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琴
【摘要】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却常闻写作而色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学生写作中的难题“无话可说”出发,以他们手中、心中现有的“沉睡”的素材为突破口,通过实施恰当的教学策略“唤醒素材”,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写作教学;唤醒素材;思维;写作兴趣
我们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缺少的不是素材,而是“唤醒”素材的方法。
素材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作中素材如可信手拈来,下笔亦可左右逢源,文章更可一气呵成。但大部分中学生每逢写作仍愁眉不展,苦恼的大多与“素材”相关:提笔无话可说,掏腹无素材可用,结果下笔无神,文章无物,言语苍白。那么素材究竟从何而得?生活,抑或书本?其实皆可。重在观察,重在体会,重在思考,唯有思维的参与,才可使素材“活”过来,随手可得。
文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一个个寻常景象、一件件新鲜时事,或在身边发生,或在媒体中报道,学生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如何将这熟悉的生活画面、身边时事抓住,变作一个个鲜活素材,化作笔下文字。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写,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多方面地丰富语文积累,提升思维品质,形成独立见解并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因而在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重观察,重阅读,重思考,重积累。通过阅读增加“阅历”与积累,通过思考使思维敏锐化、积累灵活化,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以亲切可感的鲜活“原料”降低积累的难度,让学生在阅读与生活体验中能随机积累,更能有目的地积累,且注意梳理,对种种习以为常的现象和事件留心观察、深入思考,培养探究意识,养成理性思维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唤醒”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生活现象,常眼见而无动于衷,对语文阅读,常推托课业忙碌而走马观花,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将所见所读变成思考再变文字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借周记时评,印记灵动一刻
素材首先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巴金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说:“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中国社会生活。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也说:“生活中可入习作的材料比比皆是,无论是自然景物,还是社会上的人和事,只要做有心人,细细观察,处处留意,就可吸取到丰富的养料。”而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些。组织学生以周记或时评的方式记录、评述身边小事是从另一个角度引导学生观察、体会生活。
从眼见到心悟再到笔录,是素材的整合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再到梳理整合,形成文字,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增强素材积累意识。
但组织学生写只是起步,不一定能使学生乐于投入其中,要激起他们的兴趣关键还在教师对周记的处理。
对于没有题材字数规定、可以自由发挥的周记,不少学生开始也是敷衍了事,于是我改以亲切活泼对话式的语言风格对他们的文章进行详细的点评,触摸其思想深处的脉搏,找出闪光点,就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展示优秀习作,更将部分受关注的或有争议的问题拿到课堂上一起探讨,学生的热情激发了,观察主动、细致了,写作认真了,更乐于以此与老师交流了,习作中展现的生活越来越真实、动人,时评观点更鲜明,甚至能运用前几篇文章中的例子来举一反三。记得期中考后有個学生兴奋地跑来和我说:“老师,这次作文我肯定拿第一,那观点和例子我在周记里都写过了!”成绩出来后学生虽未能如愿拿到第一,但进步很大,我也倍感欣慰。
以周记的形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点评生活的兴趣,将生活中的人与事留住,变作鲜活的素材,变作写作的活水源头,使其乐于观察乐于思考乐于叙写,形成良性循环:观察渐趋细致,积累渐趋丰富,思考渐趋深邃,语言渐趋成熟。
二、借情境创设,唤醒“沉睡思绪”
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早在1978年就开始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研究,目前新课标也非常注重真实语言情境的考查。
在写作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而激发其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使之乐中学,学中乐,唤醒“沉睡思绪”,活跃思维,更好地把握知识,积累素材。
情境的模拟重现,如:小品式的人物表演,多媒体画面、音乐的展现与渲染、生动的语言描述等,引导学生将习以为常的生活画面重新展现于脑海中,将曾经对熟悉画面的“麻木”唤醒,使一个个细致的片段复苏,通过语言将一个个无序的画面有序化、生动化,从中体悟人生启示。
在一次作文课上,让学生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想着题材熟悉,学生容易发挥,可学生却表示虽有经历却深挖不出什么。于是课堂上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挑选代表班里分享,描述疫情期间与距离有关的经历,分享其中的感受,同时给学生播放白衣天使驰援武汉的视频等,唤醒记忆,后来还有学生分享父母因工作不得回家视频联系的特殊经历等。生活中的经历体验变作了鲜活素材,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感受深刻了,笔下就自然有话了。
