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莱雁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程中人民的价值追求,更是中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初中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初中阶段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个人思维成熟、价值观得到初步完善的时期。农村初中生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基础知识薄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不理解,所以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必要。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6-004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南宁市“十三五”规划C类课题(编号:2017C442)“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研究成果。
一、“国之魂”在历史事件中培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教育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关于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中华民族有辉煌的历史,只是清末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面对落后,具有先进思想的部分中国人以“国强”为己任,开启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等近代化探索。由于农村许多学生的家国情怀比较淡薄,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看图能力、分析材料能力较弱,但对历史故事感兴趣。在初中历史课中渗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教育有一定难度,需要历史教师采用提问法、讲解法等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笔者在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新文化运动》中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有意识地提问,为什么要发起新文化运动?“思想革命”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历史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化到政治的角度看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从而理解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为何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师生互动交流归纳出,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且富含爱国主义的精神、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民主平等的精神等。这样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也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富强、民主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人们的理想就是建造一个富强、民主的中国,从而激发学生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只要用心挖掘历史资源,给学生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浸染,在一系列的历史教学中做“润物细无声”的融入,那么初中历史课会完全变为一个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素材库。
文明及和谐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君子之风浓厚,在初中历史课本中的“百家争鸣”主张“仁爱”“和为贵”,法家强调“顺应自然”“民心”等。这些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层面的文明、和谐理念不谋而合。在初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之间建立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和谐人际关系,这不正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表现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渗透到一节节历史课中去。教师要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桥梁,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使学生关注国事,关注国家的发展。学生要通过学习历史及参加班会、演讲活动、黑板报出版等,自觉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繁荣富强联系在一起。
二、“社之兴”以历史文化渗透: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育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社会的一种向往。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从未停止。“自由、平等”的理念,早已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萌芽;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这些社会历史过程中无不蕴含“自由、平等”的意识,在追求“平等、自由”的背后,最终会发展成建立“公正、法治”的社会,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所处的社会,上承国家,下接每一个公民,有一种纽带的作用。许多仁人志士,秉持这样的理念,前仆后继,坚持不懈地为建设美好的国家而奋斗。
农村八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对“自由”“法治”感觉比较陌生和抽象,笔者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给学生讲解相关的概念,适当补充相关的历史事件,通过举例子进行说明,深入细致地采用启发教学、分析比较、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探究模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法治建设。以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人教版)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正如列宁说的,宪法就是一本写着人民权利的书。第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法治是治国安邦的利器,中国的法治建设一直在路上前行。教师通過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惠及民众,让人们在平等自由的社会中感受公平,让社会充满正能量,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三、“人之立”借历史人物融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所谓的爱国就是对自己的国家怀有一种深厚的情感,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和人民而奋斗。我国史学家任继愈说过,历史课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可以说,历史教学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岳飞精忠报国;抬棺前行收复新疆的左宗棠;血染黄海的邓世昌;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赵登禹、佟麟阁将军等。我们可从他们身上看到一股浩然正气,为了国家的独立、领土的完整、民族的生存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不惜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农村初中生由于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认为爱国与自己无关,报效祖国和奉献的思想普遍缺失。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从这些优秀人物身上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从懵懂地爱国转为深沉而执着地爱国。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只有学生对国家的忠贞不渝的爱,才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初中历史学科中培育学生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历史课程改革的难点所在。
敬业是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初中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十分有必要在历史教学中对他们渗透关于培养敬业精神的教育。初中历史教材中为我们介绍了大量爱岗敬业的历史人物:大禹为民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圣”张仲景救死扶伤;“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助人为乐的雷锋,等等。他们高尚的品格被后人敬重,教师要让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根植学生心中。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对自己从严要求,钻研教学、关爱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为纽带,让学生感悟到敬业的价值观,进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自觉担当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
诚信、友善是与人为善的基本准则,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优秀道德传统。在浩瀚如烟的史实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事例。《论语》说,民无信不立。正是商鞅的“南门立木”树立诚信,才使秦国变法成功。相反,袁世凯背叛信义,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撕毁“重庆谈判”的合约等,他们的做法让人民唾弃,终将遗臭万年。事实证明,“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天祥)。通过对历史人物客观合理的评价,能够更好地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品质、健康的人格,感受灵魂深处真善美的洗礼,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初中历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初中历史教师应深入挖掘历史学科特有的育人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也符合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要求。可以说,历史学科的教育就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所以,教师要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教学意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教育贯穿于历史课堂教学始终。这样,初中历史课堂也会在对初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得天独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