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信息技术魅力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高效

2022-04-29 00:44张剑峰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张剑峰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更多领域,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初中数学教学对初中生来说是一门很关键的科目,因此愈来愈多的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本文阐述了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以及融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原则,提出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的策略并以“同类项”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以教材、黑板等为教具展开教学的手段被认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类教学手段存在着一个显著的缺点,即教学过程单调,消耗的时间与精力较多但效率偏低。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普遍使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生活中,特别是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优势,使学生获得更生动多彩的教育环境,给予学生更多思考探究的机会。将信息技术同初中数学教学相结合,给传统教学带来了转变,同时也更新了教学方式,让初中学生从中收获学习的乐趣。

一、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有益于带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现有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黑板加教材,这类教学模式虽最为稳妥,但不乏单调无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模式相比较,更多的是利用视频、图片、动态变化图等内容带初中生进入学习状态。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原本以抽象性为特点的数学科目更生动且便于吸收理解,在初中生学习数学公式、概念时更便于理解。当初中生发现学习带有抽象性的数学科目,其实比想象中容易吸收理解时,初中生在学习上就更有兴趣。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通过多媒体将三角形三边进行动态变换,使初中生对勾股定理的概念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信息技术能够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理解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初中数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大部分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抽象思维,因此学习起来具有较大的难度。例如一些空间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非常吃力。初中的数学学习和小学数学学习不同,并不是单纯地去背诵公式以及定理,更多的是考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些知识点本身需要一些图形来辅助理解,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将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呈现的知识点呈现出来,从而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理解,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的含义即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生硬地使用这项工具,而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分析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以及运用哪一类信息技术手段。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尽管信息技术运用在数学科目的教学中能够带来诸多好处与突破,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信息技术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式,数学教师依旧是向学生教授知识的主体。经过初中生与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学习互动,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整体过程是更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若是错误地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那么就会对最后的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二)主体性原则

这个原则代表着不论教师通过哪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施教学的主体都是初中生,那么在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时也不能忽略这个原则。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需要计划出一定长度的时间给学生,让其能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有一个接受与缓冲的机会,同时能够自主地进行讨论思考以及提问。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初中生在课堂学习时都是听教师的讲授并记录下来,现在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使教学和学习过程都增添了更多新意,更多的是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分析

(一)课堂教学的形式较为落后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环节,呈现出的特点是教学形式较为落后。教师未按照教学改革思想背景下提出的不同要求,优化设计课堂教学经过。课堂的氛围也死气沉沉,授课方法为传统的形式,导致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综合能力逐步下降。在实际的指引下,教师未对学生做到真实有效的引导,导致课堂内的实践效果降低。课堂中的活跃度也较差。呆板、落后的教学形式与新时期学生的喜好和兴趣点不相符,让学生丧失了在数学课堂中的激情和动力,不利于教学实效性的彰显。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较差

兴趣较差是目前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的又一项问题。实际上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的动力。教师仅拘泥于尽自身的相关能力完成知识点的硬性化教学。基于课堂教学所谓的目标完成知识的指引。学生未取得优良的学习效果,对于数学学习的认知能力也相对较差。此外,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主要采用应用性的形式。即教师站在讲台上,呆板、机械地传输相关内容。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降低,学生的拓展意识也逐步下降。不利于课堂教学与深远影响的契合,降低了教学时效性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速度。

(三)课堂评价不够科学

课堂教学要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才会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教师的评价和指点会成为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和目标。但是,目前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用的评价形式不够科学,未切实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评价也过分聚集,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呈现出混沌化的局面。评价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中的整体发展。教学实践环节中,评价的方法未起到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导致整体时效性降低。课堂教学理念也未得到夯实、教学评价与实践成效不相符。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其综合能力相背离,不利于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构建。

