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辉
[摘 要]作业布置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打破传统作业方式,做好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作业完成意愿,让学生伴随着快乐完成作业,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达到英语学习梯级的上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 单元主题 实践作业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46
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重要“宝地”,而作业设置则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传统的作业设计仅仅关注学生的完成结果,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则关注较少,作业形式也比较单一,而运用单元主题实践的形式进行作业布置,则可以带给学生更大的英语应用空间,让学生的作业完成积极性得到提高。
一、创建实践环境,感受真实快乐
很多时候教师所创造的实践并不能真正地让学生感受实践的快乐,甚至会让学生感到其成为一种负担。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主题实践作业布置时,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内在潜能,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实践作业成为学生快乐的源泉。
比如,笔者在进行小学英语三年级Unit 5 Look at me教学时,便结合了本单元“Clothes”主题,让学生进行作业的完成。笔者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不穿的旧衣服,对其进行改造,让它们重新恢复“神采奕奕”的样子。这样的作业一下子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将废旧的牛仔裤剪开,变成了收纳袋;有的学生将衣服进行剪裁,与棉花进行融合,让它们变成了魅力的抱枕;有的学生将旧衣服与树枝进行结合,变成了美丽的绢花。学生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时,全都是充满自信,神采飞扬“This is Storage box what I do.”还有的学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Everyone must fulfil its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真正的实践不应当脱离学生的生活,应当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的生活与教学结合在一起。
二、把握整体脉络,凸显主题设计
当前小学英语教材依照单元主题的形式进行设计,其中的词汇、对话、语篇等都是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展开,运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也应当与教材保持同样的“步伐”,根据教材单元主题进行实践作业主题设计,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脉络走向,帮助学生建构英语知识体系,让作业与学生的学习融会贯通。
比如,笔者在进行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教学的时候,结合本单元主题设计,给学生布置了实践作业。首先让学生绘制一张表格,这张表格中安排了一周内学生所需要帮助父母做的家务,但是具体内容并没有限制,而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进行设计。在未来的一周内,学生需要依照自己设计的表格帮助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平时的“题海”变成了“家务劳动”,让学生感到非常有趣。有的学生写道:“I help my mother wash clothes.”有的学生写道:“ I help dad clean the car.”……很多学生还用手中的电子设备记录下劳动的成绩和过程。
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时,一方面要注重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年龄相适应,让学生能够“驾驭”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将设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能够依照设计进行更好的实践。
三、坚持自主创新,体会成功喜悦
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有层次地进行主题实践作业布置,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感受完成作业的成就感。
比如,笔者在进行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5 Signs的时候,便将实践作业分成了三个“套餐”。“A套餐”是对本单元课文进行跟读,学习本单元的单词、句型;“B套餐”是对本单元课文进行跟读,搜集生活中的标志并进行“翻译”;“C套餐”是对本单元课文进行跟读,根据搜集的标志进行文章创作。这三个“套餐”难度逐级加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有的学生选择“A套餐”,将单元的No littering、No parking等标识语牢记于心;有的学生选择“B套餐”,寻找到了很多课本中没有的标志进行介绍;有的学生选择“C套餐”,和同学一起“撰写文章”。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作业完成的喜悦。
教师在进行单元主题实践作业设计时,在层级作业设计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彼此帮助,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助友爱的气氛,建立起合作意识。
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设计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从作业完成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带给学生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更多的作业形式,让作业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发挥更大的功效,带领学生进入到更深层次的英语学习领域。
(特约编辑 潘 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