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面对一篇浅显易懂的文章,我们反而无从下手。其实,语文的拓展性和延伸性很强,我们可以把浅的文章往深了挖,往深了教。以《春意挂上了树梢》为例,除了把握文本的内容和情感之外,我们可以从作者的创作态度和风格,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角度去挖掘文本。
关键词:风格 创作态度 社会责任感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难易程度不同的文本,对于较难的文本,我们会想尽各种方法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而有些文本比较简单,浅显易懂,作品所写的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通过预习和查阅相关背景资料便能掌握七八成。对于这样的文本,作为老师,难道课堂上只是做简单的梳理和总结吗,我们还能给予学生什么呢?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它同时具备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等特征。语文应该将知识与人文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更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优势。德·昆西在《知识的文学与力量的文学》一文中将文学分为“知识的文学”和“力量的文学”,这里所讲的“力量的文学”就是强调了文学的人文性,它作用于人的情感,“能够使得正义、希望、真理、仁爱、责任等等理想在人的心灵中复活”。因此我在教学中不仅教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中汲取人生向上的力量,从文学中懂得优雅、得体、高贵和尊严的意义,明白什么才是真善美,什么才是责任感,摈弃浮躁、颓废、堕落、混乱的思想,给予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以萧红的散文《春意挂上了树梢》为例,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对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把握其中的内容和情感,但我想作为教师,难道仅仅只局限于这些吗,我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东西。因此,我设立了三个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悟并理解文本所传达的情感;2.了解萧红的创作态度及思想价值观;3.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三个教学目标是有梯度的,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我带着学生把握文本,我抛出了几个大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谈一谈预习的收获。初看题目时是什么感觉,读完全文后萧红笔下的春天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悲凉,苦涩…)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悲凉和苦涩了?学生将着眼点放在人物活动上,在对比中感受到了春天里人与人的不平等,再结合写作背景很快便理解了作者所传达的感情,对社会不幸悲惨的人们作者寄予深切的同情,对造成这一灾难的统治者表达了极度的不满和愤慨,控诉谴责这些可恨的人。同时又呼吁人间的春天能够早点降临,让中国人民也能尽情地享受属于他们的人生的春天。
课堂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理解了文本,但我认为这还远远不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东西。我的后半堂课在此基础上要达成第二个和第三个教学目标。这里重点谈谈我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这两个教学目标的。
在理解了文本之后,我问我的学生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能了解萧红是怎样一个人吗?俗话说:“文如其人”,你能从她的文字读懂她的内心吗?能对萧红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吗?学生说通过文本感觉到萧红是一个悲悯贫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孟子曾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要想真正读懂萧红还是要走进她的人生,接下来我给学生投影介绍了萧红的个人经历,此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对萧红的历尽坎坷有所触动,可我还想将学生内心的这种触动进一步升华,于是我配乐朗读了萧红的一段自述《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这段自述讲述了萧红痛苦的童年经历,九岁母亲去世,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对待子女疏远而无情,唯一能让她感受到一点点温暖的是她的祖父,所以萧红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我配上一段淡淡忧伤的音乐,读到最后我自己不自觉的哽咽了,学生们也沉浸在这种淡淡的忧伤当中,片刻,待学生的情绪稍稍平复,我让学生自由说说此时对于萧红的看法,萧红的人生是苦难的,可是她的内心深处却一直向着温暖的方向发展,她的心是暖的,因此她在创作中才能够抒写同情,悲悯贫苦。
学生说到这个点上我已经很满意了,他们已经明白了萧红的创作态度,接下来我补充了萧红的其他作品,进一步感受萧红的社会责任意识。作者萧红跋涉在文学之路上的9年,正是民族危机深重的历史时期。炽热的反帝爱国情绪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及同情弱者、悲悯贫苦的感情在她的散文中十分突出,透过萧红的散文我们看到了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萧红作为东北流亡作家中的一员,在日寇侵占东三省后,用手中的笔作为抗日的武器,写下了许多反映抗战的小说,如:《生死场》《王阿嫂之死》。萧红在她的《生死场》,在她的《呼兰河传》,絮絮地讲着无尽的痛苦,她的眼里满是悲天悯人的善良,为底层人说话,代贫弱者发言,仅此一点,萧红就值得我们敬仰。
为了让学生从心底真正理解并敬佩萧红的这种社会责任感,接着我设计了一个环节,把萧红的散文和同一时期的另一位作家的散文放在一起对比。同样也是描写战争的文字,我没有告诉学生作家是谁,只是把文字投影在屏幕上:
“究竟防空员的责任是什么,我还没来得及弄明白,仗已经打完了。”
“至于我们大多数的学生,我们对于战争所抱的态度,可以打个譬喻,是像一个人坐在硬板凳上打瞌盹,虽然不舒服,而且没结没完地抱怨着,到底还是睡着了。”
“能够不理会的,我们一概不理会。出生入死,沉浮于最富色彩的经验中,我们还是我们,一尘不染,维持着素日的生活典型。”
“我们这些自私的人若无其事地活下去了。”……
学生们看着屏幕上的文字若有所思,我问他们:“透过这些文字你能读懂创作者的创作态度和内心吗?”学生品读片刻便告诉我,这些文字给人的感觉很冷,战争在他眼里似乎事不关己,无所谓,这位创作者的内心一定很冷漠,他在冷眼看世界。说着说着有的学生便开始猜测这位作家可能是张爱玲,像她的文字,我告诉他们这段文字出自张爱玲的散文《烬余录》,我曾经给学生们介绍过张爱玲的经历,在这儿我稍作点拨,将萧红和张爱玲对比了一下,两个人的人生经历是相似的,都经历了人间的苦难,然而内心的选择不同,一个始终向着温暖和爱的方向发展,一个却冷眼看世界,因此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创作态度不同,文字风格也就不同了。
接着我在屏幕上出示了我的看法,我认为“一个文学工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大写的人。在他身上,应该体现着人类的良知,应该承载着人类的美好希望。要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优秀的文学工作者,没有一个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活着。他们担负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的重担。”
纵观古今,能够用文字来承载历史使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家还有:鲁迅,范仲淹……
萧红作为一个弱女子,虽经历了人生的种种苦难,却始终不放弃生活,以真诚的态度去创作。
看到学生们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的表情,我知道他们的内心已经受到了震撼和启发。在课堂的最后,我总结道:“虽然萧红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我们不能完全体会作者的情感,但是作者强烈的爱国情绪和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是任何时代都应该具备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应该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民族的危亡和生存。”至此,第二个教学目标和第三个教学目标已基本实现了。
整堂课下来,最令我满意的就是后半部分,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萧红的人生经历去理解她的创作态度,从而更深刻地感受萧红身上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将萧红文字和张爱玲文字放在一起对比,在对比中学生受到了震撼和启发,真真切切的明白社会责任感对一个人的影响和重要性,甚至对整个文坛和社会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堂课中,能够让学生有这么一刻的心灵震撼足够了。
这堂课只是作为了解萧红散文的一个起点,激发学生对萧红的兴趣,激励学生课后去阅读更多的文章。通过这样一篇文章的学习我们让学生明白了,对于简单易懂的文章不能只停留于表面,浅尝辄止,要摈弃浮躁的心理,沉下心来对待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得到更多。
(作者介绍:陈金芝,江苏省徐州高等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