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琳
摘 要: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从论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应紧扣“中国梦”这一主题,坚持“以生为本”原则,通过理论与实现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有效有力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的接班人,肩上承担着重大的社会使命,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西方各种文化思想观念蜂拥而入,诸多因素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侵蚀不可轻视;同时,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转轨、全面深化改革的交替时期,由此带来的诸多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与塑造都发挥着深刻的影响;再加上大学生社会阅历浅、思想不够成熟等特点,难免会出现理想和信念缺失、价值判断模糊等情况。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升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便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魂和主题,在实践过程中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中国梦是由个体的梦组成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中国有志青年接续实现,当代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让我们更加团结友爱;更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强化理想信念,坚定他们的奋斗方向和奋斗目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梦的筑梦者,其价值观决定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坚持“中国梦”教育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导向,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坚持“以生为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临社会思潮交锋交融、文化多元多变的冲击,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将解决大学生思想意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同时注重突出人文关怀,把握个体理想、个体幸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从实际出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关注并满足每个大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实践、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大业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四)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根基、血脉和土壤,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更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石。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美德、传统文化教育。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加强理论引领
充分掌控思想政治课教学主阵地,从教育的主体来说,通过加强思想政治课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坚持正确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科研水平。从教育的内容来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中,增强课程的针对性,聚焦社会热点,将理论课程的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真正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教育的方式来说,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广大学生能够通过感同身受的价值体验去学习、思考,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逐渐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吸收。
(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行为引导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影响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昀直接的因素,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践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模式,一方面,用大众化的语言,学生昀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道德典型、先进榜样,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净化校园文化环境,积极传播正能量、新风尚,开展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班级、宿舍生活,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常态化,营造出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网络,不断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三)依托新媒体、新环境,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背景下的话语权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交流已然突破了传统的地域、时间、媒介的限制,大学生常常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来感知世界、参与社会、分享心得。充分依托新媒体、新环境,传播宣传优秀的典型事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方面,高校应通过体制、机制的建设,促进并提升辅导员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
总之,帮助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既是修德励志的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观的过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昀好时代,高校理当担负起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青年一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方旭光.认同的价值与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徐园媛,李思雨,罗二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构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3]陈钦华.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
[4]宋海琼.近年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论述 [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