为主流文化的补充,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并非完全相斥,而是相互补充融合。网络亚文化可以拓宽主流文化的话语空间,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创新主流文化的传播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5]。其健康、向上的内容迎合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和个性需要,具有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网络亚文化也可能裹挟着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一)消解国家认同意识与民族情感
网络亚文化圈层中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借助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广泛等特征,存在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等违法违规信息。一些人以“揭开历史真相”为由头,用“解密”“反思”等辞藻混淆视听、误导受众,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严重污染网络环境。大学生由于历史知识有限、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缺少理性辨别力,在亚文化的包装裹挟下,不良信息极易引发其关注并传播,使更多青年大学生陷入群体性迷失。受此影响,易致大学生思绪混乱,信仰动摇,削减爱国热情,消解民族情感,打击其主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二)削弱奉献动力与奋斗精神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深感学业、择业、就业压力大的高校学子,迫切需要宣泄负面情绪。具有年轻化、消解性、侵蚀性等特征的“丧文化”“佛系文化”“躺平文化”等新兴网络亚文化现象接续流行,从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一些大学生逃避现实的心理。他们要么用颓废悲观的生活态度不求上进,要么用“随遇而安”的处事态度逃避现实,处于主观上不愿意奋斗的懈怠状态。长此以往,在这类亚文化的消极影响下,大学生的进取心被瓦解,奋斗目标被遗忘,理想信念被腐蚀,缺少吃苦耐劳、踏实奋斗的奉献精神和进取精神。
(三)忽视社会义务与责任担当
网络亚文化体现的非理性的个人主义,易使得大学生往往过度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忽视本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源自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大学生时常以消遣的心态置身网络空间,打发空闲时间,期望超越集体意识或组织意识的引导,渴望不受约束、绝对自由的网络行為。他们追求另类、张扬个性,肆意表达观点,解构现实世界的禁忌和规则,以自我为中心,不愿盲从,忽略集体观念、责任意识和规则理念。而更多的学生因为猎奇和从众心理,在众声喧哗的网络空间中迷失自我,被卷入个人主义的旋涡中,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更缺失了主动担当作为的责任意识。
四、网络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
相对单一的社会评价体系使得大学生为逃避现实、重获自信,推崇亚文化,并在亚文化“粉饰”下获取社会群体认可。亚文化中蕴含的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这种消解作用在网络媒介的传递中被不断放大。面临这一境遇,培养与教育大学生需要多元协同,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形成培育合力;利用网络宣传阵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创新模式,将责任培育与学生学习、实践有机结合,推动责任意识的内化。
(一)建立多维协同育人机制
大学生教育与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实现需要多元协同。应树立“大德育”的理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培育全新格局。社会层面,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完善责任行为的保障机制,发挥各大媒介的引导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宣传道德楷模、时代榜样,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高校层面,要深刻领悟全媒体时代的特征,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发挥新媒体的育人功能,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实效性。家庭层面,家长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重视品格养成,创设责任情景,鼓励子女参与家庭活动、志愿工作、社区服务、义务劳动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个体层面,要发挥大学生自主性,从社会责任的培育客体转化为主体,从自我做起,养成攻坚克难的品质,磨炼百折不挠的韧性,真正实现将社会责任感内化于心。
(二)开拓新媒体教育平台
“数字化生存”是当代大学生的真实写真,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交友、消费娱乐、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亚文化传播和扩散的关键介质。因而,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培育要将网络空间、新媒体作为关键平台和阵地。一方面,树立主阵地意识,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加大对先进文化的宣传,引导大学生辨识、吸纳亚文化的正向作用,消解其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加深对责任的内化理解。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充分认知新兴媒体的性质、特点、传播规律等,促进高校媒介融合,将传统媒体的“精”“专”和新媒体的“快”“活”融合,发挥融媒体的载体优势,增强传播的实效性,并创新思政教育话语,增强话语主体感召力和话语场域协同力,实现内容共融、情感共振,才能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产生深化影响。
(三)养成理性分析的媒介素养
网络亚文化是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具有构建和消解的双重影响。大学生知识积累、生活阅历不足,理性思考能力不足,在信息繁杂、真伪难辨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应加速提升理性思考、理智判别的媒体素养。媒介素养是人们获取、剖析、评判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及使用媒介信息服务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能力[6],这也是大学生在当下应具备的文化能力与社会技能。
具体来说,一是在网络狂欢中,认识到网络传播信息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甄别各种网络信息存在的价值,辩证思考,形成屏障,自觉抵御不良信息和文化的影响;二是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看到网络呈现的感性表象的同时,更要对信息进行深度剖析,看到表象背后的真相、本质和价值取向;三是强化个人使用媒介的自我约束,尊重公共规则和他人的表达权,理性地表达和讨论,还要负责地发布信息、言论或者制作各类文化作品,杜绝网络失德失范行为;四是遴选政治觉悟高、团队意识高、责任意识足、奉献精神强的优秀学生代表,通过网络多渠道宣传,发挥朋辈效应和榜样示范作用。
(四)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社会责任教育不仅仅从属于主观范畴,更是实践的过程,教育要旨需落实在行为层面。通过实践活动,走下网络,走进现实,帮助大学生弥补原有思维模式和认知能力的不足,使他们深入了解现实社会,促成他们理性思维的生成,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深刻领悟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升社会责任感。高校应积极构建思政实践育人、专业实践育人、社会实践育人、双创实践育人等多元化的实践育人新模式,将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具体来说一是充实实践活动内容,打破空泛单一的形式,结合大学生专业特色和个人所长组织活动,各尽其才,调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二是拓展实践场所,坚持社会服务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假期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学生活动与志愿服务的结合,建立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三是丰富活动形式,可尝试搭建社会、政府、高校多方合作的社会服务平台,整合资源,统筹需求,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机会。
五、结语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具有极为深刻的时代意义,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充分把握网络亚文化的生成、内涵与特征,通过多元联动、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丰富大學生实践活动等,削减亚文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负面效应,强化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和社会责任,与新时代同向共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2] Starrett R H. Assessment of global social responsibility[J]. Psychological Reports,1996(78):535-554.
[3] 魏海苓. 责任与担当: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机制研究[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22-23.
[4] 杨晓华.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36-38.
[5] 夏永林,董春阳. 消解与建构:网络亚文化语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优化路径[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5):5-10.
[6] Potter W J. Argument for the need for a cognitive theory of media literacy[J].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4(02):226-272.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微社群空间中的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2 SJYB071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网络亚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研究”(课题编号:B/2021/01/54);东南大学成贤学院2021年度党建研究项目“后疫情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优化研究”(项目编号:CxxyDJ2021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谢静娴(1983—),女,硕士,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助理,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思政教育;李刚(1987—),男,硕士,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张晔(1984—),女,硕士,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科研管理;郑晨梓(1984—),女,硕士,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