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培蓓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促进微视频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今后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单元作为切入点,尝试将微视频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为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展开些许思考。
[关键词] 微视频;图形与几何;单元教学
一、微视频进行“图形与几何”单元教学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多媒体与数学资源相结合的模式,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其中,微视频所具备的短小、精炼的特点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注意力”模式,也让学生有了更多选择优质资源的机会。微视频在现代社会上普遍关注的“个性化”领域,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既可以通过提前预习、深入探究等环节满足对学习有更高层次要求的学生,也可以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反复观看的机会,使其能复习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因此,微视频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形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单元教学中开发微视频,既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调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又能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如在“圆的初步认识”一课中,通过观看微视频对圆进行初步认识,可以明确圆的圆心位置、圆的半径和圆的直径等相关概念,形象化的微视频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各部分的名称。
二、微视频进行“图形与几何”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在运用微视频进行教学时存在一些误区。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使用微视频,微视频等信息资源也不能完全代替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
1. 为了教学手段多样化使用微视频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视频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但有些教师只是把微视频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有些微视频在提出问题后就直接给出了答案,让学生失去了思考探究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背离了运用微视频进行教学的初衷。
2. 使用不合适的微视频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把3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压缩成了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学生还没能理解透彻,视频教学就结束了。如在“角的认识”一课中,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很多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学生需要动手操作,摸一摸角、量一量角。如果教师仅仅是播放一个微视频,把角的定义一笔带过,学生很难真正去理解“角”这一抽象的概念。
三、基于微视频的“图形与几何”单元教学设计
微视频选取的内容既是一堂课的重难点,同时也要兼顾所选取知识点的典型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告诉学生问题和结论的过程,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让学生能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制定能切实改善课堂教学的单元教学方案。
1. “图形与几何”微视频的分类
笔者根据“图形与几何”教学模块的重点及难点,把“图形与几何”教学模块中适合运用微视频的实践内容进行了筛选,归纳为三类——概念理解类、实践操作类、实际运用类,并分别对应设计了三种教学活动。
概念理解类,主要是指理解单位的进率、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等概念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角的认识”教学中,需要了解角的概念并能说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在“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中,需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等概念名称;在“体积单位的进率”教学中,需要了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实践操作类,主要是指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及操作等活动进行学习的内容,通过配套的学习单,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例如,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用圆规画圆,正确使用量角器,等等,这类是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的内容。
实际运用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活动,抽象出几何模型并运用到生活中的内容。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中,需要在学生理解长方形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修路等实际问题。在“父亲节的礼物”拓展实践活动中,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展开图的基础上,设计礼品包装盒,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感。
2. 分类活动的设计
(1)感知体验类活动的设计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时应该重点关注学生数学思考的认知过程。在感知体验类的数学活动中,学生应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去直观感受和感悟,经历知识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以“梯形的面积”为例,微视频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梯形的面积公式,而是以学生的问题为线索,以教师的问题为引线,通过有层次、有逻辑关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发现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认知层次更高的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活动的问题,这样才能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实现深度学习。
(2)动手操作类活动的设计
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实践活动,经历发现、分析、抽象、概况、推理等,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并最终形成能力。例如,在“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教学中,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是要了解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并能判断哪些图形能够拼成正方体,这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比较高,有些学生会感到很困难。传统教法是这样的:找一个正方体实物剪开,观察展开图,然后把几种展开图动手折叠,判断哪些展开图能做成正方体。课堂上通过剪的操作,一节课不可能得出11种展开图。如果采用徽视频演示的形式,学生不仅能亲历正方体展开的过程,而且能更加直观地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微视频的学习,正方体的展开图由抽象变为具象,在枯燥、抽象的图形教学中,通过微视频让数学教学更有效,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生活运用类活动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面对现实问题时,学生要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学生要能把握數学知识的本质及内容形式的变化,要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数学内部问题及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表面积的变化”一课为例, 针对较为抽象的立体图形,在课堂引入环节,直接运用微视频,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礼品包装纸”的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检测学生能否在一定的变式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现实操作,对应数学教学视频进行验证。
四、微视频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1. 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实情境是让抽象、琐碎的知识对学生更有意义,让学生产生自我需求的探究欲望。“图形与几何”单元的微视频教学,更多地尝试让学生从真实世界出发,经过数学学科学习的滋养,又回到真实的世界中,经历问题的真实性、过程的探究性、结果表达的多样性等步骤。
2. 教学变革,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微视频不仅可以用于线上教学,也适用于线下教学,还可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师可以在线下教学课堂中使用微视频,还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线下互动讨论,从而实现学生线上与线下混合或融合的深度学习。
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单元教学中,通过微视频的形式,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学习过程中,发生教学主体的改变。以学生学习为主,让学生从依赖教师变成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让“图形与几何”单元的教学效果能有所提升。
3. 深入探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微视频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要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多给学生机会进行锻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想法,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敢于质疑、敢于尝试。
314250058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