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飞 张海红 郭琦丽 刘素兰 刘诗泆
摘 要 为建立符合时代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彰显“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区域化特色,构建校内校外、理实结合的多元化培养方式,校企深度合作开发培训资源,共建“双师型”培训教师队伍等方面出发,探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为医药学专业及其他实践型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15-0028-03
0 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职业院校有11 000余所,在校学生近3 000万人,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学校在探索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积极的经验,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基于专业职业岗位特点的课程体系优化更加符合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由于职业教育长期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模式,教师队伍以从传统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为主,直接由学校跨入学校,虽然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但对专业岗位的具体实践技能和素质需求认知不足[1-2]。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本身“学术浓、职业淡”的特质,容易习惯性地沿用传统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将职业教育对象“误”当成普通本科层次学生培养,导致人才培养实际与培养目标偏离的现象发生。另外,由于教师对人才定位不够明确,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将课程认为是普通本科同类课程的缩减版,略加删减就当成职业课程开展,常导致课程教学教不透、学生学不懂,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也削弱了教学效果。
为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革新对专业人才知识、技能与素养的新要求,提高药学专业教师教学与育人能力,本文依托课题组承担的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借鉴国外“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对新时代“能说会做、能教会导”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进行探讨。
1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发展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充足的高素质产业人才供给已成为各行业顺利转型的重要战略保障,且紧密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为国育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产业人才的时代使命愈加凸显。而医药行业新发展阶段的区域特色化、信息化、智能化特点,亟须产业人才技能和素养的升级转化。由此,倒逼职业院校加速专业人才供给侧改革,探索符合区域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精准对接岗位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建设一支能够有效实现专业人才特色化、类型化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研究虽然已历经多个发展阶段,但学界依然未能形成较为统一规范的“双师”标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双师型”教师既要传授学生学科体系所需的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岗位需要的实践能力与思维方式,是实施分类教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也是学生专业知识构建、职业技能掌握及品德素质形成的关键引导者。为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师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1.1 国内“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研究
为突破教学实践中人才定位不明、培养目标偏离的困境,弥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师的不足,形成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满足国家强化职业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之需,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探索性研究。王义澄先生1990年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一文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概念,介绍了上海冶金专科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方法,引起教育同行与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1995年,原国家教委为改善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偏重理论水平的状况,在《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需将“双师型”教师纳入师资培养建设中[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在此期间,国内许多院校陆续开展大量针对各个专业的相关研究[4]。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必须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要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适应职业技能培训要求的教师分级培训模式。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1.2 国外“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研究
国外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研究较为成熟。其中,德国建立了政府、学校、企业联动共育的终身职业师模式,采用双向结合途径,构建全面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系统:职业师范院校培养教师参加两次职业技术考核合格后获得教师资格,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通过在职学习获得教师资格。澳大利亚通过培训与教育教师资格标准培训包(Training and Education Training Package,TAE)的实施,确保职业学校教师在教学适应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考核评价能力、咨询服务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质量保障能力等八个方面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的提升[5]。
此外,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证书制、英国的“三段融合、三方参与”教师培养模式,均具有明显的“双师型”教师特征[6]。它们均要求职业教育教师除必须接受专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理论进修外,还需具有一定时间的行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同专业企业实习经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师准入制度和“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确保职业教育教师具备最新的行业实践技能和经验。
2 彰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区域化特色
目前,我国各行业产业布局已经形成明显的区域化特色,为使区域产生可持续的发展内生动力,地方职业院校在满足区域产业人才需求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必须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根本目标,突出区域化特点。
中医药产业是江西省的传统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健康中国等战略的推动下,省域内医药企业正处于集中产业优势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每年对具备信息化素养和创新性思维的现代高素质药学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极大。同时,江西省在医药卫生人才整体规模上依然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药学人才占比尤显不足。
