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分析

2020-12-14 04:19杨东升
读写算 2020年33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有效策略

杨东升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深化教学成果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以及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有效策略;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3-0041-02

问题情境是教师通过讲故事、提问题、多媒体等方式,在课堂中塑造特定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除了具有直观形象的物理属性,还具有塑造心理场,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心理属性。问题情境之所以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因为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一个完整的问题情境应该包含四个步骤:背景、冲突、疑问、解答,这四个步骤可以用来讲授大多数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不理解问题情境的创设意义和创设方法,忽视了这一有效的教学手段,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意见,在教学活动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而问题情境教学是已被证明有效的重要教学手段。在直观形象地揭示出数学知识内涵的同时,问题情境还会制造出极具感染力的“心理场”,起到引发学生共鸣、深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的正向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学习生活还处在适应阶段。观察中发现,小学生对于专注状态的保持较为困难,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很容易出现走神,这给小学生的教学工作带了一定困难。这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时刻观察学生的状态,并灵活调整授课进度以及难度,保证完成核心知识点的教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提出疑问——讨论并建模——解答并应用的顺序,有效地利用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在集中——放松——集中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二)弱化认知难度

小学生具有认知水平低的阶段性特征。学生认知组块化程度低,难以理解抽象概念,这是由于小学生还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缺乏必要的学科常识。而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并且知识点前后连接紧密,这对小学数学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弱化教学难度,将抽象概念通过具象的事物表达出来,促进学生认知组块的形成[1]。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将学生带入具体的生活场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概念的教学,这是对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充分照顾。

(三)培養学生核心素养

问题情境教学,具备强烈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仅会用到数学基础知识,还会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指导意见明确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的培养,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如此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情境教学符合人类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在感知、理解、深化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加深认知的组块化程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二是对于心理场的塑造,教师通过营造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特定心理氛围的感染。心理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而且对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有正向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情境创设,需要注意两个要点,第一,循序渐进地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第二,心理氛围的营造。只有先做到这两点,才是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

(一)电教创设

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多样化、趣味性的特点,这对小学教师开展情境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代表的内容。同时,多媒体能把教师从板书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增加自由发挥的空间。

例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教师可以运用电脑演示,把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通过动画、视频的形式播放给学生。学生理解起来更轻松,教师讲起来也更方便。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简单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教师要积极利用。

(二)设问创设

疑问、建模、答疑,这是教师用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设置悬念,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制造数学知识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3]。同时教学节奏的张弛有度,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设问创设法可以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结合使用。

例如,对分数化小数的讲解,教师对学生说:“一个分数能不能转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有大秘密。能不能转化,老师一看就知道,不信你们考考我。”学生出分数考验教师,并用计算器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分数化小数的秘密是什么?”这个问题会一直吸引学生探究答案,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探究答案的欲望,教学情境就在设问中得到有效创设。

(三)故事创设

故事,是人类思考和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故事创设法,是教师直接将知识点和故事相结合,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渗透数学教学[4]。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并且故事本身就具备背景、冲突等认知上的冲突,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注意力分散、缺乏自制力、认知水平低等身心特点,导致学生难以做到主动进入学习状态,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故事加以引导。

例如,在自然数的认识上,教师可以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和猫妈猫爸一起去河边钓鱼,小猫可高兴了……猫妈钓了3条,猫爸钓了2条,小猫只顾着追蝴蝶,一条没钓到。”提问猫妈、猫爸、小猫钓鱼的条数用什么数字表达。故事天然具有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知识点的学习。

(四)障碍创设

障碍问题的创设,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提出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个问题应与学生现有的知识有一定联系,但是仅凭现有知识又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创设就能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心流通道,大幅強化学习效率[5]。同时,学生学习到的新知识也能有效地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稳固的认知组块。

例如,在小数除法的学习中,教师可根据已讲过的知识设置问题36.15÷15,学生计算完毕后改为36.18÷15,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余数多了一位,怎么办呢?当解决余数多一位的问题后,教师再把题目改为36.1÷15,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障碍创设,就是在一层层的难度提高中,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发出学生进步的欲望。

(五)活动创设

小学生具有好动、好胜的特点,教师可通过开展课堂活动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6]。生动欢快的课堂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心情轻松的状态下完成一节课的学习。

例如,讲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师课前准备了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在上课时分发给每一位学生,并设置了疑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计算出它的面积?”,学生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了,纷纷拿起纸片开始尝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剪、拼的方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得出了计算方法。通过学生的亲手实践,知识点可以形成更加牢固的认知组块,为学生日后掌握更加复杂的概念做好准备。

(六)生活创设

小学数学属于基础教育,教材中的知识点可以轻易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与应用。这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通过联系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联系实际的意义在于,有效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常识,提高了对新知识的学习效率,加速学生认识组块的形成。

例如,《日、月、年》的讲解,教师可以联系理发的场景,问:“小华每20天要理一次发,请问今年上半年小华一共理了多少次”。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考虑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前半年每个月的天数,学生需要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进行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会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七)自主创设

自主创设指的是,通过自由、松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学生的主动探究中完成知识点的渗透。教师使用开放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完成书本概念的学习。

例如,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中,教师准备开放问题:“动物园里有8只老虎,狮子比老虎多4只,请问________?”这里的自主提问,不是为了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为了通过学生的自主提问,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学科思维模式,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三、结语

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学生教学中出现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认知水平低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丹,吴正宪.培养小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实证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7(005):100-104.

[2]陈赛霜,倪青,童建芬.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的课堂实践研究——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7(002):74-78.

[3]邓清,夏小刚.信息技术情境下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389(12):61-65.

[4]吴华林.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的应用现状?问题及构建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18(009):44-47.

[5]徐晓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试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9(006):13.

[6]沈健.浅谈数学情境型试题的命制——以2019年苏州市学业质量监测中的两道小学数学试题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9(010):91-96.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有效策略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