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彩凤
摘 要:良好的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目前公共场所、用人单位等对人们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不文明的行为却屡见不鲜。学校课堂中也出现学生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要彻底根除这种现象,要从根本上着手,从小约束自己,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文章针对上述问题,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尝试引入项目教学模式。通过职业体验的方式,给每个学生分配不同的职业角色,使学生了解、体验不同岗位的规则、要求,进而约束自己,用模拟现金的方式激励学生持之以恒的品质,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行为规范;职业角色体验;中小学信息技术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市教委也正式发布《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然而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过多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素质教育、行为规范的培养。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小学科,部分学生、家长更是不够重视,课上成为学生休息和放松的大好时机。上课迟到、随便说话、作业不及时完成。不仅学生没有收获,教师也有一种挫败感。很多教师的做法是不停地提要求、鼓励,但管理时效短,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力。还有的教师管理严厉,学生被动接受,纪律较好,但是缺乏学习兴趣。改变现状,势不可挡,至此依据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状况,从兴趣出发,大胆尝试用“职业角色体验”的方式进行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研究。
行为规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养成教育的结果。色体验(Role experience)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职业角色体验是指模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指定参加者体验某种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练来理解角色的内容,模拟性的处理工作事务,帮助他们形成规范,改进提高。通过模拟各种职业岗位角色,会逐渐表现出所体验职业角色的行为模式。经常体验职业角色,自然会有更为成熟的、规范的思想和言行了。这就是职业角色体验的教育功能。
通常教学中的角色体验都是根据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单次体验各种动物、植物或某一故事情节中的一个角色,具有短时性,不固定性,体验一次即结束。学生只是当时觉得好玩,转瞬即忘。而本研究的职业角色体验不同处在于依托信息技术创办相关的技术公司,从公司成立之时角色分配就是相对固定的,直至课程结束,学生体验的角色内容、职责、要求是相同的,持续的。学生以模拟工资、奖金、职务升降等作为鼓励,从建立标准到增强意识,最终形成规范,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过程,并能将良好的行为规范持之以恒。
借鉴以往的经验,作者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了大胆创新,依托教师的协助,帮助学生模拟成立“智拓科技有限公司”,用招投标的方式解决真实项目实例。并设置经理(1人)、助理(1人)、技术总监(7人,对应7个组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21人,每3人一组)等职位。将7组职员轮流分成家长开放组、智能机器组、辛勤园丁组、审计计时组、摄影技术组、技检评价组、娱乐奖励组,并赋予每个组不同的职能,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情况体验适合自己的角色及制定自己的岗位职责、签到打卡单、LOGO等,借鉴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来在教学中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这是一种具有广泛性、创造性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能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好的学习、生活规范,使其符合规范的要求和标准。并在体验过程中将学习内容融入公司或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完成项目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不再是单一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究未知技术。实现教师主导,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通过一年的职业角色体验,学生有了不同的变化。
一、课堂教学完成情况统计
由前测和后测的数据对比可知,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开学初四个班的学生进入课堂授课氛围的时间明显比第十五周要长,经过近一学期的课堂实践,课堂组织纪律用时有所缩短,而完成项目的用时缩短显著。说明通过本课题使用的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将授课内容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层级管理统计
为了更好地模拟公司岗位考核将学生分层管理,教师对项目经理考核打分、项目经理对技术总监考核打分、技术总监对本组员工进行考核打分。
学期初各“技术员”普遍主动性偏低,制作效果有待加强。在服从安排方面较好,但组内成员间的沟通不够、课堂纪律以及融入课堂氛围略差,偶尔不能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通过教学实践,学期末各“技术员”普遍主动性明显提高,制作效果比较好。也能够服从组内的协作安排,与组内成员间互动的频次及互助效果明显增强,相互配合逐步默契,课堂纪律不需要教师再多费口舌,并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技术主管在学期初工作主动性不够好,责任心也不够强,素材准备不完善、促进团队的协作能力有待加强,项目效果合理性需要提高;学期末该主管工作积极主动,协助能力提高很多,能够与本团队学生打成一片,且项目的效果合理性及准确性大大增强。
项目经理在学期初还不能够完全胜任该角色。判断能力不强、组织安排能力不够,不能独立组织项目的分配。爱岗敬业及工作态度略有欠缺。在项目整体风格和细节制作方面还不够完善,与团队人员的有效沟通不足,不能很好地促进团队协作,且在作品的评价能力上面欠缺较大。经过课堂实践,扮演该角色的学生较好地融入角色中。在判断能力、组织能力上有较大提升,工作态度端正。对完成的项目能够做到整体把控及细节完善。通过角色赋予的任务能够对整个团队进行有效沟通,促进了全体员工的团结协作。对最终呈现出的教学任务能够做出较好的评价。(如图1)
综上所述,学生已经对这种课程模式比较熟悉,在课堂中也有较高的积极性,各个项目小组完成项目的比率也在逐渐增大,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提高。
通过职业角色体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更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不同的职业角色改变了教师上课的说教模式,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制定规章制度,并能更自觉、自愿地接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真正体会所设置的要求的内涵。同时还可以自省,发现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行为做出有效修正。极大地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团队合作使学生能更融洽地进行问题的探究,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职业角色体验的方法,让学生一切从兴趣出发,从自我出发,真正愿意接受所有的规定,并发展成为自我约束,从而形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带动更多人来遵守约定,提高自身素质。这种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可持续性,服务于人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终极目的。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李淑颖. 养成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 教育探索,2003(09):79.
[2]尹瑛. 角色体验是一剂万能药吗?[J].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2(11):11-12.
[3]李淑娥. 采取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J]. 黑龙江教育,2001(Z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