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瑶 王铖
摘要:心理育人作为十大教育体系之一,是开展思政教育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心理育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素质,为其全面成长提供支持。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心理辅导体系。在此背景下,文章重点分析当前高职心理育人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探究有效的创新路径,旨在为高职心理育人工作的优化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院校;心理育人
一、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育人队伍欠缺,全员参与度不高
当前,在高职院校的心理育人工作中,存在育人队伍欠缺,全员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心理育人责任分担不均,专职心理教师承担了心理育人的大部分责任,未能充分发挥全员参与的优势。教师和管理人员在心理育人方面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缺乏有效的心理辅导技能,难以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质量,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二)育人阶段性脱节,全过程把控不足
当前,在高职院校的心理育人工作中,由于在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缺乏紧密衔接,存在断层现象。在学生入学初期,高职院校可能开展了一些心理适应活动,但随后的心理关注和指导逐渐淡化,导致学生在面临课业压力、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时,无法得到持续的支持。此外,高职院校的心理育人工作过于侧重应急干预,较少关注预防和长期发展,未能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全程把控。这种现象使得学生在关键时刻难以得到及时的心理引导,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育人方式单一,未形成全方位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育人工作过于依赖传统的课堂教育和简单的心理辅导,未能充分发挥多方资源的优势。在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时,高职院校常常局限于课堂,忽视了社会、家庭等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造成了教育的片面性。此外,在信息化时代,学生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而高职院校的心理育人工作未能充分融合这一趋势,未能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资源和支持。
二、“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加强育人队伍建设,全员参与,全面保障
1.强化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能力
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陪伴者和指导者,肩负着心理育人的责任和使命。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实践的培训,让辅导员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关注学生的成长。例如,辅导员可以定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困扰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建议,也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会等,促进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辅导员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业表现、人际关系、情绪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干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强化各科教师心理育人能力
作为日常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各科教师具有与学生密切接触的优势,应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心理教育的渗透。各科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讨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培养积极情感和心理素质。例如,在职业规划课程中,各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兴趣和优势,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缓解职业选择的焦虑。同时,各科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各科教师心理辅导技巧的培训,让各科教师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以便在课堂和互动中及时提供心理支持。
3.重视班干部的基础作用
班干部具有直接联系其他同学、了解他们心理状态的独特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班干部的心理育人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专门的心理育人培训课程,帮助班干部掌握基本的心理知识和沟通技巧,使他们能在班级中发挥积极的心理引导和支持作用。教师可以支持班干部组织心理健康主题的班会活动,分享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和经验,促使全体学生认识和关注心理问题。这样一来,班干部可以在日常互动中,通过倾听、关怀和提供幫助,起到有效的心理支持作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和缓解压力。
(二)注重育人过程衔接,全程跟进,保证效果
1.做好高中进大学的环境适应、心理变化教育
大一新生面临着来自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应对新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措施,帮助他们顺利适应新环境,认识到高中与大学的差异,以及自身在这一变化中可能面临的困惑和挑战。首先,通过引导新生积极主动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心理预期,减轻适应期带来的心理压力。其次,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长学姐进行经验分享,让新生听取前辈的建议和经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大学生活中的问题,且同龄人的亲身经历可以帮助新生减轻适应期的不安和焦虑。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和支持可以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环境,养成健康的心理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大一升大二的能力提高、价值观教育
大二学生已经初步适应了大学环境,但同时需要提高学术能力,强化个人品格。因此,高职院校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育人工作,帮助大二学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开设大二学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提高学术能力,增强创新思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强化大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讨道德伦理、社会价值观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角色。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价值观引导讲座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的包容精神。
3.开展大三进社会的职业发展、社会责任感教育
大三学生需要逐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培养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素质。高职院校应在这个时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大三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组织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的特点、就业趋势和就业机会,并通过模拟面试、编写求职信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技能,为顺利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社会问题,提高参与意识。此外,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和实训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环境和实际工作要求。通过与企业互动,学生可以获得实际经验,培养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创新育人形式资源,全方位开展,扩大影响
1.丰富心理育人活动
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掌握心理知识和技能,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心理育人主题活动,涵盖情感管理、压力释放、人际关系等方面。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举办情绪管理训练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学习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利用校内外资源,举办心理知识竞赛、心理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传播心理知识,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借助校外合作伙伴,如心理健康机构、社会团体等,开展心理健康日、主题展览等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高职院校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参与和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优化网络育人环境
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构建更广泛、更便捷的网络育人形式,扩大心理育人工作的影响力。为优化网络育人环境,高职院校可以建设专门的在线心理育人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和服务。这个平台包括心理健康课程、自助工具、心理测试等内容,供学生随时学习和使用。通过线上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灵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便捷性。
此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渠道,发布心理健康知识、案例分享等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心理问题。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创建线上心理支持群,让学生在群内分享经验、交流情感,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3.注重与社会、家庭的联合育人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天地,各种社会资源和机构都可以成为心理育人的有力支持。高职院校可以与社会心理健康机构合作,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咨询服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心理育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注重与家长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家长培训班、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传递心理育人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高职院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可以构建全方位的育人形式,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全面、多元的支持。
在高职院校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时,心理育人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加强育人队伍建设,充实心理教育课程,注重育人过程衔接,创新育人形式资源,打造高职院校、社会、家庭全方位一体化教育等策略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更多元的心理育人支持。这一创新路径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而且能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未来的发展中,高职院校应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拓展心理育人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秋爽.“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路径探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
[2]刘乔丹.“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心理育人模型建构及路径探索: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4).
[3]苗梅梅.“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路径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3).
[4]卢淑芳.“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医学院校心理育人路径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
[5]张澜,杨丽君.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路径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23(2).
[6]王鹏宇,寇凯.“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路径探析[J].科教导刊,2022(24).
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研究”,项目编号:2022SJSZ1247。
(作者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