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体验向知识技能的转化

2022-03-17 22:56曾继耀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28期
关键词:课堂游戏小学美术

曾继耀

【摘要】当今,小学美术教学中弥漫着这样一股思潮:让学生在乐中学。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乐起来,耗尽心思设计出形形式式的游戏,却在不知不觉中为了气氛而游戏,而进入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分离的课改误区。本文所探讨的是如何把课堂游戏和知识相融、转换授课的思维方式,以游戏为知识的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无意识体验为途径,让知识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教育融入游戏体验,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领悟知识,巩固技能,最终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游戏;无意识体验;知识技能

传统的应试教育及传统的教学模式曾一度深刻影响着美术教师。我国实施的课程改革就像一场及时雨,给美术教师指明了革新的方向。但是,也存在了一些问题,如,部分美术教师仅套用了新课改的表面词汇,使美术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化:仅为兴趣与气氛而游戏。课堂游戏与知识技能的学习严重脱节。笔者认为,美术教师应把知识技能与有趣的游戏有效地结合。而其中尤为关键的是:游戏要在学生毫无学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这是一种无意识体验。而且,游戏本身就是该课知识技能的化身。因此,教师先铺垫后启发,让学生感悟知识。这一过程便是无意识体验向知识技能转化,是一种小学美术课堂游戏设计的新样式。

一、透析学生心理,设计心之所需

小学阶段是儿童教育的初级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学生有共同的特征,心理学上称作“儿童特征”,稚气单纯的他们,心里总是对事物充满了好奇与幻想,他们带着好奇和幻想走进课堂,纯真的想法是得到快乐。教师是他们获得学习快乐的引导者和制造者,使他们“懂得学”。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拓展他们坚信自己具有学习的能力和心态,塑造他们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的人。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主观地让学生接受,无疑是强人所难、背道而驰的教学。而仅靠单纯的游戏还不足以收到良好效果,还应渗透相融所需的知识技能,集中其它相关环节,以下材料是笔者运用该方法的一个教学设计实践事例。

案例1:奇妙多姿的树(教学设计局部)

从以上表格式的教案设计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无意识体验的学习并非毫无管制地放任其体验,而是有目的、有指向地设计。在教师眼里,游戏是一种知识技能与兴趣相融的载体。

如上表格教学设计所示,在课堂的一开始便设计融入本课的核心知识点(装饰画的绘画材料及方法)。而这一切都在学生无意识体验中进行。该设计不再关心导入游戏的表面形式,只是将其作为知识技能与兴趣的载体,立足点非常明确:

1.游戏本身,没有技术性限制,可以卸载学生全部学习压力,放松身心,把兴趣迅速提高到最高点。

2.游戏却带有材料的限制性,教师有意识地把“涂鸦”所用材料引向要学习的表现材料和手法上,让知识与技能在学生的无意识玩耍中得到转化。

3.游戏要求越乱越好,潜意识告诉学生要获胜便要小组同心协力一齐涂,无须教师刻意提醒便可养成团结精神。可见,作为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课堂,必须从学生的切身感受出发,投其所好。不仅从内容上,同时从表达上都要体现出新课标的核心精神。跟随着学生的体验,教师进行启发。因为学生在“涂鸦”过程中除了玩并没有意识到教师所设计的隐藏目的,甚至不知道自己涂了些什么。这时,教师只需在其乱涂的作品中加上树干(见下图),再让学生打开课本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他们必然会恍然大悟:原来刚才所涂的正是该课所要学的知识,自己是在毫不知情、快乐的情况下玩会了“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涂出了极具装饰和创新意义的树。可想而知,这种学习经历的印象是何等的深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趁热打铁,强调知识点的关键,使其巩固在学生的心中。

二、表象是随意游戏抒胸臆,实则无意识体验潜学习

无压力学习一直都是师生共同诉求的一种教与学的模式。直白的讲解早已让学生望而生畏。既然如此,何不试着反其道而行之?教师不妨把思维的重点放在趣味性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上。

案例2:(奇妙多姿的树)教学过程

玩游戏引入(“无意识体验”环节)方式:

在不引入、不点题(即不说明所要学的内容)的前提下,让学生放开心地“乱涂”。为丰富“乱涂乱画”大赛,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规定各组的“乱涂”的方式及工具,即:

第一组:吹墨吹色。

第二组:纸巾擦抹。

第三组:彩线绕圈。

第四组:彩色笔点色。

第五组:羽毛压印。

第六组:点线结合。

在学生完成“涂鸦”过程后,论“乱”行赏,进一步激发其兴趣。

点拨其作品,引入新课,板书:奇妙多姿的树(装饰画)

(一)指出其“涂鸦”方法即画装饰画的表现方法。

(二)小结各种表现手法并指出学生的“涂鸦”与有意识地画装饰画(树)的区别。

(三)列出各种表现手法的名称。

(四)分别指出各种表现手法需要注意的关键(一一对应“涂鸦”作品与规范)

1.用点色法—注意疏密有致。

2.羽毛压印法—按生长方向。

3.吸管吹色法—根据树干生长姿态。

4.彩笔绕线法—注意树形。

5.纸巾擦拭法—注意树形。

6.点线结合法—疏密有致。

以上的“无意识体验”游戏是知识技能化了妆之后的游戏:知识技能即游戏,游戏的过程也即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两者在无形中转化。

三、转换视觉与思维方式“声东击西”,无意识体验峰回路转

没有新鲜感的知识技能的讲授无法揪着学生好奇的那根筋儿,从而容易导致学生精神涣散——恰恰这时候,转换视觉角度更能刺激学生的兴趣神经,尤其是教师转换的指向是“玩”或者带有趣味性的课堂内容,学生更能投入其中。

案例3:《奇妙多姿的树》讲解绘画方法与步骤环节

以解释对联的方式引出作画方法(横额),以新的视觉及讲授方法再度刺激学生的兴趣神经:

(上联)万变不离枝和干:(释义)怎样变化也要定好树枝干。

(下联)千姿百态随树形;(释义)形态万千但要以树得形状为基础。

根据以上“对联”,让学生讨论该对联含义,转移他们直接学记作画步骤的视线与思维,从而达到声东击西的无压力体验效果。等学生的回答和讨论相当成熟时,教师再揭晓这副对联释义背后的课堂知识点。这样一来,一方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解释对联含义的过程正是学生无意识体验转化为自身技能的过程。

四、结语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讲清知识的来胧去脉,让学生领会技能的真正内涵,并能运用知識和技能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到:“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使课堂教学呈现智慧的碰撞?首先让学生心动,进而体验直到自主感悟。承载知识的游戏引起思维的碰撞,思维碰撞的火花让知识技能在学生心中自燃——这就是无意识体验转化为知识技能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4/200107/t20010701_80352.html,2001-07-01.

责任编辑  罗燕燕

1958501705392

猜你喜欢
课堂游戏小学美术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农村小学小班化英语游戏教学模式探究
让学生轻松学数学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