鉴于以上情况,为做好药学人才队伍培养工作,首先需要制定符合区域行业产业状况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与之契合的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方案,规范“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路径。此外,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医药生产与流通、医疗卫生与药学服务行业,专业性强,行业集中度高,在探索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模式时必须坚持以区域化为导向,充分调研毕业生就业方向和岗位分布、技能和素养需求,针对区域药学产业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需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方案。
3 构建校内校外、理实结合的多元培训方式
在立足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必须主动对接区域优势企业单位,整合校内外仪器设备、实训场所、人力资源、职业文化,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校内校外、理实结合的多元培训方式。以江西省为例,中医药产业为该省的优势发展产业之一,区域内中医药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众多,药品生产、质检、研发辅助人才缺口极大。为适应江西省医药产业特点和人才需求实际,江西卫生职业学院着力建设以药学系为核心,涵盖本省区域内制药企业、医药公司、药品连锁经营企业、三甲医院、知名高等院校在内的校内、校外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利用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制作技术,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培训方式,多途径、多形式地提高专业教师专业技能。
为完善满足面向医疗机构、医药公司、连锁药店、制药企业等行业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岗位技能所需的设施设备和场地要求,如图1所示,江西卫生职业学院集中整合校内教学和实训平台资源,将药物制剂生产性实训基地、药物质量检测平台、静脉输液配置实训中心、药学专业教学科研实验中心、中药标本室、药学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平台资源融合搭建成校内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并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等校企合作平台,遴选适宜进修培训,包含省内知名医疗机构、医药公司、大型连锁药店、制药企业在内的校外培训企事业单位群,建设合作稳定、条件完备的校外培训基地。
4 基于岗位需求的“双师型”教师培训队伍建设
依据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和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确定面向医疗机构、医药公司、连锁药店、制药企业等药学岗位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岗位和相关核心知识、技能及素养。从本校、著名高校等科研院所聘请行业专家和德技兼优的一线兼职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0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理论扎实、技能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的基地培训教师队伍。根据“双师型”教师线下集中培训、线上自主学习的培训模式,对非教师身份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教师素养和培训教师管理制度的学习考核,通过认定后方可纳入培训教师队伍,并根据相关制度严格管理,确保“双师型”教师培训队伍的教学水平、职业素养以及正确的价值导向。
5 校企合作开发线上线下“双师”培训资源
在学校教育教学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的指导下,同校内专家、行业专家、岗位一线专家分析研判江西省医疗机构、医药公司、连锁药店、制药企业相关药学岗位所需的技能培训内容,确定专任教师欠缺、岗位必需的核心知识与技能点,使基地培训教师团队和技术团队与以上专业岗位技能、素质相适应,并融合提升劳动教育能力、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各类线上线下培训资料(教材或课件、视频、试卷等)。依托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搭建线上“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平台,在线下集中培训的基础上,结合线上直播培训、视频自主学习等线上培训方式,克服培训专家在职、学员难以长期集中学习的困难,丰富培训资源和方式,确保培训模式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
6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思考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形式,对学科专业已有资源的优化整合、校企人力资源的柔性流动、在职培训效能提升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学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上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大都是在各自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探索性实践[7],虽然取得许多有益的建设经验,但推广性和可持续性依然有待提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需要调动学校各个部门、多种类型企事业单位的资源,以及基地建设各参与单位和学员的积极性。
一方面,作为项目主体的学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意义的宣传引导,担负起串联沟通学校和各参与单位的“主动脉”作用,充分利用各地企事业单位参与教学培训的相关激励政策,通过共赢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吸引行业企业主动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管理政策,实行跨校、跨区域互认的“双师型”教师津贴、职称晋升加分等对教师具有切实实惠的积极措施。此外,“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必须设置人员稳定的工作小组,负责部门协调、培训项目实施和培训工作管理等,保障“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可持续进行。
参考文献
[1] 陆靓霞.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5):104-106.
[2] 肖艳.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20(22):13-14.
[3] 杨帆,刘竟然,王玉珍.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1(17):96-99.
[4] 苏鹏举,王海福.我国“双师型”教师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490 篇核心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4):27-33.
[5] 马延伟.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挑战与应对[J].外国教育研究,2018(10):117-128.
[6] 徐芳,陶宇.欧美职教“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成效、经验及启示[J].职业与教育,2021(9):68-75.
[7] 钟斌.高职“双师型”教师分层分类培训的生成逻辑与实施进路[J].职教论坛,2021(8):95-102.
*项目来源: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编号:JXJG-19-80-5);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OBE理念的药学专业第二课堂建设与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JY19235)。
作者:刘永飞,通信作者,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药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心血管药理等;张海红,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药学教育、药物制剂等;郭琦丽,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药学教育、天然药物制剂等;刘素兰、刘诗泆,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药学教育、药物制剂等(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