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忠球
摘 要:体育课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体育教育可以使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作用,教师要注重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样化;初中体育;体育教学;教学设计
一、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现阶段,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在开展体育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基本类似,一般都是教师为体育课堂的主导者,虽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对规则的尊重。但通常情况下,教师只是在完成教案上罗列的课堂内容,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技术,却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人意愿,没有考虑到一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主要是学生适应老师的上课方式,比较容易忽视师生之间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这种传统的单一的体育教学方式会使得大部分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师所教的一些知识和技术在学生那里得不到充分的应用,这样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
每一门学科都需要较为完善的教学理论体系,这是保证教学能顺利进行的最重要的理论支撑,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而目前大多数初中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教师在体育实践方面预留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很多老师会忽视理论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体育的概念开始逐渐被教师所重视,开始在体育活动中逐渐融入健身等理论知识的概念。所以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身体状况,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针对不同类型的同学情况再制订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这样才能逐渐完善我国的初中体育教学的体系发展。
(三)学生对体育课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初中体育课一直是被学生当成一门不重要的学科被对待,大部分学生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主要学科上,有的学生会认为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学生也就忽视了体育课,经常在体育课的时间在班级里做其他习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认为忽视体育课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学生本身也很难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就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这样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多样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设计
(一)指导学生自主实践
为了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初中体育课堂的重视程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实践活动的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实践活动对初中学生成长的作用。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传授给学生足够的理论知识后,尽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体育活动,或者教师依据学生的个人状况,制定多样的课堂内容,选择多样化的体育活动,让每一名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的乐趣,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掌握课堂的节奏,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从而主动激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真正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二)将教材内容与游戏结合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并且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在都在强调让学生们在“玩中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学到知识,还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简便易行的锻炼方法这一节为例,说起锻炼方法我们可以想到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跑步、打篮球、打羽毛球、踢足球等,这些都属于锻炼方法。就拿“打篮球”来说吧,篮球本身就是一项集体的运动,在体育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设计一场篮球比赛,这也是一种非常让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将这个小游戏引入到课堂中,教师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蓝队和红队,在比赛过程中,看哪个小组进的球多。当然,在比赛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进行点评,将做的不对的地方加以纠正。通过这种游戏的方法来对身体进行锻炼,这样学生们不仅感兴趣,还能学到一些知识。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
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资源已经渐渐被投入到各大校园中。在体育课教学上,教师也应该合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向学生讲授一些热身运动和运动后的恢复动作,将这些动作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现出来会使效果更加生动,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动作要领,减少运动损伤。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对不同运动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体育比赛,老师利用多媒体讲解比赛规则等,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提起对运动的兴趣。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单一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引入多樣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好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可以将初中体育教材与游戏结合起来,以激发起学生对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兴趣。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好体育理论知识,还应让学生保证足够的体育课程实践,让学生将所学到体育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体育运动实践当中,這样才能有效摒弃单一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从而使初中体育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李桂芳.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21-22.
[2] 朱东水.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