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洪亮
摘 要:文章对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群体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将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与思想问题进行了分类和整理,进而提出了创新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思路和处理方案,以供一线教师与心理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育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普通高校与职院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学在校生人数总量扩大的同时,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呈逐年持续上升趋势。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为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为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为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
一、指导思想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扶贫”,是实现“物质脱贫”,而在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重要的是“精神脱贫”,也就是“扶智”。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关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工作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
(1)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成绩不佳、自制力差等问题,家庭管理较少导致其情感管理与情绪控制力不强,与外界不良信息接触较多,一旦出现心理或思想上的问题,其爆发出来的问题和导致的后果相对于本科生严重得多。所以,在处理手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必须有所不同。
(2)大多数的研究论文,只是研究贫困大学生生活上的贫困或精神贫困,研究重点也多从家庭、生活、学习、性格、人际关系、就业等方面着手并提出问题教育的理论方法,但是并没有针对一线的辅导员提供有效的、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的育人方案
1.通过全员进行心理育人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第一,合理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人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四位一体”格局,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贫困大学生。第二,增加专业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或加强专业教师心理辅导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对每个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第三,针对某些特殊敏感问题,受资助的学生也许更愿意向同龄人倾诉,所以我们也必须重视同辈辅导的作用。第四,给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设置专门的场所,配给适当的经费。
2.通过全过程进行心理育人
自学生入学起,学校就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访谈交流、调查测试等手段,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理危机系统。当学生出现心理疾病时,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情况的进一步恶化。通过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眼界,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让学生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3.通过全方位进行心理育人
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不能仅仅局限于室内或者专门的一对一的辅导,而是应该融入各项活动中去。第一,社会实践。让学生灵活运用在专题讲座、团体辅导活动中学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去帮助他人,抑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第二,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作为课程,加入教育体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第三,网络育人。新媒体时代,掌握了网络,也就掌握了学生、工作主战场,微博、微信等主流社交媒体都可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利用这些渠道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常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及人际交往等。只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并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才能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学校要想通过各种形式或者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看待压力、解决压力、释放压力的技巧,就需要开拓其视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心高职院校贫困生成長,加强扶智与扶志,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和人生,努力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也维护了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周琬謦.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D].大理:大理学院,2011.
[2]董迅石.基于群众路线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J].大学教育,2014(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