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幼儿教育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给予幼儿教育更多关注,生活化教育理念在乡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幼儿对外界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在平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智力因素与情感因素,满足幼儿全面发展,为后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分析生活化理念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本质以及作用,并提出生活化教学模式施行的创新策略,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幼儿美术;生活化教育;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
(一)具有游戏性特点
幼儿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也是表达自己内心欲望的过程,同时反映出对生活的认知。幼儿阶段的学生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在心智方面尚未得到全满发展,对于日常生活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内心的感受。因此,在平日的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幼儿的感知能力、兴趣爱好,为幼儿营造轻松的氛围,这不仅是现实生活的真实表现,也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幼儿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将游戏与学习相互结合进行练习,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启发。
(二)具有生活化特点
所谓艺术,主要源于生活,是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平日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内心感受,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但是,因幼儿年龄较小,受心理与生理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美术创作时难以如愿以偿。因此,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能力与需求,将一些零散的内容相互联系起来,借助生活中的相关元素,引导幼儿积极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二、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
(一)提高幼儿心理素质
美术是通过画面的形式,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以及人们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美术教育的个性特征因此得到凸显。幼儿对于外界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同时较为敏感,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其心理素质。美术教育能够借助画面的形式为幼儿展示具体的事物,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美术教育也是情感教育的方式之一,借助具体的画面表达自身的情感,为幼儿带来美的感受。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素质健康发展。
(二)增强幼儿智力因素
提高幼儿的智力,能够为其认识生活中的各项事物奠定坚实基础,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的年龄增长,智力也会逐步提高。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时期的智力发展速度较快,长大之后会趋于稳定。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能够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相互结合,加强幼儿的实体认知与情感认知,提高幼儿的智力。另外,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提高幼儿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三)提高幼儿非智力因素
幼儿教师在应用美术教育生活化教学模式时,应深入挖掘生活化教材,因其具有贴近生活的特点,对于提高幼儿非智力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的爱好、精神意志等,属于幼儿的非智力因素,每位幼儿是不同的个体,彼此之间存在差异,对事物的敏感度存在不同,对同一事物表现出的兴趣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材料,发现生活中的美,在培养幼儿独立性与自主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发幼儿非智力因素时,美术生活化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应得到幼儿教师的高度重视。
三、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美术情境的设置
对原本的美术教学内容进行深化,通过设置美术情境的方式,加强幼儿对美术知识的掌握。以幼儿现在掌握的知识作为基础,为幼儿设置相关情境,营造生活化美术教学环境,使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并且从不同角度体验与感受生活中的美。例如教师为幼儿讲解相关故事,对幼儿进行引导与鼓励,不仅能够实现美术情境的设置,还能够加强幼儿对生活的体会。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情境设置更有利于教师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教师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活动,实现因材施教。
(二)挖掘生活化教材内容
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寻找材料属于一项重要步骤,能够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构建具有创造力的平台。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构建独特的空间,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材料与工具,例如生活旧物与天然材料等,相关材料不仅让幼儿感到熟悉,也容易获取,激发幼儿的创作力。在乡村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寻找大自然中的天然素材,例如树枝、石头等,让幼儿借助相关工具充分发挥自身想象,进行有特色的创作。
(三)增强内容生活化程度
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还能够帮助幼儿积极了解与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满足幼儿好奇心的同时学习相关内容。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化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积极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材料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美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相比较而言,贴近日常生活的教学内容,既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也能够加深幼儿对相关内容的认知,通过平日的观察进行创作,以目前掌握的知识作为基础进行创作,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四)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美术活动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就是幼儿学习的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兒缺乏自己的个性特征。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教师从不同角度融入与美术相关的元素,幼儿在一个相对轻松与自然的环境下开展美术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能够为幼儿的交流互动提供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组织幼儿参与自然活动,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草植物,并发挥自身想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身想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教学,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更加贴切,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还能够为幼儿后期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可将生活内容作为切入点,真正将美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相互结合在一起,相互渗透,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保证幼儿美术教育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谢洁.倡导生活教育理念 优化幼儿课堂教学[J].科普童话,2017(36).
[2]赵鲁梅.如何践行“生活即教育”理念——在一日生活中探寻幼儿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养成[J].快乐阅读,2016(12).
[3]徐景.浅谈生活教育理念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实践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4).
[4]陈玉婷.农村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指导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2).
作者简介:杨倩倩,女,1989年生,安徽阜阳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