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对医药行业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药学药品类专业对应的行业—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得出高职药学专业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对高职药学专业校企院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的构建、教学团队建设等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药学专业 行业调研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157-01
2009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遵循医学教育规律,严格控制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积极发展护理、药学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也提出了包括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所以,做大做强高职药学药品类专业,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专门人才,是发展我国卫生事业,振兴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任务。
一、行业背景分析
1.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药学人才
药学人才是医药行业队伍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促进临床治疗和药品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提出要建立药品应用和供应保障体系,在县级以上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指导临床用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四室一房”(“一房”指药房)建设,建立以全科医师为核心,包括药师和护士的医疗服务团队。卫生部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大力开发医药卫生急需紧缺人才,到2015年,药师达到55万人,到2020年,药师达到85万人。”国际药学联合会公布,每万人口累计应有执业药师6.2人,而我国每万人累计执业药师数不足2人。
2.河南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药学人才
河南省现有药品零售企业约1.8万家,批发企业352家,生产企业322家,医疗机构制剂企业67家,互联网药品交易、信息服务84家。据统计,我国目前执业药师近28.2万人,大部分在东南地区,广大中西部省份执业药师人数严重缺乏。截止2014年12月,河南省注册执业药师人数仅1万余人,在执业药师注册人员中,专科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注册总人数的62%,非药学、中药学专业人员占注册总人数的32%,低学历、非药学和中药学专业者还占较大比例,需要更多高级药学人才来弥补执业药师的缺口。
二、医药行业调研
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在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采取多种形式,对药品的生产、流通和服务三大环节广泛开展行业调研[1]。明确了药学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核心能力,使药学教育与行业产业相融合,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相对接。[2]调研结果见表1。
表1 职业方向、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行业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搭建校企、院对接平台
坚持药学教育与医药产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紧紧围绕药品生产、药品流通、药品使用三大领域培养人才。建立由学校、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医院等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制度,规范管理,保障合作的顺利实施。
2.创新高职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明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结合岗位需求和岗位胜任力,在“突出职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定向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总结归纳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色。
3.构建“专业平台+职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该体系以人文社科类课程、药学基础课程及药学专业核心课程作为专业平台,在此基础上开设不同职业方向课程。该体系的实施为毕业生选择不同的就业岗位提供必要的知识及技能储备,突出在培养共性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针对性、灵活性。
4.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协作模式,一方面鼓励行业企业专业人才来校任教学,同时选派专任教师到企(院)业顶岗实践,提升专业技能。逐步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5.强化实践育人
将专业实践分为基础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及顶岗实习四个阶段。基础能力培养阶段本着“够用、实用”原则,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依据实施;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主要完成单项目能力培养;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分方向培养学生药学综合能力;顶岗实习阶段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以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实施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庞小雄,张德志.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药学教育,2007,23(2):45-48,59
[2]王春玲,李民胜,黄贵华.广西药学类本科专业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9,5(3)::55-57
作者简介:王文宝,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