四、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策略

(一)通过信息技术制作课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会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但若教师没有认识到不能过分依靠信息技术,就会给教学带来不良影响,导致最后的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教师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就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争取实现从会用信息技术教学到用好信息技术教学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能够制作优秀的数学课件,课件内容要主次分明,不能太过标新立异,在制作数学课件时,最好采用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将学生从抽象的题目引入一个具象的情境中,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学中,在讲解圆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将圆形等分成多个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形状,让学生联想到曾经学过的三角形知识,主动思考圆形面积的计算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会增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巩固旧知识,引发他们主动思考,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并且,利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他们的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能够得到提高。信息技术有着传统教学手段不具备的优势,通过情境化教学方式,它能够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趣味化,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减轻了教师日常的工作任务,也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三)以认识“同类项”的教学过程为例

1. 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创设问题情境

在进行教学同类项相关概念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带有动画的视频,带动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点的兴趣。通过播放视频,讲述一位同龄人在超市购买商品的过程,他需要购买的商品有很多,分布在不同购买区域。

教师在学生观看视频之前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视频中的同学,如何购买商品更省时间?”有不少学生回答:“我会选择分类进行购买,更方便也更节约时间。”此时教师适当进行课程导入:“在同学的现实生活中,将事物分类或合并都是很常见的,除了在超市中购物会有这种情况,在服装店也可以发现类似现象。数学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在生活中会将拥有相同或类似特征的事物化为一个种类;在数学的多项式题目中,我们是否能够将具有相同特征的项分为同一类呢?”

通过开头的多媒体引入,提出一个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来思考数学问题,最后的总结再提出一个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回归课堂,提出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合并同类项”。

2. 利用多媒体展开数学游戏来理解数学概念

首先,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多媒体展示的例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例题图片展示出来,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例题是把身上具有不同特征的“小狗”送回家,一共有八只小狗,他们的身上分别写着:8、5n、2ab2、-3yx、9n、-5ab2、-13、14yx。让学生独立将不同项进行分类,将带有同种特征的小狗归为一类,随后请一些学生到讲台上作答。将多媒体与课堂游戏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快速“送小狗回家”,完成例题。

其次,让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会将看似不一样的小狗归为一类。

第一组小狗是8和-13,第二组小狗是5n和9n,第三组小狗是2ab2和-5ab2,第四组-3yx和14yx。教师对这几组分类提问:“同学们如何分出这四组小狗的?观察这四组小狗身上分别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第一组小狗身上的单项式与后三组的区别在哪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四组单项式进行交流,并以小组汇报他们最终讨论的结果。预设一组学生发现了后三组的单项式中都含有字母,并且字母的指数也相同;预设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前一组学生的发现进行了补充,发现第一组和后三组的区别在于它没有字母的存在,组内数字同为常数项。通过学生对例题中的单项式进行讨论,自己找出这些单项式的共同点,从而理解“同类项”这个概念,教师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同类项的认识与记忆——含有相同字母的且字母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被称为同类项,只有常数的单项式也是同类项。

在整节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总结一堂课所收获的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加深认识。

(四)基于微课形式,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环节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形式做到教学环节的翻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明确发展方向,完成高效的知识探究。为此,教师要不断结合现实情况,利用微课的方法归纳总结出相关教学经验,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和理念的契合下获取发展的相关能力。

例如在“有关”方程知识的讲解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形式,首先将即将教学内容基本框架推送给学生。随后,让学生在课外环境中通过自主预习的形式了解教师即将讲解的重点。第二天让学生站在讲台上模拟教师授课的样子,将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内容与实践融合。结合学生的分享,其他同学的接受程度会得到提升。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向学生传播延展性的数学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形成拓展化思维。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预习中呈现的迷惑通过微课形式再次推送给教师。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了解学习的基础,通过微课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做到教学形式的翻转,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生成。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对于现阶段初中生来说明显不适用了,初中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对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手段进行更新,还能充分调动了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升其教学能力的方法也很多种,本文仅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分析讨论,为后续有关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刘虎. 谈初中数学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9):34-35.

[2]何志光. 初中数学信息技术在课题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中学,2019(11):108.

[3]柯昌彪. 浅析初中数学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如何开展[J]. 魅力中国,2020(11):76-77.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