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农村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2-04-29 19:02苏小玲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苏小玲

摘  要:群文阅读之于农村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意义:背景促实践、树靶突重点、数量扩阅读面。群文阅读在农村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提升阶段来谈实施策略。

关键词:古诗文的群文阅读;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近年来,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模式,以独特、有效、新颖的优势走进学校的教学课堂。成为教师教阅读、学生练阅读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而随着中、高考古诗文阅读的考试内容转向课外,古诗文阅读的有效教学也就更显重要。本文主要就群文阅读在农村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有效实践进行探索,结合教学实例进行了分析。也是对教学实践、教学探索的整理与再思考。本文意在为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古诗文阅读教学效果提供一种有实际操作性且师生都喜欢的阅读教学方式。

一、群文阅读的定义

“群文阅读”,即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能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由定义可知,古诗文的群文阅读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1. 所选文本需有一个共性元素,也就要有一个明确的“议题”,这是阅读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而这个“议题”直接关系着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指向性。

2. 群文阅读是“整合式阅读”,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篇章的阅读。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阅读行为中,学生需要学会以大局观去看多篇阅读文本,学会辨与析,辨析后再构建新的阅读认知。

3. 古诗文的群文阅读让古诗文教学的常规模式、传统教学方法、习惯性教学思维发生颠覆式改变,不再停留在译文、明意、悟旨,这种面面俱到式的学习模式。变成由:“粗读—辨析—树靶—精析”四环节构成的阅读学习模式。它的最大不同在于抓住群文中的一点共性,瞄靶精准分析。

二、古诗文群文阅读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的背景

21世纪以来,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和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简称PIRLS)等多次开展全球范围的阅读素养测评。群文阅读的研究正是着眼于对国际阅读素养测评和阅读教育发展趋势的长远思考——多文本阅读在阅读生活和阅读教育中的价值会越来越突出。

回到农村初中生本身来看古诗文阅读教学背景,阅读作为初中学生必备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模块何止占初中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主要部分,语基的学习从阅读中来,写作的学习也从阅读中借鉴。所以阅读的好坏决定着语文学习的能效。但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面本就狭窄,很多古诗文的阅读也只停留在课本中出现的古诗文篇目的学习中,所以古诗文的阅读更是窄中又窄。如何去打破这种“狭窄”的局限,如何去提高农村初中生古诗文阅读能力,如何借助古诗文阅读去提升学生古诗文学习的素养,这也成了当前农村初中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古诗文群文阅读之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背景促实践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是现今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他们了解、接触最多的传统文化,就是来自古诗文的阅读。另一方面,当下中考、高考的古诗文考试内容都是课外古诗文,这势必对学生的课外古诗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更多的古诗文阅读量,对阅读篇目的解析要更透彻,对阅读的品质既要有共性的认识,也要有个性的解读。而以上这林林总总要求,通过古诗文的群文阅读可在古诗文教学中实现。特别是农村初中生,群文阅读运用到古诗文阅读中,更是便捷且高效的提升途径。

(二)精选出效质

从古至今,天下文章何其多,琳琅满目,精粹纷呈。而每次的古诗文阅读得在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淘宝。淘切合“议题”,适合当次群文阅读核心要求的篇目。这就势必要求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选择合适且高品质的古诗文。这样的精挑细选,必然提升古诗文阅读篇目运用的有效性和靶向性。

(三)树靶突重点

古诗文群文阅读中,“议题”的选择,也就是每次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靶”。教师在“靶”的明确,所选择议题的辨析,让学生的古诗文的群文阅读更有针对性。而且通过多篇目的阅读比较,凸显其共同点,而这共同点便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从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层面来看,重点反复出现,才能在学生头脑内形成固有的知识记忆。

(四)数量扩阅读面

群文阅读就是在一个单位时间内的多文阅读。对于阅读面极其狭窄的农村初中生,等于利用较短的时间扩充他们的阅读量。多文阅读,这种多文不只是简单的数量的增加,在选择的各篇文章之间是有相关性和系统性的。这种关联性让文章超越了“1+1=2”的阅读面数值,拓宽了一篇古诗文作为独立单位量的阅读面,也简单直接地扩充了学生单位时间内的阅读量。而这一点,非常有效且有针对性地补充了农村初中生在阅读方面的短板。

四、群文阅读在农村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准备阶段

1. 确立“议题”,寻找共性文章。在准备阶段就是要根据阅读训练的目标去选定一个“议题”,所选的阅读文本要扣合议题,有其共性的元素。这是作为群文阅读的首发点。“议题”的选择,可根据内容,如爱国专题、思乡专题、写景专题等;也可根据文章写作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还可根据语言风格,如豪迈、委婉、沉郁等。在古诗文群文阅读中除了以上的专题外,还可以从体裁、朝代、作者、文章结构、甚至于某一特殊的写作对象(如写“月”、写“柳”)等去选择“议题”。但要注意的是,议题的选择要结合教学实际,要能够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有助于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切忌盲目追求新颖性,而脱离了教学实际需要。

在“‘以小见大古诗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指导”的一次教学实例中,教学前,笔者首先根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于“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理解不透彻、运用不熟练来确定了“以小见大”的“议题”,以此作为共性去寻找相关古诗文,起先找到了十几篇,最终有确定了《赤壁》《卖油翁》《过华清宫》《象箸之忧》四篇文章作为教学中学生古诗文群文阅读的文本。在寻找古诗文篇目的过程中,其实是个“收集—整理—筛选—明确”的过程。

