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法香
今天学习《皇帝的新装》人物形象分析和主题探究。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下面分别从皇帝、老大臣、百姓、小孩子等人物的描写方法着手,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一:皇帝
1.“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皇帝把判断大臣贤能与否的希望,寄托在一件虚无缥缈的衣服上,可见皇帝的昏庸无能。
2.面对并不存在的布料,他装腔作势,“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这句语言描写充分表现出皇帝的愚蠢和虚伪。
3.皇帝有点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們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运用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出皇帝的自欺欺人。
人物二:老大臣
1.老大臣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用了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老大臣的愚蠢。
2.“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出老大臣浮夸地赞美布料的虚伪,“从眼镜里仔细地看”这一动作更加深了讽刺性。
人物三:百姓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运用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出百姓们的虚伪。
故事中,所谓的“新衣”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什么?
原因有两层:1.表层原因:在故事里,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衣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做傻瓜,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衣。
2.深层原因:统治者的愚蠢、虚伪使得人们看不见也不愿看见真相,而在这种统治之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事实的毛病。
人物四:小孩子
故事的最后却由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相:“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小孩子的诚实、敢说真话。
《皇帝的新装》通过写一个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滑稽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奢侈、骄横、愚蠢的反动本质,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同时也启发人们要敢于说真话,做正直、无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