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
摘 要:我国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其生理上的迅速成熟使得其心理也受到影响,很容易在该时期做出一些偏激或违法行为,因此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十分必要。只是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性,使得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这阻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文就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主动性;有效策略
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兴趣不高,通常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太过单一,使课堂教学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教学中结合创新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下面我们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习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展开几点实施策略的简单探究。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很多初中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其本身仍然坚持应试教育的理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忽略了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和个人道德品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只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划重点,进行枯燥的背诵,却没有考虑学生在该过程中的道德品质是否能够得到熏陶,教学过程过于枯燥,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
我国大部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都只是对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然后帮助学生画重点,让学生反复背诵,以这种方式让学生吸收法治方面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十分单一和枯燥,大部分学生都会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只是进行了知识的背诵,却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体会,教学的有效性并不高。
(三)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缺乏与实际的联系
中学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传统美德,是学生将来身处社会,或者目前在学校对待老师、在家对待家长为人处世的准则,因此相对于书面知识来说,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应重视实践。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传统的教育理念会对教学产生影响,教师只重视书本内容、课标要求,而忽略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与接纳。教师也没有真正的联系实际,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实践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效果,贯穿整个课堂的都是枯燥的书面知识,难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策略
(一)了解学生兴趣爱好,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初中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入手,和学生进行友好平等的沟通,意在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关系,讓学生对老师产生尊重和敬佩的感觉,从而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结合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投学生所好,让课堂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从而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的欲望。
例如,教师在进行“交友的智慧”一课中“让友谊之树长青”的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写一些友谊寄语的卡片,表达对同窗的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然后让学生把收到的卡片珍藏起来,告诉他们多年之后当他们再次翻看时,会发现这将是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初中生通常思维活跃感情丰富,但表达起来又很害羞、含蓄,教师通过这种写卡片的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也让学生对“友谊”这种感情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学生增强了勇敢表达感情的能力,对提高学习主动性有积极的影响。
(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效果
角色扮演不仅是初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其还对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有着非同一般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想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进步与发展,不妨积极使用这样的教学手段,从而帮助学生科学掌握相关知识,使其得到进步与提升。角色扮演法是指教师在精研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对于学生的了解以及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角色扮演游戏,从而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获得相关的技能与知识,例如在教授学生《公平正义的守护》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为学生筛选出他们认为有意思的案例或者故事,从而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提升了他们的理解程度,最重要的是还能锻炼学生身心,促进学生能力全面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们对于故事进行自主挑选以及自主表演,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学习意识,增强其自身综合素养。
(三)为学生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很多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主要是因为其学习环境比较被动,所以学生无法在其中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因此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主动学习。比如教师就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选择一个相关的实际案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者学生也可以发表个人的意见和观点,让学生畅所欲言,而教师则需要在该过程中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的点评,以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法治观念。另外,教师还需要改进评价的方式,不仅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还需要多带领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课外活动,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也可以激发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而言之,学生初中时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底线和原则,使学生不会误入歧途。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自主性,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知识,增强法治意识,提升道德水准,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全面进步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后晓贞.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11-112.
[2]杨占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3):91.
[3]刘年勇.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