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华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以单元主题教学探索为切入点,重视单元主题教学的知识统一,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经验、思维的类比、迁移,更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感知与积淀。教师要从主题、概念、结构、应用等方面探索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单元主题;教学策略;核心素养;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32-0084-03
关注数学教学单元整体思考,以主题方式来谋划教学活动,是教师深入学习和应用课程标准思想的体现,是着眼有效教学和深度学习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精准把握好数学学科特性,从其严密的逻辑性、科学的结构性,以及知识整体性、系统性出发,并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等要素,积极探索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基本策略,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数学学习、学习整理与课外综合实践有机整合起来,形成较为严谨的知识立体体系,为他们领悟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数学综合素养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一、基于主题来思忖有效学习
确立单元主题,开展必要学习引导,帮助学生内化单元主题,形成较为扎实的学习认知,促进有效学习打造。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编写特点,努力把握好单元布局、设计、联系等要素,初步提炼出对应的单元主题,使得教学各层面能够形成较为完善的整合,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思维、能力、知识积累和方法储备等去探究数学知识奥秘,学习到较为丰富的数学学科知识,以提高学习质量,提升学业水平,实现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持续发展。
以“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为例,教师需要抛开课时的限制,努力通过主题化教学帮助学生在大观念、大概念前提下更好地建构学习认知,形成学习体系。
【教学片段1】
师:结合前面的学习,思考一下周长是什么。
生1:长方形4条边的长。
生2:不对,应该是长方形4条边的总长。
生3:正方形4条边的总长。
……
师:同学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是如果给你们一根细铁丝,又该如何来解释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呢?
生4:围成长方形、正方形的话,铁丝长就是图形周长。
师:围成平行四边形呢?
生5:这根铁丝的长还是图形的周长。
生6:那围成三角形呢?
生7:铁丝长度应该还是三角形的周长。
师:如果围成的是这样的五边形、六边形呢?
生8:我发现无论围成什么样的图形,这根细铁丝的长都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生9:看来周长就是围成图形所用线的总长,可以围成线段状的,也可以围成弯曲的。
师:大家的总结非常科学,也很正确。那感受一下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课桌桌面的周长。结合前面的讨论学习,还有触摸的感受,你们能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生10:那个弯弯曲曲的图形最外面的線描一描,就是它的周长。
生11:看来周长不都是直直的那种,只要它是围成图形的线就可以了。
单元主题提炼既要尊重教材编写内容,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积累,还得重视突破教材限制。教师需要从知识、方法和思想角度去明确单元主题,提炼单元主题,让学生对单元学习有一个较好的整体感知,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力,助推他们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联系上述教学片段,从中能够看出教师利用学生活动把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的教学进行拓展,逐步提炼到图形的周长,进而发散到任何一种图形的周长,使得周长概念的内涵在充实、外延在扩展。这样的实施过程,既能保证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又能较好地对周长这一概念进行优化、统整,帮助学生初建大单元格局的概念,形成较为理性的周长大观念。这些学习和探究对于学生较好地建构认知,运用该知识去解决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二、基于概念来打造深度学习
立足单元整体思考,依托单元主题实施教学,是加速学生逻辑思维、想象力、创新力等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日常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单元主题,或是引导学生整理单元内容学习,初步提炼出源于课本而又超越课本的主题,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单元知识结构,形成立体式的网络化、结构化认识,让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具智慧、更显活力,为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提供必要的经验、能力支持。
在此结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思考,粗略地谈一谈提炼单元大概念对提升学生学习分数的作用。
【教学片段2】
师:本单元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望学习过程,把学习内容捋一捋。
生1:研究了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或一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是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生2:必须把单位“1”平均分,否则就不是分数。
生3:还学了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生4:我感觉除法关系在本质上与分数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由平均分构成的。
师:听完这个猜想,大家有什么看法?
生5: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如果取的份数小于总份数,这样分数必定会小于1,是真分数;如果取的份数与总份数一样多,或是比总份数还多,分数会大于等于1,是假分数。
……
联系教学片段,可以看出采取大概念教学策略是帮助学生较好地提炼单元主题,促进数学知识本质理解的根本路径之一。片段中教师从引导学生回望单元学习历程入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单元知识反刍,进而在思维碰撞、思想交互中沟通所有学习点,使之成为一个可靠的链条,这就为学生更好地建构分数意义等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回顾与反思,学生能够较为理性地把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点,加速对分数本质的感悟。而通过一个个真切的例子,可以使分数核心概念、单元主题得到较好诠释,使本单元复习整理学习更有积极意义,对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三、基于结构来造就智慧学习
基于结构化思考,以大概念贯穿单元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必要学习串联,形成较为厚实的知识连接,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学习内容,初步学习提炼主题,进而完成单元学习整体建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单元知识结构入手,用单元主题来串联整体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单元知识学习和实践,利于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整体性有机融合,这对学生深入学习探究并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可较好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意识,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素养积累。
结合“厘米的认识”教学,简要地谈谈单元主题教学对学生认知结构化建立的影响。
【教学片段3】
师:刚才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结合学习再度观察直尺,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1:直尺上有很多数字,从0开始,一直到20,是不是表示直尺能够测量的长度是20厘米?