2. 合理的文本呈现。选好体现议题共性的文本后,不是任意安排文本的呈现。文本的呈现也要耍点“心机”。文本的呈现要从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第一篇文里,容易找到共性特征,然后带着这个共性特征去下面的几篇文本中寻找印证。同时也要根据各篇选文个体特征来进行有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合理安排。

在“‘以小见大古诗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指导”的教学中,笔者把四篇文章依照《赤壁》《卖油翁》《过华清宫》《象箸之忧》的顺序呈现。呈现顺序的安排遵循的是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其中前两篇是学生学过的文章,学生阅读起来难度降低了很多,他们很容易就找到了文中的“小”。第三篇《过华清宫》,虽是课外古诗,但“一骑红尘女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学生对这诗句还是有一定的熟悉度的。而第四篇《象箸之忧》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且是古文,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将此文放在最后。而从十几篇中选取四篇,因为这四篇分别有不同的代表性,它们都具有以小见大的共性,但其中的“小”又各有不同。分别是:小事物“折戟”,小人物卖油翁,小事件送荔枝,小细节使用象牙筷子。

(二)实施阶段

1. 整体阅读、明确阅读方向。古诗文群文阅读,注意引导学生不能一篇一篇孤立的阅读。在阅读前,要明确告知学生阅读解析的方向,或者说要求,如:教师要求读完选定的文本后,学生要解析的是主题,还是写作手法,或者其他的,这一点要明确告诉学生,让学生的阅读行为有的放矢,在阅读中寻找多文本之间的共性。

在“‘以小见大古诗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指导”的教学中,一开始就明确告知学生,四篇文要他们阅读分析的是其中使用到的表现手法——“以小见大”。在教学导入环节,设置了由《游子吟》这首大家都熟知的古诗导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由一线、一衣——小物件,一慈母——小人物,表达了“大”的主题——伟大的母爱。自然的在导入环节中就引出了“以小见大”,自此这次群文阅读的“议题”出现,明确了学生阅读学习的方向。

2. 循序渐进,设立问题。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出发,去设置阅读思考的问题,由浅入深。浅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是对于农村初中生,这一点特别重要。农村初中生,古诗文积累本身就少,阅读能力也就相应的弱。由浅层面设题进入群文阅读,一开始就先树立学生的阅读信心。深者,激发学生阅读能力的潜能,调动他们在阅读方面的求知欲。问题的设置要注意紧扣当次古诗文阅读的“核心要求”,也就是当次“议题”。

在“‘以小见大古诗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指导”的教学中,四篇古诗文文本中的“以小见大”,第一个问题就是寻找其中的“小”,而这四篇的“小”,也是有简单到复杂:小事物折戟,小人物卖油翁,小事件送荔枝,小细节使用象牙筷子。接着就是分析其中的“大”了,它们依次所表现的“大”主旨:抒怀才不遇的愤懑,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对骄奢淫逸的批判,树防微杜渐的意识。主旨的分析是基于“小”的把握,对文本阅读理解通透了,才能悟出其理,感怀其情。

(三)提升阶段

1. 总结归纳,突破共性。通过古诗文群文阅读,让学生分析其共性,突破了某一方面的知识重点。达到阅读训练的目标。在阅读学习中,不仅要引导他们学会分析,也要教会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总结。这样子不仅他们牢固掌握当次群文阅读的核心知识,也懂得了由读到析,最后形成结论的学习方法,实现了“1+1﹥2”学习效果。

《赤壁》《卖油翁》《过华清宫》《象箸之忧》四篇文中,学生在阅读中分析其中不同的“小”,总结归纳出一点:不同的“小”都能“见大”。这样就让学生学会了选材的广泛性;让他们明白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可以运用到各种文体中,可以表达各种主旨,实现此次群文阅读的其中一目的。

2. 再回实践,学以致用。从古诗文群文阅读中,学会的知识、技能,要引导学生运用到语文学习实践中,这个实践不只是阅读方面,也可以是写作方面。这样才能实现“学以致用”,提升群文阅读的效果,也扩宽了古诗文群文阅读的功效面。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在课堂外用。通过四篇古诗文的阅读,学习对“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有了全面深入地认识,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在写作中使用。所以在“‘以小见大古诗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指导的教学”的最后环节里,归纳后在多媒体上展现“以小见大”在学习中如何实践:通过聚焦凡人小事,关注社会;通过观察身边景物,感悟人生;通过捕捉细小情节,诉说真情等等。这样就实现了提升阅读效果,扩宽了群文阅读的功效面,由阅读延伸到写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文的群文阅读教学,对农村初中生古诗文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有效、新颖且可便捷运用的语文教学操作。可以在教学中经常实践,继续探索其在教学运用中更多的作用、更大的价值;更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以达到提高农村初中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实现古诗文群文阅读最大的功效。

(责任编辑:向志莉)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 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 中国教育学刊,2013(06):62-66.

[2]于泽元,王雁鸟,石潇. 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72-76.

[3]靳喜军. 初探小学群文阅读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完善策略[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5):162-163.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浅谈温州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现状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策略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