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川
提 要 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教与学的统一体,两者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制约监督,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尤其是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会有很多共通之处和共同语言,创造一个和谐的教与学环境,营造一种轻松交流的学习氛围,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知识技能 理解尊重 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校中,教师有教师的职责,学生有学生的权利,如何拿捏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两者之间的分寸,对于教学相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就决定了高等学校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人才而展开,而培养人才是通过教师实现的。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既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要做到师生关系融洽,笔者觉得首先应做到以下三点:
1教与学互补的学科带头人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一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一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要不断关注最新的专业动态,在指导学生的学习上要充分发挥好灯塔的作用,使学生能以正确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二是要多做示范,这是建立在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之上的。要能够熟练的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去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在实践课中和学生共同完成实践任务,让学生知道,高校教师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合作者,这样可以更好的达到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是敢于接受学生所提出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身为教师,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当今是一个信息社会,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涉猎全部信息内容。因此,要多跟学生交流,交流思想,交流文化,交流信息,可以弥补有限的精神和能力不足。如果文过饰非,遮掩搪塞,端着师道尊严的架子不放手,认为学生永远不可能超越自己,那就是不懂得社会发展进步和人类发展进步的规律,这是自欺欺人。只有勇于面对错误、失误、缺点和不足,善于改正,这样不但可以使自身的素质补充提高,还能在学生面前树立正确的榜样,让学生知道,老师也是个敢于面对错误、勇于改正错误的人,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进。
2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和老师人格上是平等的。合理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有不少学生崇拜自己的老师,老师更应该是在治学、或者为人处事等方面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把这种崇拜发展成一种资源——既教学资源。高校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判断能力和对教师的评价能力是很强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关系到自身形象、品位,而且关系到言传身教,关系到学生对你的评判,关系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要跟学生多交流,在教学上引导学生,在生活上老师关心学生,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的氛围环境中学习。一个只注重工作而不注重生活的人是乏味的,同样一个只注重教学而不去关心学生的教师也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
3德技双馨的教学引路人
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间不久,得到的锻炼有限,身上难免有很多毛病。因此,在工作实践中,应该多去观察这方面做的好的前辈们,虚心学习,甚至可以当面请教。然后还可以多看一些有关道德修养和励志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涵养和道德修养。一般来讲,有以下主要方法:一是内省。对自己内心的省视、审查,是一种自律心理,也是一种自觉的自我反省精神。二是慎独。是侧重于外在行为的一种理性约束,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立法”和“自我监督”。要求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地注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做违反法纪和道德的事情。三是自我激励。鼓励自己为达到更高师德水平而努力。自我激励是激发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内在动力,是强化和磨练克服各种障碍和阻力的动力,是进行师德修养的重要保障。四是致知。就是深刻认识和把握各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程。我们在提升自己师德修养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和思考人生哲理和做人的道德,准确地理解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在合理性,恰当地把握好自己在教育劳动中的伦理位置。五是践履。是将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付诸实践的过程。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应当善于观察、思考,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哪些行为是道德,哪些行为是不道德的。六是交往。鲁洁教授在他的《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一书中提出:“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在我们工作中也可以通过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教育实践中去实施并体验教师道德的准则。
总之,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教与学的统一体,两者既互相依存,又相互制约监督,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尤其是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会有很多共通之处和共同语言,创造一个和谐的教与学环境,营造一种轻松交流的学习氛围,无疑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