生2:可能是用这把直尺测量物体,能测量最长的物体是20厘米。
生3:最长能测20厘米应该是一次性测量的。还可以把一个较长物体分成几小段来测量,合起来就是它的总长。
师:老师听明白了。用今天学习的厘米知识来测量物体长度该如何做呢?
生4:把一本书的一端对准直尺上的0刻度,然后看另一端,如果指着18,那它的宽就是18厘米。
生5:可以从1刻度开始吗?
生6:可以的,不过要当心,这时另一端会指着19,不能说这本书的宽是19厘米。
生7:如果从3刻度开始呢?
生8:一样的,就是看从3到哪一刻度,内有18小段,就是18厘米。
生9:明白了。
……
单元主题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认识,使得更多相关联的知识形成体系。教学中教师需要用结构化的手段来推进单元主题学习,使学生在反芻、反思中逐步提炼出单元主题,使知识系统化、思维结构化、认知整体化,为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素养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联系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在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中,不再是简单地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在众多思考中提炼学习主题,形成结构化学习认知。学生会在思考与思想交互中进一步感悟到测量的本质——看物体中所能包含的单位的个数,这个数学思想方法将会影响他们今后的计量单位学习,逐步成为他们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成为他们的核心素养。
四、基于应用来助力终身学习
重视教育发展,关注教学实效提升,是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是促进高效教学的重要思想。依托单元主题谋划,致力于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契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的。教学中教师还须搭建一个交流学习平台,以帮助学生把单元知识进行反刍与提炼,并引导他们把这些知识应用在问题解决之中,体现在学习成果分享之中,使学生学习触角不断延展、学习感知积累愈发丰厚,让学生数学学科素养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教学片段,教师需要关注单元主题教学建构,力求让学生在系列问题探究中发现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学习逆运算,为他们后续探究“互为逆运算”规律积累感知。
【教学片段4】
师:经历了上面问题研究(略),还能想到什么?
生1:看到白兔有12只,灰兔有19只,一共有31只兔子。是不是可以把它改编一下,变成一个减法问题呢?
师:很有意思的想法,谁会改编?
生2:草地上有31只兔子,白兔有12只,剩下的是灰兔,灰兔有多少只?
生3:有31只兔子,灰兔有19只,其余的是白兔,白兔有多少只?
师:经历如此多的研究,是不是觉得加法问题与减法问题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呀?
生4:是的!加法计算得出的和,可以变成减法中的被减数,一个加数可以是减数,另一个加数会变成减法中的差。
生5:减法的问题也可以这样反过来思考的。
生6:看来加法与减法之间是可以变来变去的。
……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教学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教学,而是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积累基础的数学思想方法等的过程。回顾教学片段,从中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出,对于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教师不是通过直接讲解“互为逆运算”定义,而是引导学生在一个个问题探究中感受到加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改编题目中形成直觉,积累起对应感知。
由上可知,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驾驭既有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数学问题中的本质内容,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初步感知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数学思想方法与单元主题的整合,能够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改变,使得教师教学观念发生改变,教学行为方式获得转变,加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为学生终身学习护航。
综上,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细化单元主题教学,就能为学生形成认知面、建构知识立体体系提供便利。教师要创新性地开展单元主题教学,使之成为小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方式,成为他们数学学科综合能力发展较为理想的切入点。采取单元主题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理性地把握单元知识要点,促使他们把既往学习串联起来并形成网络,这样就会让不同阶段学习成为他们建构该部分学习认知的思维基础,从而完善认知架构与思维模型体系,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姚蕊. 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J]. 教学与管理, 2019(20):42-44.
[2] 潘香君.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特征及课堂类型[J]. 教学与管理,2020(23):53-56
[3] 姚蕊. 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及策略[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1(11):57-61.
[4] 姚薇萍.“互联网+互”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7):53-55.
【本文系江苏省2021年度规划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编号:D/2021/02/376)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 杨偲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