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

2022-03-17 22:56吴艳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2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课堂

吴艳兴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基于学生生活视角阐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实践课程。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作为教者应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道德情感与法律意识,指导思想与行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品德教育在整个人类的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的命脉,更是民族的灵魂。而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是一門基于学生生活视角,阐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实践课程。它是学生学习道德和法治知识,培养道德情感和法律意识,指导思想和行为的重要课程体系。作为教者,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选用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故事讲解,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吸引

每个学生都爱听故事,把抽象的道德观念,通过生动而有趣的故事,显浅易懂地呈现在他们面前,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更能引起学生的探求兴趣。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时,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举办一个“我心中的英雄”故事会。先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相关的英雄故事,再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在收集故事和听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能了解到更多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史实,从中感悟中华英雄顽强的抗争精神,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而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萌发为祖国富强而好好学习的情感。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认真精选故事,努力做到融思想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一体。这样的教育教学效果比教师在讲台上慷慨陈词讲授道德律令好多了。

二、游戏教学,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趣

教育家洛克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让课堂更有趣,让学生更沉迷于课堂学习之中。

例如,教学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时,我们可以根据教材设计一个“同桌叫名比赛——看谁认识的朋友多”的竞赛游戏。

1.请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个试着按座位顺序说出开学以来,自己认识班上同学的名字,另一个帮助计数。

2.角色互换,由数数的学生叫名字,原来叫名字的学生帮助数数,比一比,看谁认识的同学多。

这个既紧张又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教师和同学,并渐渐学会耸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社会实践,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开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德与法治》的授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创设相关的实践活动,利用校园、家庭、社会等一切有利于学生明理、导行的场景,让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把知识化为己有,转为己用。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餐桌上的小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不同年代的人进行访问调查,了解他们当时餐桌上的主食、饮料等,然后把调查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并引导学生对不同年代餐桌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体会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农业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认识到正是改革开放政策给现代中国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安全记心上》第二课时,课前先引导学生调查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拍照片记录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建议,并完成下面的记录表:

在课堂上,让学生介绍自己通过调查所知道的安全隐患,在电教平台展示自己调查时所拍摄的照片。如此教学设计,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在实践中得到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四、情景表演,让品德课堂更有效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情感、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的第二课时,如果光从课内交通规则的介绍或讲一些故事进行教学,是不能把交通安全意识植根于学生心灵上的。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十字路口的生活场景,让一个学生扮演交警,其余则扮演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首先不设交通灯和交警,让学生们随意通过十字路口,他们喜欢怎么走就怎么走,喜欢哪时通过就哪里通过,结果,十字路口的交通陷入混乱,车和人都撞到一块去了。这一轮游戏结束后,笔者让“受伤的人们”谈谈如此过路口的感受。接下来,进行第二轮,这次在十字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和交警,要求大家按照交通信号灯和交警的指挥通过十字路口,违反规则的学生要接受教育或惩罚,如,在路口站岗,或读交通规则2遍……结果,十字路口的交通有条不紊,大家都非常顺利地通过了路口。通过全心投入到角色的情景表演,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遵守交通规则的道德观念在愉快的扮演中生成,并自觉地外化为道德行为了。

五、讨论交流,让品德课堂更深入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组织他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引导他们充分地讨论交流,比教师呕心沥血的说教更有效果。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研讨:

1.分析和思考: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总是被践踏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但始终不能改变受欺辱的命运?

2.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

3.把方案和救国措施写出来,在班上交流,说明采取这些措施的理由。

这样设计,能更好地将学生带进历史中,让他们以主人翁的角色关心祖国的命运,接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而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六、操作实践,让品德课堂更扎实

“听过的不如看过的,看过的不如说过的,而说过的不如做过的。”要想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活动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动手练。

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时,可以这样设计一个“比一比,看谁做得好”的活动:

1.展示:课件出示多个生活和学习用品的图片。

2.小组讨论:这些物品都是什么,平时你们把它们放在哪里?

3.提炼:在学生讨论和发言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物品的大小、特点及作用进行分类。

4.练习:将课件中提供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分类,送这些“小伙伴”回到自己的家。

这样的实践活动,唤醒了学生自主整理的意识,使其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有助于他们养成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在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想方设法把《道德与法治》课上好、上活,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道德情感与法律意识,指导思想与行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陈红兵

1526501705234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小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