还有一次作文课要让学生写主持词,题目如下:
学生一看慌了:没写过主持稿,没去过什么地方,怎么办?其实是给题目吓到了,于是我换了个形式:先给学生播放央视的《主持人大赛》,然后在班内举行《我是主持人》小比赛,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地名为基点,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己的故事等。形式新颖,学生乐于参与,思维活跃了,过去的经历或读过的游记也“活”过来了,变作了自己的素材;现场的情境,让学生注意到语体风格的选择,同时借助对视频的学习,比较好地完成了主持词的写作。
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课堂的引导,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学习中便可“得到”素材,打开话匣子,这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时事、积累素材的热情,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借教材读本,闪耀“黄金屋”光彩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坚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
学生要认识自然、认识社会,除了参与实践活动外,就要积极参与阅读学习,“书中自有黄金屋”。而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时,我们首先要充分运用语文课程资源,以教材为依据,关注课外生活,拓展语文学习领域。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诗词、元散曲、散文、小说、戏剧、电影文学、传记等,涵盖面广,思想层次高,蕴涵民族文化的智慧与审美情趣,可作为素材积累的重要来源,引导学生分析、积累并在写作中应用,体验“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感受学以致用的成功感,激发阅读写作兴趣,提高思辨、语言组织能力,推动学习领域的拓展。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单纯的讲、练、记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于是我注重积累与学以致用的反馈。在每篇(单元)课文学习完后留给学生三个问题思考:
(一)在本文(单元)学习完后,哪些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最欣赏哪个人物?
(二)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三)如果以此为素材,你打算写什么主题的文章?
学生按要求记在摘录本上,每月举行一次摘录本“展示会”和 “讨论会”,使学生的心得获得交流,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活跃思维,提高思辨能力。由于摘录、评论的内容来自课本,是学生熟悉的范畴,也降低了难度,学生乐于参与其中,通过展示与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起了竞争意识,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优秀作品靠近,注重积累,注重思考,注重表达,也注重书写,形成良性竞争。
在写作训练中关注学生对这类素材的使用,适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同时更通过优秀范文展示,多方面给予学生阅读、积累、写作的信心,例如:
2018年高考优秀范文《把握机遇,直面挑战》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引用;《世代求索,荣扬国威》文中多处化用了《沁园春·长沙》的名句,丰富文章内涵,增强表现力。
2019年高考优秀范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从劳动二字来》借助《氓》引出对劳动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讨论,《诗意的国度,劳动的家园》引用《悯农》《归园田居》强调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增强说服力。
2020年高考优秀范文《成为真正被需要的人》引用《马说》论证识别人才的重要性,引用《岳阳楼记》强调责任担当的意义;《唯才是举真忠士,唯贤是让大丈夫》一文引用《季氏将伐颛臾》论证唯贤是让的道理;《应慕鲍叔之高义》标题是对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名句“徒慕君之高义也”的化用,新颖而显文化底蕴,为文章增色不少。
这些给了学生学以致用的示范与鼓励:阅读与写作密切相关,既可唤回学生对课本学习的重视,也唤醒对课文只是为学而学的孤立被动的麻木意识,换以主动的姿态将课本知识与写作或其他方面相关联,发散思维、发挥联想想象力,使孤立的课本素材灵动化。同时这也使摘录内容变成写作材料有了范例,学生秉着强烈的模仿意识与竞争心理,使阅读——思考——积累——写作——阅读形成良性循环,学生找到了书中的“黄金屋”,找到积累、写作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使“黄金屋”散发耀眼光芒。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也是學生最忧虑、教师指导最费神又收效甚微的一个部分。“有效教学论”强调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我们也可借此良机重新审视中学作文教与学的现状,从学生写作中最大的难题“无话可说”出发,以他们手中、心中现有的“沉睡”的素材为突破口,通过课上课下恰当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助其将自己那“沉睡的精灵”唤醒,自如地将脑中活跃的素材变作笔下灵动的文字,找到成就感,激发写作兴趣。
朱熹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找到“源头活水”,写作自然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 盛 嵛 .试论课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结合[J].理论观察,2007(3).
[3] 陈丽辉.以课文为例,巧用课文素材入作文[J].课外语文,2018(16).
[4] 李吉林 .李吉林文集(卷1)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 于漪 .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