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背景下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2023-10-07 01:47张伟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8期

张伟

摘  要:在增強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已成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培养适量复合型“1+X”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抓手。文章主要站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建设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及路径,通过研究认为,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主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通过教学创新实现职业教育在教学实践层面的分类,通过教师团队的形式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从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技术技能创新、教学创新、融合创新与协同创新等目标。

关键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2-0148-04

一、研究背景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地位,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内容相契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至关重要,说明我国政府坚持把教育作为关乎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大事的决心和信心。教学团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纽带,主要将完成某一教学目标作为共同愿景。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基于传统“教学团队”理念的概念延伸,将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作为根本目标,以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作为重要抓手,主要由专业教师、文化课教师以及企业兼职教师构成。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企业组织不断发展改变的背景下,只有打造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学创新团队,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

二、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

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院校建设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建设职教教师队伍的着力点与新方向。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下提出的各项新要求,教育部目前正积极推动高等学校科研组织方式与架构的变革。在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各项有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中,“教学团队”一词曾多次出现[1]。国内有学者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学团队共同的目标,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需要明确分工,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教学团队是一个由多个教师个体组成,具有知识、技能互补特征的团队。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主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共同愿景目标,围绕知行合一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及某一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打造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优势互补、创新发展的教学创新团队。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中,教师个人具有差异化、个性化与高素质等特征,教学创新团队的建立需要始终对口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创新性、高效性地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2]。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一种新的教师组织形式,是学科组、教研室等传统教师教学组织机制的衍生,在坚持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后必然能进一步带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能给各职业学校的发展带来一些新契机。

三、建设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价值

(一)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属于一种特殊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发展始终坚持校企合作、产教相融的战略性原则,具有较强的跨界性,主要体现在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学生学习与实习工作之间的跨界。在建设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跨界性主要表现在教师不仅可以掌握职业教育的规律,而且能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既掌握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又精通实践操作,教师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能够大幅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使得职业教育类型变得更加丰富。

(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在新的社会领域,劳动形态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征,相比于传统劳动形态更加智慧、自主。信息化时代下,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使得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长,教师作为职业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要力量,需要结合时代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可以娴熟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并掌握各项新工艺、新标准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劳动力,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将引进和培养教师放在战略性的高度,建立结构化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实现该目标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需要尽快构建横向融通和纵向贯通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横向融通表示职业教育应实现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学的协调发展,要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重要抓手,注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之间的高效衔接,教师除了要熟悉产业行业外,还应当精于教学[3]。纵向贯通主要围绕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展开,要实现覆盖职业教育全过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发挥高职教育专科的承上启下作用,畅通各类人才成长的通道,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教师团队的作用,需要教师详细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明确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尤其是要掌握各学段培养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规律。

四、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产教融合缺少深度

当前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覆盖面不断拓展的背景下,企业的组织形式逐渐呈现网络化、模块化的特点,行业的复杂性日益加深。职业教育作为产业人才的供给方,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特别是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还未与对应工作领域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协调。在目前的职业基层教学组织中,分级管理仍是管理组织的主要方式,管理层下达任务时教师普遍处于被动状态,这种管理组织形式容易对教师的创新创造意识造成限制,使得教师在工作中的获得感较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受到严重限制。当前的产教融合程度还有待提升,学校与企业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命运共同体还未完全成型,也使得各大学校在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时,还未跟上产业的变化趋势,难以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对人才培养形式及时做出调整。

(二)职业学校教学研究滞后

职教教师教学创新中,以教师团队创新带动全体职业学校教材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现阶段职教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承担着教学和研究的双重责任。但在实践中,很多学校的教研室没有为教师提供相应条件,教研工作可能存在浓厚的行政色彩,教师合作创新的热情较低,使得教学改革缺乏足够的活力。教研室职能的弱化,也导致一些学校逐渐将教学科研转为科研管理,学校的教学科研逐渐偏向单一的科学研究,给教学改革创新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教研室作为职业学校的基层行政部门,其在学校中的行政地位也可能限制教研室的作用。由于教研室工作团队主要由专业和学校教师组成,在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背景下,教师不一定能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导致职业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存在较强滞后性的主要原因[4]。

(三)教学改革的深度不足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教学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校教学和岗位实践的错位。一方面,学校教学与岗位实践长期脱节,课程内容滞后。课程内容不符合工作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学生获得的知识难以满足工作实践的需要[5]。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灌输知识的情况仍然存在,许多教师注重向学生呈现知识,因此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可以通过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和创建模块化课堂体系来解决相应的问题。但在实际探索期,教学创新团队对模块化课堂体系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导致模块化课程设置逻辑不清,模块化教学难以深入改革。尤其是在改革工程中未充分考虑组织方式、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的统筹和一体化设计,使得改革的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

五、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背景下建设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路径

