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勇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美术教学,需要基于生活,从引领学生兴趣入手,调动其积极性,提升其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实践策略 初中美术 核心素養
引言: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深层次了解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标准及要求,基于学生兴趣、能力及发展的个性化差异,多样化创新美术教学方式,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能力及核心素养,让初中生深层次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及乐趣,进而有效实现初中美术教学目标。所以,基于核心素养探究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策略尤为重要。
一、初中美术核心素养简析
初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有文化理解、创新能力、审美态度、美术表现、理解识读等,初中美术教师若想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则需要立足多个层面统筹规划和设计,以此来提升学生在美术艺术领域的综合能力,并且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实践探究和创作美术的兴趣,逐步使学生对美术艺术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美术知识技能,通过美术的方式完成高质量的美术创作。同时,美术教师需要深层次了解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及目标,认真备课,多样化、趣味化地设计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教授,进而将核心素养有效渗透在美术教学的各个细节中,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探究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基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兴趣,多样化创新美术教学方式及内容,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能够领悟、感知美术作品中的创作之美。同时,教师也可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作品,为学生带来视觉层面的感知和体验,进而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在自主实践、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初中美术教师在引领学生欣赏欧洲美术作品时,可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前为学生展示欧洲文化及相关艺术作品的视频及图片,引领学生立足于艺术视角欣赏和探讨,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及文化理解。而后教师可引领学生思考欧洲的美术作品和以往所看到的美术作品为什么存在明显不同,鼓励学生对作品的创作思路及思想进行分析,之后引入我国著名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感受作品所带来的感觉,并为学生讲解我国著名的美术创作者相关的背景、代表作等相关信息,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能适时地向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创作技巧,还能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1]
(二)引入生活案例,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美术艺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需引领学生能够基于美术视角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将个人价值有效实现。[2]教学中可基于美术表现、文化理解、创新能力以及审美态度等领域的美术核心素养,基于教材,创新设计美术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将生活化的美术学习资源统筹利用和开发,以此来保障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可以我国传统的文化节日为主题,引领学生基于现实生活为核心原型开展美术创作,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能够让学生深层次感知其中的热闹与快乐,学生可基于节日特色,在绘画中表达自己对节日文化的特定观点及情绪,由此,不仅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形成美术创作思维,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随着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与推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成了美术教学的核心要点。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重激发学生的艺术活力,创新设计教学方式及内容,以此来调动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实践、创新发展,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美术创作思维,让学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创作中,进而更好地发展和锻炼学生美术创作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龙再辉.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核心素养教学及其策略探讨[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09).
[2]王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J].科幻画报,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