(一)为团队建设奠定基础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背景下,要想为职教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就要高度重视相关硬软件设施的建设。考虑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一个高效运作、专业协作且具有结构化特征的命运共同体,由不同单位的教师个体构成,具有共同的远景目标,教师个体之间需要在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要有明确的分工以及良好的运行机制,目的是解决职业教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成员主要来自不同单位,如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等,需要严格控制好团队内教师的数量,除了要关注团队规模大小,双师比例、骨干成员比例以及专兼职教师比例等硬件条件外,还需要注重团队成员的角色与任务分配,注重强化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在团队建设中注重团队文化的建设,完善团队建设的环境保证以及软件建设,实现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有机结合。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团队成员在创新能力、基本诉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夯实团队建设基础的过程中,要深入对团队内教师个体的能力及需求展开调查,在促进团队建设的基础上推动教师个体发展,明确教师个体可能对团队建设带来的影响,尽可能实现教师个体成长与团队建设有机结合,将个体融入团队,在团队建设的同时保障教师个体发展,努力探索个人成长与团队建设的共同路径,进而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逐步将职教教师团队打造成能够服务行业发展、支撑专业发展“双师型”团队[6]。

(二)深化产教融合

站在组织关系的角度考慮,校企关系属于组织间的市场关系,受市场关系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制约,当下很多学校尽管有校企合作,但是合作可能处于松散连接状态。在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共建产业学院、联合创建教学工厂、扶持产教融合型企业等方式,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使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可以充分掌握并吸收工作实践的经验,使教学工作与岗位工作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在建设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过程中,还需要适当拓宽校企合作的广度,通过组建有政校企协同参与的职教团队,实现团队成员之间信息共享、高效协作,稳定校企合作的关系,尽量减少职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外部存在的不确定性。职业教育教学团队本身就是一个共同体,职教成员单位的制度和标准会在共同体的作用下逐渐趋于一致,这也会使成员单位相互吸引和影响,共同成长。

(三)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属于具有跨界特征的新型教学组织,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调整现行的行政管理模式,减少学校对职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带来的行政干预,坚持治理第一、管理第二的发展原则,逐步改变过去以教研室为中心的层级管理体制和人事管理体制,打造覆盖学校、专业群、教学团队的跨界治理模式。应该把行业、企业、团队一起纳入治理范畴。在实现协同治理的基础上,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广泛吸收跨界成员,进行跨界教学创新和技术技能创新。另外,学校还需要主动转变身份,明确自身在建设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时的服务者身份,强化对团队建设的指导,为团队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以人为本”逐步营造平等、民主的团队文化氛围,充分体现出对团队内全体成员的尊重,对团队建设予以足够的信任与支持,主动拓宽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未来发展空间,以此推动团队健康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制度建设的方式,夯实团队的学术与教学领导力,充分赋予团队在教学改革上的适当自主权利,尽可能减少团队成员在创新过程中遭遇的壁垒,在做好宣贯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全体团队成员的自主意识、协作意识,方便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四)创新模块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模块化是指通过每个子系统构建复杂的产品和生产系统的过程,这些子系统可以独立设计并作为一个整体运行。从课程体系建设来看,不同课程组成的不同模块对应不同的能力。模块与岗位实践具有对应的关系,除了模块与不同岗位的对应外,还包括了模块与不同能力的对应。站在课程内部角度思考,可以将一门课程划分为多个模块,根据同一工作对课程内的模块进行划分,不同模块则对应不同的工作任务。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建立具有多层次、多样性、内容来源多样化以及实施主体多样化的特点,大大提高了课程模块的灵活性和复杂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需求的变化。在模块化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部合作优势,基于真实工作场景引入重点工作任务和问题,与课程深度融合,实现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的快速转换。其次,要开发不同情境、结构相似的教学模块,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进行设计。在建设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打破传统“自上而下”式的改革思路,团队带头人负责强化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努力获得团队成员的支持,只有得到团队内全体教师的支持,才能稳定推进改革工作,才能将教学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另外,还需要尽快打破过去以“教”为核心的滞后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思想,让学生主动承担自我发展的责任。在教学场景下,要围绕“以生为本”和“任务导向”的工作思路,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场景中,要赋予学生正式员工的身份,让他们深入真实的工作情境,参与一线实践,逐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成长[7]。实施不同场景的模块化教学,要全面打破过去以学校为主要教学场景的过时观念,实现学校和企业两个教学场景的高度融合。特别是在技能培训教学场景转换的作用下,要始终围绕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学习空间进行教学设计,不断加强两地互动,充分将模块化教学的价值发挥出来。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教师属于最核心资源,对传统师资团队的组织重构,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立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能够大幅提升建设高水平、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能力。将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作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充分扩增并挖掘教师群体的潜能与价值,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的内涵,保障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刘祥泽,徐坚,孙刚. 组织适应性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0):79-85.

[2] 庄曼丽.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逻辑、使命、目标与保障[J]. 职教通讯,2022(04):75-81.

[3] 逯长春.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内涵解析与建设策略[J]. 当代职业教育,2022(02):88-95.

[4] 彭茂辉,彭华友. “5C”协同模式参照下的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构建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2022(06):25-29.

[5] 魏立. “三教”改革引领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认识[J]. 现代职业教育,2021(46):164-165.

[6] 李娟.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混合式教学推动教法改革的实践研究[J]. 山西青年,2021(14):22-23.

[7] 白星良,牛同训.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0,19(03):45-50.

(荐稿人:顾婷,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